(三)推動多媒體人才的引進和全媒體記者的培養。
大河網要推動網絡新聞多媒體化,離不開專業化人才的引進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1、引進多媒體人才。由於網絡多媒體新聞主要表現形式為多媒體新聞專題,即以網絡為平台,運用各種媒體手段對特定的主題或事件進行組合或聯系報道的形式 。因此,網絡多媒體人才應必備兩個專業能力:一是熟練掌握多種媒體採編技術﹔二是網絡多媒體新聞專題策劃、設計能力。大河網應先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引領新聞中心新聞採編技術改革,在技術上多進行一些嘗試,為網站內全媒體記者的培養提供培訓。
2、培養全媒體記者。全媒體記者是指具備突破傳統媒體界限的思維與能力,並適應融合媒體崗位的流通與互動,集採、寫、攝、錄、編、網絡技能運用及現代設備操作等多種能力於一身的人才 。大河網應著力培養這一后報業時代的記者先鋒,要求他們不僅會寫文字稿,還要會攝影、錄像、出鏡主持、后期編輯甚至網頁設計。但同時網站也要認識到,全才全能的人畢竟不是一蹴而就,因此,在培養記者成為復合型人才的同時,還應該引導他們成為一兩個方面的專家高手。全媒體時代,“一專多能”才是比較切合大河網實際的人才培養理念。
四、總結
除去以上三點針對性建議,作者還認為,鑒於新聞隊伍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河南網絡媒體不僅要為新聞人才的成長提供合適發展環境,還要高瞻遠矚,從企業的中觀視角來看新聞隊伍建設。長遠來看,新聞隊伍的建設與大河網的企業化改革息息相關。網絡媒體企業化改革,意味著新聞隊伍可以入股網站,將網站未來發展當作自己的事業去獻身,而不是職業去謀生﹔意味著企業文化的形成將大大增強新聞隊伍凝聚力﹔意味著網站要想在市場上立足,更加需要經營管理人才、創意策劃、信息技術和全媒體記者等方面的人才。總之,無論河南網絡媒體的未來走向如何,人的因素永遠是第一位的。按照目前河南各大集團的全媒體發展趨勢,新聞隊伍的建設將一直是集團向前發展的關鍵所在。(作者系: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彭蘭:《網絡多媒體新聞》第一版,中文版,中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2].詹新惠:《網絡新聞寫作與編輯實務》第一版,中文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
[3].方芳,喬申穎:《名記者清華演講錄》第一版,中文版,人民日報出版社,2003年3月1日。
[4].鐘瑛:《網絡新聞評析》第一版,中文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5].宮承波:《新媒體》第一版,中文版,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年12月。
[6].李凌凌:《網絡傳播理論與實務》第一版,中文版,鄭州大學出版,2004年4月。
[7].朱夏炎:《把握三個關鍵詞 建設報業全媒體》 載《中國記者》,2011年第5期。
[8].郜書鍇:《全媒體記者:后報業時代的記者先鋒》,載《青年記者》,2011年3月上。
[9].路暢:《融合 參與 引導 對話——大河網<焦點網談>的傳播學分析》,載《新聞愛好者》,2009年9月(下半月)。
[10]. 王靖天,劉艷佳:《網絡媒體要唱好主旋律》,載《吉林日報》,2012年11月3日,第006版。
[11]萬大珂:《新媒體拉近黨代會與百姓距離——大河網報道黨代會的實踐》,載《中國記者》,2012年8月。
[12]李焱:《中國網絡媒體發展現狀及趨勢》,載《首都經濟雜志》,2003年12月刊。
[13]陳一新:《全媒體記者如何掌“全”》,載《新聞戰線》,2011年2月。
[14] 張恆軍:《論中國網絡媒體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載《新聞界》,2010年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