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10期

全媒體時代編輯媒介素養的培育【3】

厲國剛?

2013年10月14日15:1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全媒體時代編輯媒介素養的內容

全媒體時代編輯的媒介素養是由整合的、系統的、有機的多項內容構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了解各種媒介的特性

在這信息社會,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是編輯重要的信息渠道,需要積極地接觸,了解其不同的特性,特別是具備在海量信息中檢索、分析和整理自己所需的、有價值的信息的能力。編輯接收到作品,不再那麼單一,而是可能是紙質的,也可能是電子的,多媒體的。一部書稿,最終的成品不再是過去的紙質圖書,而可以是磁帶、光盤、網絡書籍、手機書籍、影視作品或者其他數字形態產品。媒介產品的呈現形態的多元化,使單一媒體加工,轉變成了多種媒體的整合出版和發行。為此,對數字媒體的認識和利用,顯得尤其重要。編輯環節變得復雜了,編輯工作的時空被極大地拓展了,編輯角色也日益轉變為能力要求更高的復合型人才。

(二)培育互動傳播的能力

互動和分享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在全媒體時代,各種新的銷售渠道和溝通手段的出現,意味著發行和營銷的手段有了新的轉向,而網絡化和數字化的背后,是互動、分享和參與等行為模式。編輯要在各種BBS、微博、新聞組、論壇、書評等平台上傳播媒介產品的信息,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務,爭取讀者,拓展市場。在全媒體環境下,與讀者的互動、與作者的互動、與其他編輯的互動,變得格外的頻繁。在互動中,發現和挖掘獨特的創意點子和各種新穎的選題﹔在互動中,交流和溝通彼此的看法,建立更加和諧的關系﹔在互動中,把握市場的動向和受眾的心理,並宣傳自己的產品,建立品牌形象。

(三)培育全球傳播的能力

麥克盧漢筆下的“地球村”已越來越成為現實。在全球化趨勢之下,傳播突破了國界的局限,西方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優勢,將其文化滲透到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那些發展中國家。西方的幾大通訊社,往往是其他國家新聞來源的重要渠道。中國媒體的全球傳播是今后必須努力的方向,編輯需要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的能力。一方面應自覺扶持反映優秀民族文化的作品,另一方面要對西方優秀的經驗加以借鑒和運用,並抵制文化殖民主義的滲透,從而不斷提升國家的軟實力,使中國成為一個信息富國、傳播強國。

(四)培育全媒體制作能力

在新的媒介生態下,編輯在選題、策劃、調研、約稿、營銷、發行等各個環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文字編輯、圖片編輯、聲音編輯、圖像編輯或網頁編輯,而是集合這些於一身的全媒體編輯。不同編輯之間原有的邊界被徹底打破了,為了實現最大化的傳播效果,編輯需要運用全媒體技術來制作和發布。媒介內容也許是相同的,但媒介產品需要加以多次的、深度的、全媒體的開發。編輯需要制作文字的、圖片的、網絡的、廣播的、電視的等多種形式的產品,以適應不同的媒體渠道和不同的受眾需求。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