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消費主義視角下的網絡成語現象探析【2】

歐 健 羅雪圓

2013年12月06日14:0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二、 網絡成語的屬性分析

成語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中得以發揚光大,與媒介技術的發展程度不無關系,竹簡的繁重與不變,紙張的昂貴與難得,都很大程度上在媒介技術層面決定了我國書面媒介刪繁就簡,以一當十的行文風格。而今天媒介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下,草根大眾以網絡為平台,自創成語,並得以廣泛流傳,技術已然不再是局限文字大幅傳播的阻力。因此,我們研究網絡成語,不能僅僅著眼於技術不發達所導成的語言經濟原則層面,而需要將其置於網絡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大背景下,直面媒介社會和消費社會的種種力量,以消費主義的視角來解讀其作為符號消費對象的本質。

網絡成語是網民在網絡虛擬社區當中,網民自發的模仿漢語中成語這一特殊的語言形式,對網絡熱點事件的個別語句或者歌詞和已有網絡流行語句進行初略的縮略加工形成的四字或三字的“貌似”成語的一類網絡流行語。因此,網絡成語具備網絡流行語的一般特征。

網絡成語的屬性很大程度上符合上文所述的網絡媒介、大眾文化和消費受眾三者之間的合謀機制,這也是其得以迅速成長的緣由。網絡成語主要源自貼吧等網絡虛擬社區,以其原語句的娛樂化內涵為基礎,以趣味化縮略為途徑,以可復制性為優勢,得以在網絡虛擬社區中廣泛傳播,進而擴散到其他網絡平台,從而形成一股網絡成語的流行風。

(一)媒介屬性

加拿大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曾得出這樣的結論,每一種新媒介的產生,都開創了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認知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和語言等。因此,新媒介的產生,有可能影響著人們語言的表達方式。縱觀人類傳播史,傳播媒介的變革引起的傳播方式變革改變了人類的感覺,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並創造出新的社會行為類型。網絡成語的產生是基於網絡媒體的發展而存在的,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是由網絡媒體的某些傳播特性所決定,網絡媒體的草根性、娛樂性、可復制性、傳播速度等都使得網絡成語成為了可能。

網絡成語自身具備明顯的傳播特性和媒介屬性。網絡成語在網絡傳播實踐中產生、發展、流行並固定下來,成為網民表達意見、交流思想、溝通情感的重要手段和媒介。而在此基礎上,網絡成語所呈現出的可模仿性強、傳播渠道廣、受眾年輕化、流通社交化、效果娛樂化等特征,使得其能在信息繁雜的網絡媒介當中脫穎而出。

(二)文化屬性

在網絡時代,大眾文化不會終結,而是將獲得新生。網絡將使大眾文化從“諸神的狂歡”變為“眾人的狂歡”,從“精英的獨白”變成“萬人的合唱”。網絡成語本身就是網絡流行語的一種特殊形式,而網絡流行語脫胎於網絡大眾文化。作為大眾文化的網絡成語,是這個時代下消費受眾不安於現狀、熱衷於嘲諷、習慣於圍觀、致力於惡搞的社會心理的文化表征。

此外,網絡成語是契合於消費社會和媒介社會的文化大背景的。這樣的文化背景需要的恰恰就是遠離都市和現實生活壓力的消遣性和娛樂性的精神層面的消費。網絡成語這種帶著古老面具的流行語言形式,脫胎於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中,也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中被吸納。

(三)符號屬性

消費主義決定了消費受眾所關注的向度或者重心不再是消費對象的使用價值,而是其象征符號。網絡成語以其戲謔的口吻和惡搞的形式成為了娛樂化、消遣性的象征符號。在網絡社會,符號的聚合效應能使其迅速成長為一道蔚為壯觀的符號景觀,這也是其作為符號的一種獨特優勢。網絡成語一旦形成聚合,其意義就會相關映襯,並凝結出某個公約性的意義內核。如果新的例証可以呼應某個意義內核,人們就會進入流行語的思維慣性,套用聚合關系來生成新的流行語,壯大網絡成語整個系統。

(四)商品屬性

美國文化理論家詹姆遜在《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一書中指出:“文化已從過去那種特定的文化圈層中擴張出來,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消費品。”在后現代社會,大眾文化商品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網絡成語作為流行符號被消費受眾所消費,其背后龐大的注意力資源則成為了網絡媒介謀取利潤的渠道。

大多數網絡媒體是依賴網站內容所集結的“人氣”來吸收廣告投放,進而實現盈利的。如此一來,有噱頭、能激發訪問量的內容便成為了網絡媒體的資源,當這部分內容被更廣泛的傳播,被更多人消費,其背后的注意力資源就越發具有高價值。網站通過免費共享網絡成語內容,從而形成注意力資源,再將注意力資源轉賣給廣告主,從而完成一次完整的交易鏈。現階段,網絡成語則是流行語群落中最為強有力的網絡消費內容。所以,在這個層面,網絡成語具備明顯的商品屬性,這也是網絡媒介助推網絡成語大范圍傳播的初衷。

三、網絡成語是如何被消費的

網絡成語作為網絡空間的精神消費品,區別於傳統的物的消費,這類以網民自主創造的流行符號,從其創造階段開始,就有著明顯的消費主義傾向,娛樂、欲望與消費等力量一以貫之存在於網絡成語的各個階段。網絡成語被消費的過程比較復雜,但並非沒有規律可循。以“人干事”為例,通過對其百度指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網絡成語從創造到被廣泛使用,會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如圖2所示)。為研究起見筆者把這三個階段定義為:創造階段、擴散階段和使用階段。

圖2 “男默女淚”用戶關注度統計(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網絡成語經由論壇、貼吧內的網民進行創造,再經小范圍傳播,形成影響,繼而借助QQ、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台大量轉發和呼應,最終以龐大的規模滲入到各個傳播平台,成為網民的日常用語。網絡成語的廣泛流行得益於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幾種不同傳播方式的綜合運用。

大體而言,網絡成語在網絡空間都經歷了一個從“創造”到“擴散”再到“使用”,從平台而言,經歷了從“單平台”到“多平台”再到“全平台”的過程﹔從規模而言,經歷了從“個別”到“類別”再到“網絡”的過程,通過消費范圍的擴大化,消費內容的多元化和消費行為的普遍化來實現其消費價值,最終形成一道蔚為壯觀的網流行語景觀(如圖3所示)。

圖3 網絡成語的發展過程

(一)創造階段

需要強調的是,網絡成語得以創造成形是建立在其母體之上的,是對網絡熱點事件的個別語句或者歌詞和已有網絡流行語句進行初略的縮略加工形成的。其構詞的理據性相對較弱,但從字面來考究比較晦澀難懂,所以對網絡成語創造的情景和意義的考察,需要還原到最開始的網絡語境以及其語言母體。

一般而言,當網絡成語在小范圍內有了一批忠實的使用者,並且得以完成某種組織傳播,網絡成語才真正意義上成形。若以成形作為創造階段完成的標志,整個階段需要經歷三個步驟:母體成熟——“成語”改造——小范圍認可。以“人干事”為例,其母體——“這是人干的事嗎”早在各大論壇當中就成為了表示“任務艱巨”或者“突然中斷某種有趣活動”不滿的高頻詞匯。以此為基礎,后經由網友在論壇當中進行“成語”改造,生成新詞——人事干,便引來網友大贊,並在小范圍內得到認可,取代了母體的使用。本文將以現有的31個網絡成語為樣本,對其產生平台、以及情緒類型進行統計分析。

1、產生平台草根化

網絡成語作為一種網友對已有網絡語言的再創造,網絡成語與傳統的網絡流行語在生產平台上有著某種連續性。基於對31個樣本的統計,數據顯示,網絡成語主要產生於貼吧、論壇和微博,且超過半數源於貼吧,“百度李毅吧”成為了網絡成語的高產地,有接近四分之一的網絡成語是由“百度李毅吧”的網友創造而成。論壇、貼吧以及微博作為碎片化網絡信息的主產區,尤其論壇和貼吧作為草根文化最核心的集散地,其使用者傾向於就一些無傷大雅、惡搞戲謔的內容進行討論,消遣性很明顯。網絡成語產生於貼吧、論壇等草根雲集,講求消遣和惡搞的網絡平台,由此可以看出,這是一種話語主體草根化的自創性行為。這也驗証了網絡成語是在消費主義氛圍濃厚的網絡環境之中形成的。

2、情緒表達戲謔化

本文參照唐超在《網絡情緒演進的實証研究》一文中對於網絡情緒的七種分類,對31個樣本進行詞典依照對於網民情緒進行歸類劃分,見表1。可以得知,網絡成語大多具有某種特定的情緒傾向,這種情緒也是與網絡成語相伴而生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創造者創造心態的一種反應。超過三分之一的網絡成語充滿著戲謔、調侃的情緒。比如,“冷無缺”就是一種對“冷漠,無理想,信仰缺失”一類人的調侃。這種創造心態並非寄托著某種嚴格的褒貶獎懲,而是一種不痛不痒的調侃式的消費主義心態。

表1 網絡成語的情緒類型統計

3、創造手法惡搞化

而從網絡成語的創造手法——構詞方式來看,消費主義的痕跡則更為明顯。這是一類有點“惡搞”的構詞方式,不遵從漢語構詞法的基本構詞規則,僅僅通過“無厘頭”式的減省和縮略,把一句話或者幾個短語壓縮成三個或者四個字,形成一種“貌似”的成語。況且,其母體語言早就在網絡傳播過程當中已經成為較成熟的網絡流行語,已經能夠完整的實現其作為流行語的價值。網絡成語這種“多此一舉”的加工其產生的功能性意義並不強,更多的是一種為了娛樂而娛樂的“惡搞”,是一種典型的消費主義傾向。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