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微博在突發事件中對於新聞傳播機制的改變【2】

——基於媒介分析視角的韓亞空難事件

王雙雙

2013年11月22日15:27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三、韓亞空難事件的微博傳播研究發現

7月7日發生的韓亞空難事件,引發各界的關注,網民積極參與、媒體及時報道和跟進,#波音777墜機#話題討論量達1,071,267條。僅7月8日,就有70多家媒體對@徐達S微博直播進行報道。

事故發生50分鐘后,新浪官方賬號@微天下率先發布了首條與之相關的信息,此后幸存者@徐達S在3個小時內連發7條現場微博,播報最新情況。官方公告、媒體播報、當事人直播、網友分析,微博成為名符其實的信息匯聚地。(見圖1)

對於韓亞空難的研究中,本文從#波音777墜機#微話題出發,根據話題中引用的各方微博為例,進行統計:

通過對上述微博研究,筆者發現:

1.各角度微博之間充分協調,但不失各自特色

一方面,官方公告、媒體傳播、網友分析和親歷者直播等不同角度的微博發布者,均從自己角度出發,對韓亞空難事件發表觀點。另一方面,以微天下為代表的權威媒體微博引用當事者和第三方的相關動態,及時傳遞一手資訊,成為各角度微博之間的聯結者,為受眾帶去更豐富的資訊信息。

圖2:突發事件中微博輿論的主要生成模式

此外,在突發事件微博輿論的主要生產模式可以看出,認同、協商和主體對抗模式的目標主體發布的消息在輿論的形成過程中具有中心性地位,輿論生成的基礎,是典型的焦點互動。[ 轉引自夏雨禾.突發事件中的微博輿論:基於新浪微博的實証研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5,50.]從這一角度分析,媒體微博作為實名認証的機構,因其權威性,游離模式和情緒模式比較少見。而匿名的網友中,則會出現一些借助話題發布與自己相關信息的游離模式微博和因自身感受而發布的歡呼、氣憤、質疑等情緒模式微博。

2.媒體播報及時但盲目發布引吐槽

在韓亞空難事件中,以“微天下”、“央視新聞”、“新華視點”等專業媒體賬號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在事件中發布的微博數量相對較多,在事件最新進展、微博“保平安”等角度,充分發揮其作為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在受眾中的影響力,引導輿論方向。

在官方微博中,更新事件最新動態﹔而在出版的報紙或播出的節目中,則對事件進行深度剖析和還原﹔最后,在官方微博中對自身報道進行呈現﹔面對突發事件,媒體形成一個完整的報道鏈(見圖3),既保証在事件中發聲,又不會喪失自身媒體的觀點和特色。

圖3:媒體報道鏈

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在此次韓亞空難事件中,媒體盲目確認航班始發地、盲目分析失事原因、盲目的採訪而導致各種奇葩問題的出現等種種現象的出現,引起了網友的爭相吐槽。針對@央視新聞發布的一條“一圖解讀:韓亞航空失事過程原因推測”的微博,網友甚至發言:請大家點擊“舉報”,共同抵制央視謠言信息。[新浪航空.韓亞客機失事引媒體盲目報道被網友爭相吐槽[OL],http://sky.news.sina.com.cn/2013-07-09/094940855.html]在一定意義上,微博成為監督新聞報道質量的一個陣地。

3.面對突發事件,相關者和微博受眾表現積極

面對突發事件,對於事件相關者來說,這是一次危機公關。7月7日早上8點20分,距離本次墜機事故發生6小時左右,波音公司在新浪微博上發布官方聲明,哀悼遇難者,並表示將對調查提供技術支持。韓亞航空及舊金山市市長表達哀悼並將全力支持救助。中國外交部也公布中國公民救助進展,提供救助電話。在這次突發事件危機處理中,由於相關方信息發布及時,相關方表現得到網友認可。

與之對應,加V名人、微博達人和普通網友的聲音在微博中也得到傳播。在#波音777墜機#微話題中的“網友分析”角度,更多引用的是與航空相關領域人員的話語。微博內容主要集中在飛機失事原因的推測和對於未來乘坐飛機安全方面的一個警示。

總之,在韓亞空難事件中,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新聞傳播機制。其不僅在信息的第一時間發布上展現出優勢,而且聚合多方觀點,梳理出清晰的脈絡。但傳統媒體,仍具有自身的優勢,其權威性和在現場視頻發布、專業人員調集和分析等方面不可替代。

四、透過韓亞空難報道看微博影響下未來新聞傳播機制的發展趨勢

誠如梅羅維茨所說:“分析的目的,不是為了對社會的變化或我們當今社會的特征做出一個完整的解釋,而是為了說明媒介的變化與當今社會的潮流有著莫大的因果關系……更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媒介研究影響和社會變革的心方法,不僅能研究現在,而且能研究過去和未來。”[ [美]約書亞·梅羅維茨,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M],肖志軍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8.]在社會化媒體的作用下,新聞傳播機制發生改變,這更要求專業媒體需要重新尋找自身的定位,謀求新的價值,而改變必將通過業務形態的變革體現。在未來,新聞業務的主要調整方向也許會體現在如下方面:

1.內容為王基礎下的深度挖掘和戰略性轉型

財新傳媒總編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胡舒立有一種觀點:轉型不是轉場,關鍵是新聞本身如何在新媒體平台上發揚光大。很多媒體在轉型過程中患了急功近利的毛病,隻將眼睛盯在獲取廣告客戶上,忽視了如何獲取受眾。

在此次韓亞空難事件中,傳統媒體在微博上的表現及時,對於事件的傳播到達率較高。在微博與傳統媒體的互動上,較為成功。筆者認為,傳統媒體在堅持自身新聞權威性和內容為王的基礎上,結合新媒體平台和自身媒體特色,一方面將報紙訂閱用戶成功轉型為數字訂閱用戶,成為其打造全媒體平台的受眾基礎﹔另一方面,跳出現有思維的限制,深挖內容的同時,做足渠道,綜合渠道資源。

2.新聞報道中,充分運用大數據,提高數據呈現、分析與解讀能力

“大數據”已經成為提及度較高詞匯中的一員。“大數據”不僅被IT業和企業營銷領域所關注,也被傳媒業運用。

擁有多樣性(Variety)、體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價值(Value)四個“V”特征的大數據,成為新聞報道中的重要資源。

在韓亞空難中,畫面模擬還原當時的飛機狀態、圖片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等,以直觀、易讀的方式,向受眾傳遞信息。可以說,圖標類新聞的報道,不僅可以讓復雜的專業性問題簡單化,易於受眾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新聞的可讀性與趣味性。信息的視覺化再加工,對於媒體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思維與能力,要全面提高媒體人在這方面的素質,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彭蘭:“大數據”時代,新聞業面臨的新震蕩[J],編輯之友,2013,1,10.]

結語

紐約時報11億美元收購的《波士頓環球報》作價7000萬被售出,21世紀傳媒執行總裁劉洲偉辭職創業,貝佐斯以個人名義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種種跡象表明:在社交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在面對突發事件中迅速反應的微博面前,傳統媒體在逐漸衰弱。

然而,筆者認為,微博改變了突發事件中的新聞傳播機制,但仍無法從根本上動搖傳播中的基本架構。作為新聞報道中的權威,傳統媒體需要拋棄高高在上的舊觀念,充分運用新媒體,在適應規則的同時,實現融合、突破和創新。

(作者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新聞學)

注釋:

1.轉引自李明偉.新媒介形態與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論”的宏大觀照[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67.

2. 騰訊科技.社交媒體是如何改變世界的[OL],http://tech.qq.com/a/20130802/011188.htm#p=1

3.中國廣告網.廣電總局發布《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OL],http://www.cnad.com/html/Article/2013/0619/20130619141609336.shtml

4. 張詠華.中國大陸的媒介分析之概況及特點[J],新聞記者,2001,12,33.

5.轉引自李明偉.新媒介形態與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論”的宏大觀照[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66.

6.轉引自李慶林.論傳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對象和方法[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12,2

7. 數據為截止到2013年7月10日。

8.鈦媒體.七.七墜機事件背后,超級媒體鏈浮出[OL],http://www.tmtpost.com/48280.html

9. 新浪科技.Twitter示好傳統媒體,並非你死我活的關系[OL],http://tech.sina.com.cn/i/2013-06-04/14098409928.shtml

10.鈦媒體.《紐約時報》嘗試“雪崩”,重新定義新聞生產的傳統媒體逆襲[OL],http://www.tmtpost.com/37106.html

11.人民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2012年新浪媒體微博報告》[OL],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0122/c210118-20281323.html

12.轉引自夏雨禾.突發事件中的微博輿論:基於新浪微博的實証研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5,50.

13.轉引自夏雨禾.突發事件中的微博輿論:基於新浪微博的實証研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5,50.

14.新浪航空.韓亞客機失事引媒體盲目報道被網友爭相吐槽[OL],http://sky.news.sina.com.cn/2013-07-09/094940855.html

15.[美]約書亞·梅羅維茨,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M],肖志軍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8.

16.彭蘭:“大數據”時代,新聞業面臨的新震蕩[J],編輯之友,2013,1,10.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