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3年·第4期

“媒體奇觀”視域下的體育賽事解讀

趙紅勛 黃偉

2013年10月09日15:41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在電視媒介的“全息”映射下,體育賽事已不單純表征為運動員體能與技術的競技,而成為了聚合政治話語、精英敘事以及大眾文化的奇觀場所。民族意識以及國家形象傳播在體育奇觀的建構中成為主流敘事,並與體育英雄敘事共同構筑了“互文性”的體育文化文本。體育賽事在電視媒介的闡釋之下與資本、技術、信息娛樂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電視體育節目新形態,即“以體育運動為主導元素的電視娛樂節目形態。”[1]電視體育賽事節目集技能、美感、儀式、技巧、明星、電視技術、商業價值於一身,各種鏡像元素在相互“內爆”與“膠著”中為觀眾搭建了“在線狂歡”的舞台,享受新鮮、有趣、刺激、懸疑的觀感體驗,確定民族身份、加深文化認同,提高了身份、民族、文化的歸屬感與認同感。體育賽事儼然成為了道格拉斯•凱爾納所言的“媒體奇觀”,即 “那些能體現當代社會基本價值觀、引導個人適應現代生活方式,並將當代社會中的沖突和解決方式戲劇化的媒體奇觀現象,它包括媒體制造的各種豪華場面、體育比賽、政治事件。”[2]

“在這個時代,人們更願意用符號代替事物的所指、用復制代替原創、用幻想代替真實、用表象代替本質。”[3]在媒介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用符號、圖像代替事物真實本身,真實事物在符號的表征中重新建構一套理論,真實與不真實之間的界限在區域模糊並逐步消融,媒介技術與消費文化影響並掌控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所處的社會就成為了居伊•德博爾所言的“景觀社會”——“景觀,使人們通過種種特殊的媒介來看待這個世界,漸漸第就會發現視力成了有特權人士的感官,觸覺成了另外一個世紀的事,而最抽象、最神秘的感覺才符合當前抽象概念盛行的社會。”[4]在景觀社會裡,影像、符號、代碼所描述的“超真實”,遠比真實事物更受歡迎。比如,電視媒介、網絡媒介用超真實影像技術直播奧運會,畫面清晰、逼真、傳神、流暢,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如睹其物、如聞其聲,與奧運文本形成了互動,形成了“互文性”的“超奧運文本”敘述結構。報紙媒介用大篇幅、大圖畫報道奧運賽事,觀眾可以隨身攜帶,細細品味奧運的壯觀場面,了解奧運背后的故事,加深奧運會的記憶與認知。廣播媒介也在不斷地用“聲音”直擊奧運賽事,讓觀眾不斷地體會、感受現場的“境況”。在多媒體所建構的媒體群落裡,電視媒介由於獨特的直播優勢,使體育賽事進入到高科技景觀之中,也使娛樂成為了景觀社會的主宰模式。

一、娛樂消費:體育盛典的文化表征

“消費主義作為20世紀在西方出現的一種文化思潮與生活方式,是一種以推銷商品為動力,進而無形中使現代社會普通大眾被裹挾進去的消費之上的價值系統與生活方式。”[5]媒介作為一種文化消費而存在,主要表現為娛樂信息消費。觀看體育賽事不僅僅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消費,而且還裹挾了人們的道德標准、價值取向、審美意識、心理趨同以及文化感受。

2008年奧運會穿越時空隧道,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迸發出激情似火的能量,古老與現代、西方與東方的各種文明在北京交匯,開啟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夢想征程,凝聚成“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時代理念,聚集為新時代的奧運奇觀景象。能夠與奧運會現場零距離接觸的人體驗著奧運會現場的空前盛況,感受著奧運會所傳遞的文化精髓。但能夠親密接觸奧運會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所以人們隻有通過電視媒介的“復制”與“拷貝”來接觸、感受奧運盛會的激情。奧運會制造了一個“時空錯亂”的舞台,人們的“感性系統”支配了意識形態的認知,在時光的變幻與流轉中體會激情、夢想、超越。電視媒介所提供的“全息幻境”,讓觀眾感受到激情奧運的同時,體驗“超真實”的唯美圖景,視覺消費、聽覺消費以及觸覺消費進行了完美的結合,電視媒介的娛樂功能得以很好的詮釋。

加拿大著名傳播學者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人體的延伸”,在奧運畫面與音響的交織中得以完美的體現:蔚為壯觀的唯美圖像在人們的視覺消費中不斷地被呈現、擴大,美妙的音樂與聲響在人們的聽覺消費中被建構,滿足了人們天生的娛樂與獲取信息的需求。“視聽媒介影響觸覺,使人的感知成三維結構。”[6]體育賽事在電視媒介的闡釋之下,融合視覺與聽覺的同時,整個神經中樞系統被激活,觸覺在釋放的過程中形成了“觸覺消費”,包括對體育賽事的感受、認同、認知等,形成了“立體性”的消費系統與娛樂意義感知。

“后理論時代”社會的到來,把我們帶進了物質形態逐步消失的社會,在這裡隻有符號、影像、標識與代碼。奧運賽事在“后理論社會”已被符碼化,他們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體育賽事盛會,在全球化的生成語境中被賦予(集體)儀式化、娛樂化、形象化、奇觀化。奧運開幕式畫卷集合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精髓,四大發明、絲綢之路、禮樂、戲曲等“躍然紙上”,透視出中國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圖景帶給觀眾許多震撼。一幅幅色彩斑斕、寓意豐富的壯觀場面,令人久久難以忘懷。人們在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的同時,更多的關注的是奧運會的符號價值、文化特性、精神信仰與形象表征,這是消費社會典型的時代症候。電視媒介對體育賽事的直播,把奧運賽事符碼化之后,全方位的滲透於娛樂、消費行為中。

“一切象征或符號都是對某種東西或它自身的模擬、仿真、表征或操演,甚至理論本身也不過是對現實的一種表述,至於藝術,就更是一種對現實或符號自身的模擬表征了。”[7]作為儀式化的奧運開幕式,在電視媒介技術的仿真、超真實的意義建構中,不斷地模擬、仿真、表征,形成了極具審美性、藝術性的形象特征,供觀眾消費,體驗集體儀式的崇高感,膜拜奧運意義的形象建構。觀眾(消費者)在追逐品牌價值與形象意義的過程中消解了傳統觀念的使用價值論,產生了以社會心理基礎為整體系統的消費行為。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