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媒體評電視劇《一代梟雄》:不知所雲,有負盛名

曾念群

2014年01月20日15:51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不知所雲,有負盛名

  文/曾念群

  鑒定對象:《一代梟雄》

  播出平台:江蘇、浙江、東方、天津衛視

  《一代梟雄》改編自陝西作家葉廣苓的長篇小說《青木川》,改編之后已然血肉模糊,再難辨其本來面目。核心人物由魏輔唐變成了何輔堂,故事開篇他是個從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學成歸來的“海龜”,這樣的人才放在清末可謂國家復興的棟梁之才,在民國混個公務員官僚也不成問題,他卻偏偏走上復仇殺人之路,淪為逃犯、鹽販、土匪,闖蕩上海灘涉獵傳媒、金融等行業,游走於黑白兩道,回到老家再創業,終於修成一方鄉紳,結果又受國共之爭裹挾。

  編劇企圖用“梟雄”一詞來概括孫紅雷飾演的何輔堂,但這顯然不合適。“梟雄”是個古老的詞匯,多指強橫而有實力之人格,“梟”是一種凶猛的鳥,引申為勇猛難制服,不遵人道,鳥是飛的,所以不走尋常路。早期是褒義詞,周朝以后時有貶義。按照何輔堂的命運脈絡,他並非不遵人道,只是為世道裹挾,在邪路上一度越走越遠,可他最終還是回歸滄桑正道,這樣的人物稱不上梟雄。

  將這個大帽子扣在巍子飾演的魏正先頭上更是不妥。在劇中,這位老戲骨好不容易當了一回徹頭徹尾的壞人,卻空有一身表演的才華無處施展。實在要從《一代梟雄》中尋個梟雄出來,多布杰飾演的王三春多少有點這個意思,可他斷斷不該收容何輔堂,一方霸主沒幾集就淪為白駒過隙的狗熊。石文忠飾演的鄒七也有點梟雄的潛質,但人家志不在此,后來投了紅軍走起英雄路線。

  不梟雄的還有孫紅雷的表演。這個不斷在各種身份中快速調頻的何輔堂,穿上洋裝看不出“海龜”的書生意氣,佔山為王不具備悍匪的氣質,在上海發跡時又不像個高智商的商賈,跋扈一鎮時更沒有鄉紳的品相,助力我軍時也不像個標准的好人。或許何輔堂本來就是個找不著定位的角色,真不知道是角色難為孫紅雷,還是表情陰晴不定的孫紅雷讓何輔堂人格太過分裂。

  當然,編劇和導演也難逃其咎。不僅劇情過於圍繞何輔堂“公轉”,缺乏正反人物的犬牙交錯,絕大多數人物也流於形式,並沒有形成各個個體的“自轉”。尤其是巍子飾演的大反派魏正先,時有時無,若有若無,也可有可無。何輔堂倒是“自轉”了,其軌跡卻如醉漢,搖搖擺擺沒個重心。導演對全劇的把控也是醉漢式的,比如徐忠德這娃兒,何輔堂逃亡前他是七八歲的樣子,可七八年后待得何輔堂歸來,這徐忠德依舊是個七八歲的娃兒。解釋隻有兩個,要麼就是這娃兒吃了不老藥,要麼就是這戲太不講究。

  論盤子,開年這一波中《一代梟雄》是老大﹔論品質,《一代梟雄》除了個唬人的名字和一眾實力派大腕外,不知所雲。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