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4年·第1期

中國報業冬季還未過去 轉型是唯一出路

姚林

2014年01月23日14:54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2013年的中國報業依然處在困境之中,衰退趨勢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報業廣告繼2012年下降7.5%之后,2013年1-11月又下降8.1%。報業在困境中頑強前行,幾乎涉足了所有可以進入的新媒體領域,但收效甚微。轉型是唯一的出路,但如何轉型卻如同在重度霧霾中行車,開著大燈也看不清遠方。冷酷無情的現實告訴我們,報業廣告史上最寒冷的冬季依然在持續。

紙媒體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期

2011年中國報業廣告以增長12%而歡喜收官,在年終回顧時,筆者曾撰文指出:2011年9月報紙廣告的急劇減速已經預示著危險的信號,如果9月以來的趨勢延續下去,勢必給2012年的報紙廣告帶來極大的影響。在2012年中國報業廣告市場回顧時,筆者又撰文指出:報紙廣告進入了衰退通道。2012是個拐點,也是個變局。

在報業繁榮之時不幸言中了報紙的衰退,更不幸的是,報紙廣告的衰退還在持續,大有加劇之勢。可以說,報紙廣告恢復30多年來,報業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期。

2013年已經收官,報紙廣告全年的趨勢已經非常清晰。1-11月報紙廣告下降8.1%,降幅超過2012年。在報紙廣告面臨困境的同時,其他傳統媒體也或多或少遇到了困境。1-11月傳統媒體廣告增長6.4%,其中,電視增長9.6%,廣播增長3.3%,戶外下降2.0%,平面媒體繼續下降,報紙下降8.1%,雜志下降7.0%。

從各類媒體的變化可以看到,1-11月傳統媒體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電視媒體,但9月以來,電視的增速出現下行趨勢,從二位數下行到個位數。而其他媒體都處在相當困難的境地之中。

廣告資源量是指廣電媒體的廣告時長、平面和戶外媒體的廣告版面面積。從媒體廣告資源的變化看,各類媒體的廣告資源量繼續著全面下降趨勢,傳統媒體廣告刊播的時長、面積都在減少。2013年1-11月電視廣告時長下降7.4%,下降的主要是地面台和城市台。報紙廣告面積下降17.0%,雜志降幅為20.8%,電台也大幅下降16.5%,戶外下降4.3%。

結合資源量和以刊例價格統計的各媒體廣告刊登額的變化,可以看出,2013年傳統媒體的年度趨勢已基本定論。電視繼續增長,但是否能保住二位數是個考驗,報紙、雜志、戶外頹勢無法改變,廣播將是低增長趨勢,總體增長很難突破7%,低於GDP的增速。

報紙廣告僅靠房地產支撐

2013年1-11月,在報紙廣告的前20個行業中,隻有房地產、活動類和家用電器三個行業保持增長。上半年還分別增長8.0%的酒類和12.3%的飲料,進入下半年后也加入下降行列。房地產一枝獨秀的狀況已經持續四個月,反映出報紙廣告市場衰退的態勢沒有改善的跡象。

房地產成為支撐報紙廣告的唯一行業,但房地產廣告增速自6月以來出現下行趨勢。1-11月房地產廣告增長17.6%,比上半年25.2%的增速下降7.6個百分點。在前三個關鍵行業中,商業零售業和汽車下降趨勢沒有變化,分別為11.5%和25.5%。藥品由於5月份開始連續下降,降幅擴大到48.8%。同樣,食品也於5月份開始大幅下降,降幅達26.2%。此外,醫療保健機構下降了30.1%,郵電通訊下降22.3%,金融業下降10.6%。

其他還在增長的行業隻剩下活動類,增長13.1%,家用電器增長了1.7%。

在增量貢獻中,唯一能夠提供正向貢獻的行業還是房地產, 1-11月房地產對報紙廣告的貢獻率達到63.9%,但與上半年的93.0%相比,也明顯降低,這是因為房地產增速逐漸減緩所致。商業零售業、汽車分別提供了23.8%和33.3%的負貢獻,藥品提供了24.2%的負貢獻。

由於其他行業全面下降,房地產廣告佔報紙廣告的比例上升到34.0%,而位居第二的商業零售業佔比下降到16.0%,位居第三的汽車佔比則下降到8.2%。房地產行業的比例顯著提高,使得前三個行業的集中度從上年同期的54%提高到58.2%,前六個行業的集中度從70%提高到72.8%。

其他行業中,活動類貢獻了2.1%,家用電器貢獻了0.5%。

在報紙廣告市場衰退時,房地產廣告幾乎成了唯一的亮點和支撐,但風險也隨之加大。目前,房地產廣告佔整個報紙廣告的比重已超過三成,而在都市類報紙中這一比例更高。近幾年,房地產市場一直是經濟消費發展和媒體關注的焦點。自2010年4月開始的“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已持續了三年有余,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開發商、金融機構、消費者之間的博弈從未停止,“泡沫”之聲越來越強,究竟是需求支撐著市場,還是“泡沫”不斷膨脹,至少現在報紙廣告還是受益者。但可以看到的是,隨著報紙對房地產廣告的依賴性不斷加強,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風險不言而喻。很難想象,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對報紙廣告經營會帶來怎樣的沖擊。

商業零售業、汽車廣告雖然還分列報紙廣告的第二三位,但持續大幅度下降,使得過去的支柱行業轉為主要的向下拉力。在商業零售業廣告開始下行時,業界曾經認為是內需不足所致。現在看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電商網購的急速發展,消費者購物方式的變化,對實體店商業模式的影響,恐怕是主要原因。

在汽車廣告增速下行時,有觀點認為是汽車市場景氣下行所致。2013年汽車市場景氣已經恢復,但報紙廣告卻無法改變大幅下降的局面。這也表明,報紙廣告的傳播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汽車品牌營銷的要求。

報紙廣告市場困境及出路

影響廣告市場衰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2013年最主要的影響應該是宏觀經濟下行和傳媒環境變化兩大因素。

2010年以前,我國GDP一直維持高速增長,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出口下滑以及中國經濟的結構性不平衡,前期的改革紅利已經枯竭,高增長難以為繼。宏觀經濟增長乏力,增速回落成為必然,經濟轉型亦成為必然。

經濟增長下行中的諸多不確定性使得廣告主對未來難以准確把握,由此而產生的信心也處在下行趨勢。根據CTR媒介智訊的廣告主調查顯示,2013年初,廣告主對整體經濟的信心處在低谷,同時對行業和企業的信心降至5年來最低。

對未來的不確定和信心下降,必然使廣告主收緊預算,給自己留有更大的余地。CTR媒介智訊廣告主調查結果還顯示,廣告主對來年營銷預算增加的比例降至近5年最低點,表示費用不變的企業比例達歷史最高,說明較多企業對經濟持觀望徘徊態度。

但是,經濟增長減速和經濟轉型影響的並不僅僅是報紙媒體,僅以經濟環境不足以解釋報紙廣告市場的衰退。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報紙不能適應傳媒環境和傳播方式的變化。

近年來,傳媒環境的急劇變化有目共睹。我國網絡普及水平迅速提升,尤其近兩年來,由於3G的普及、無線網絡發展和手機應用的創新,開啟了手機上網的第三波增長周期。截止2013年6月底,中國的互聯網網民規模已經達5.91億,普及率為44.1%,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4.64億,78.5%的上網人群使用手機上網。

面對傳媒環境的變化,報業並非無動於衷。十幾年前,先行的報社就開始涉足互聯網,現在幾乎所有報社都進入了互聯網,網站、電子報、手機報、Ipad版、平板電腦、微博、微信、二維碼……可謂齊全。雖然個別報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挽救報業衰退的趨勢。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報紙生產固有的思維與網絡時代、終端時代的傳播格格不入,沒有網絡傳播思維,即使涉足網絡也會被淘汰﹔二是片面堅持“內容為王”。內容為王並沒有錯,問題是當內容已經不適應網絡傳播時,不去遵循不同介質的特性改變內容,終將也會被淘汰。其實,歸結起來就是沒有用互聯網的思維轉變傳播方式。

那麼,究竟什麼是互聯網思維?報業為什麼缺乏互聯網思維?

不同的人對互聯網思維有不同的理解,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互聯網思維是與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的工業化思維相對應的,其基本模式是連接。連接方式的改變是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是生產和商業方式的改變,也是傳播方式的改變。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又一特征是大數據,而大數據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價值是各種相關關系。因此,互聯網思維的關鍵是改變連接方式,建立新的相關關系。

顯然,傳統報業“我說你聽”的語境與傳播方式,已經與互聯網思維格格不入。企圖通過介質的轉變,將報紙搬上網絡的嘗試不斷失敗,就驗証了報業的轉場是無效的。

傳統信息時代,受眾的媒介接觸主要為電視、報紙、雜志與廣播,信息的話語權由壟斷媒體掌握,受眾被動接受信息。而在網絡信息時代,信息的傳遞早已跨過1.0時代,經過論壇、博客以及微博的洗禮,進入互動信息2.0時代。現在,在智能終端的推動下,正在更新迭代至根據網民偏好定制的個性化3.0時代。信息傳遞的主體已經由單一的傳統壟斷媒體發展為由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社會化媒體及自媒體等多個主體互相融合、互相影響形成的網狀媒體。

很顯然,傳播的終端時代已經到來。它的意義不僅在於變革了傳播方式,同時在改變購買方式、消費方式和商業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化,報紙無論是內容傳播,還是廣告經營都已落伍。盡管報業在向媒體融合的方向轉變,但成功的案例並不多。

介質問題只是表象,本質問題還在於內容已不適應新的傳播環境、商業環境和社會環境。未來的報業隻有堅定地擁抱互聯網,才能獲得新生。具體講,報業需要通過紙質、網絡、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四大渠道來獲得生存。不僅要讓內容符合各自媒介傳播的特點,還要打通終端讓內容流動起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同時,要改變單純依靠廣告的經營模式,學習和應用網絡時代、終端時代新的經營模式。或許新聞紙將成為奢侈品,但報業將迎來新的發展。

在跨界和轉型中生存發展

在困境中,生存成為第一位的問題,隻有生存下去才能求得發展。為了生存,各家報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做物流、做戶外、做旅游、做賓館、做網購、做游戲、開發房地產、建產業園區、開展示店、賣藝術品……什麼來錢做什麼,如此種種,形式繁多。

據了解,不少報社由此獲得經濟效益,減輕了廣告收入下降的壓力。有的報業集團廣告收入的比重已降到50%以下,生存狀態得到改善。但這也招來“不務正業”的質疑。

其實,對報業的此類跨界經營不必過多質疑,畢竟生存是最基本的問題,活不下去談何轉型?或許在跨界經營中,報業可以探尋到新的經營模式。

在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討論:媒體傳播的本質是什麼?顯然,在社會化媒體發展的今天,大眾有了做新聞的能力,新聞傳播已不再是專業媒體的專利。這必然使媒體傳播的本質發生變化。媒體傳播的本質是服務,這種服務要建立在新的傳播環境下。因此,傳統媒體的轉型方向應該是在網絡和終端基礎上的服務平台,是以新聞資訊為核心的綜合服務平台。這不僅要求內容生產方式及媒體語境發生轉變,同時要尋求用戶的參與,使內容在終端間流動,服務生活,融入生活。

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必須提及,傳播環境的改變、市場環境的變局、傳統報業思維方式的固化等,都是報業陷入困境的原因。但體制的桎梏,則是報業無法面對環境變化的根本,很難想象在現有體制下,報業能夠實現真正的轉型。

報業的衰退還將持續,未來三五年將是報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唯一的出路是堅定地融入互聯網,轉變內容生產方式,以用戶為中心,以平台為基礎,尋求新的發展路徑。轉型不是轉場,理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對傳統媒體人尤為重要。放棄傳統報紙思維定式,建立互聯網思維方式,報業一定會有新的春天。

(作者: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研究顧問)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