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同題新聞,不同視角,不同筆墨
《南周》、《南都》和《21世紀》都對“黃洋中毒案”做了長篇幅的報道,值得注意的是,《21世紀》是一份商業財經報紙,但也參與了此次刑事新聞的報道。
這三篇報道都採用了畫面式的筆觸描寫,將從警方、醫院、黃洋和林某的親朋好友中得到的信息,構成一個個故事畫面呈現給讀者。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讀者的閱讀需求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單一的事件報道,簡單而死板的新聞敘述已遠遠滿足不了讀者的需要,他們更關注的是新聞背景、過程和分析,渴望了解各種觀點,喜歡閱讀帶故事性的新聞報道。
但是,在針對司法案件時,為了吸引讀者眼球,一些媒體在報道案件時胡亂對犯罪嫌疑人定性定罪、編造具體案情等,出現了越來越多“媒介審判”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輿論。
3.1、是否涉及“媒介審判”
關於“黃洋案”的新聞報道是否涉及媒介審判,學界和業界各有說法。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辰瑤關於《南周》的報道曾提出,“究竟是優秀的報道,還是失范的報道,關系到我們對於新聞倫理和新聞規范的基本判定。”(這篇題為《警惕敘述的陷阱:評復旦大學學生被毒殺事件的兩篇報道》的博文,詳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ff65b70101avit.html)
然而,華商報高級評報員郝建國針對此博文也提出自己的觀點,他首先指出《南周》是一篇特稿,“為何業界認定的優秀作品,在學界眼裡會有‘重大問題’?......把法學領域的‘程序正義’、‘有罪推定’直接照搬到新聞採寫上來,必然水土不服......新聞的時效性要求記者不能坐等判決書。[2]”
筆者竊以為在大方向上可以從兩方面去探討,一是媒介審判的定義,二是報道時機。
“媒介審判”一詞發端於美國,由“報紙審判”演變而來。其歷史沿革是西方國家的法律審判實行大陪審團制度。我國學者魏永征認為,“媒介審判”是指新聞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搶先對涉案人員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勝訴或敗訴等結論。
這三篇報道都發表於4月底5月初期間,即使公安機關逮捕了林某,林某對投毒也供認不悔,但是直到法院宣判前,林某仍只是犯罪嫌疑人。如今,法院仍未有判決,而這三篇報道無形中已將林某定性成了“罪犯”。從根本上說,屬於“媒介審判”的范疇。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主要以想象和推測來滿足公眾對此案、特別是對嫌疑人為何投毒殺人的求知欲[3],對於任何疑惑其實都沒有說清楚。記者之所以將林某就提前定為凶手,應是基於上海警方已公布林某對自己投毒供認不諱的這一項事實。
3.2、報道主題
“黃洋中毒案”被媒體廣泛報道,公安機關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逮捕了林某,林某也已承認,雖然法院還未做宣判,但其實在民眾心理,已認定林某是殺人凶手。這起室友投毒案,民眾最想知道的應是林某投毒的原因。
從題目可看出,《與自己的戰爭 復旦研究生為何毒殺室友》是在極力向讀者從“人性”的角度解釋林某的殺人動機,而《一個寢室的黑色毒殺》和《復旦投毒案發:兩段青春的悲劇交集?》則是偏重於還原當時的整個過程。三篇報道都通過採訪與兩位當事人有密切接觸的人,輔以網絡信息,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
《南周》的“為何毒殺室友”相比其他兩篇來說,更能直接一擊讀者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的心裡,從選題角度來說,《南周》更勝一籌。
3.3、標題、小標題的色彩
《復旦投毒案發: 兩段青春的悲劇交集?》、《一個寢室的黑色毒殺》這兩個標題含有“悲劇”、“黑色”過於傾向性的詞語,但《21世紀》標題的問句句式稍微平衡標題帶來的傾向性。
然而,《復旦投毒案發:兩段青春的悲劇交集?》在小標題設置方面過於營造一種“悲”的氣氛,多次出現“悲觀”、“悲劇”這兩個詞語。其四個小標題分別為“那個中毒的早晨”、“ 一個‘有點悲觀傾向’的人”、“兩段青春的悲劇交集?”、“一次悲劇的交集?”。后面的三個小標題雖是問句,但從全篇的標題語境綜合,則指向性過強﹔並且第二個小標題出現“有點悲觀傾向”這樣的敘述,這是記者自己的判斷推論,有過於強烈的主觀性。林某是否有“悲觀傾向”,可以讓讀者通過文章內容自行判斷。
下面看看《南周》的和《南刊》的小標題。《與自己的戰爭 復旦研究生為何毒殺室友》的小標題為“飲水機與水票”、“‘潛意識’與‘自尊心’”、“與自己的戰爭”、“以毀滅的方式”﹔《一個寢室的黑色毒殺》的小標題為“學醫”、“相遇”、“前程”、“中毒”、“迷局”。相比之下,筆者覺得《南刊》的報道的標題更客觀一些,用五個詞語來概論鋪展的情節。《南周》小標題主要是展現兩兩對立的意思,例如“潛意識與自尊心”與“與自己的戰爭”展現林某內心的兩個小人。
此外,關於小標題的擬定,筆者認為還可以使用被採訪人的話語或林某在網絡上的話語,或許更能突顯主題而又能避免記者概括有失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