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當災難發生后,受眾希望通過媒體了解災難發生的原因、過程及其造成的危害后果,從而對災難做出相對的反應或行動。通過對災難新聞中敘事視角的研究有助於理解新聞語篇中的態度傾向。敘事視角(narrative perspective)就是指:敘述者觀察和敘述故事的角度,事件無論何時被描述,總是要從一定的“視覺”范圍內描述出來。
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特大暴雨造成77人遇難。面對這場災難,國內各大媒體都給予了充分的關注。《中國新聞周刊》對此次災難作了及時詳盡的后續報道,本文利用敘事學中敘事視角原理,對《中國新聞周刊》關於7·21北京特大暴雨的相關災難報道進行梳理和研究,試圖從微觀角度找出該周刊災難報道的主要敘事視角並分析其災難報道的特點、傾向性。
二、《中國新聞周刊》不同報道主題的敘事視角分析
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家熱奈特把敘事視角分為內視角、外視角、全知視角。
內視角敘事是讓故事中的人物或參與故事中的人物作為敘事者。全知視角,敘述者沒有固定的觀察位置即沒有視角限制而獲得了充分的自由,這種敘事視角適合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災難新聞事件。因為它可以從全方位的角度、以全景式的方式對災難新聞事件進行全程描述。外視角指的是故事敘述者和故事本身沒有任何關系,觀察位置處於故事之外。採用外視角的新聞看起來比較嚴謹,外視角適用於就事論事的新聞報道,特別是對於災難性新聞而言,一般適用於動態消息的報道,報道災難的最新情況、傷亡人數。
根據報道主題不同,本文將災難報道細分為四個類別,分別為針對災難災情的報道,即災難本身的報道,災民遭遇展示傷痛的報,抗雨救災的報道以及對災難發生進行反思的報道。
1、災難災情報道的敘事視角分析
根據熱奈特對敘事視角的分類,《中國新聞周刊》關於災情報道的文章的敘事視角劃分如下:
表1
從以上圖表中可以看出,關於災情本身報道的三篇文章運用內視角進行敘事的比例分別為69%、51%和58%。一篇報道的敘事視角是可以不斷變換的,但總有一個敘事視角佔據主要位置。三篇文章運用內視角的比例均高於外視角和全知視角。
內視角敘事角度的親歷性,可以讓報道看起來更加逼近雨難發生的原本的狀態,具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和真實感。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新聞記者很多時候是不在場的,為了再現事實,必須採訪在現場的當事人和目擊者,通過他們的描述來復制一個“災難現場”。這種具有親歷色彩的描述會使敘事不流於表面化和形式化,使得報道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易於抓住人心。
一般來說,如果敘述者作為故事內部的一個人物採用內視角敘事,則其與故事的距離最近,但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偏見和感情色彩﹔採用外視角敘事,敘事者與故事保持的距離稍遠,由於外視角的敘述者沒有卷入事件本身的的漩渦之中,因此較易於對事件進行宏觀把握和客觀評價,相較於內視角敘事,因此往往較為冷靜、客觀、可靠﹔而作為一個無所不知的作者,全知視角的敘事者其與故事的距離保持得最遠,也顯得最為客觀公正。
其中,外視角所佔的比例分別為7%、29%、17%,全知視角所佔的比例分別為24%、20%、25%,外視角與災難事件的保持的距離較內視角遠,全知視角較前兩個視角距離事件更遠,外視角和全知視角佔有比例較小,報道的主觀性較強,客觀性缺失。
2、災民遭遇報道的敘事視角分析
表2
《雨中消逝的生命》和《暴雨中消失的女孩》這兩篇文章把在雨災中遇難的兩個個體作為報道的主角,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兩篇文章採取內視角的比重分別為47%和52%,內視角敘事佔據了報道主要的位置。小說家詹姆斯曾經說:“講述一個故事至少有五百種方式,每一種講述方式都會在讀者身上喚起獨特的閱讀反應和情感效果,因此講述直接決定著這種效果能否得到表現。”
該報道將女孩遇難前后的災難現場展示在讀者面前,其具有震撼的現場感會引發讀者對受災者的同情和對災難的深層次的思考。一千萬人死亡只是一個統計數字,一個人怎樣死卻可以寫成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