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是享負盛名的傳播教育及研究中心,尤精於國際傳播、新媒體、流行文化和大中華傳播研究,作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廣泛聚集海內外學者,極大地促進了港、澳、台與祖國大陸乃至國際華人華僑的學術研究與交流合作,為國際傳媒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院長,在文化研究領域,他深入亞洲流行文化研究和理論建設,成績斐然﹔在媒體全球化研究方面,他注重研究文化產業和在中國與亞洲的跨國媒介企業,建樹頗高﹔在香港本土文化研究方面,他潛心研究香港電影工業在面對好萊塢和其他國家強大競爭下的生存途徑,觀點獨特﹔在新聞傳播教育領域,他致力於培養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傳播人才,理論創新……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馮應謙。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馮院長,您好!歡迎做客《今傳媒》。可否簡要地介紹一下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馮應謙: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創始於一九六五年,是香港傳播教育和研究的先驅。我們創造歷史,我們很多畢業生都是本地以致海外新聞、廣告、公關、電視、電影和各種新媒體傳播的專業人員。我們的同學不但擁有卓越的專業技能及分析能力,更懷著熱誠及愛心服務社會。我們鼓勵學生要有所承擔,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的教授是嚴謹的學者,立足於中西學術的交匯點,以比較角度研究傳播問題及創造新知。我們致力培養研究生成為干練的學者,擅用扎實的研究方法與技巧,亦擁有穩固的理論及學術根基。
本院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大家庭,除了一眾教職員、研究員及同學外,我們還有超過3500名校友。我們將於2015年慶祝本院成立50周年。
記者:我們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直很注重訓練學生的理論思維和創新思維,同時強調理論與實踐的平衡與結合,多年來,為我國培養了眾多的優秀傳媒人才,請問貴院在培養人才方面有什麼創新之舉?
馮應謙:我們在課程設置方面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特別注重實踐教育。本院的研究生課程是在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分別有研究博士、研究碩士及五個修課式碩士課程。本科課程分為三個專業范疇,包括新聞編採、廣告與公關及創意媒體與新媒體,每個專業范疇均設有實習學科,包括出版中文實習刊物《大學線》、英文實習刊物Varsity及活動推動統籌實習點子計劃(Pinpoints),讓同學有機會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
此外,本科課程又提供雙學科課程選擇,包括新聞與傳播學及工商管理學的雙學位課程,以及新聞與傳播學及社會學的雙主修課程。
本院的研究博士及研究碩士課程讓研究生在自由的學術環境下在不同領域中探索知識,而本院也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國際學術會議,擴闊視野,與來自各地的學者交流。近年來,本院研究生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中取得學生論文獎項,包括ICA、AEJMC、NCA等,成績卓越。本院又設五個修課式碩士課程,包括全球傳播文學碩士、新聞學文學碩士、廣告社會科學碩士、企業傳播社會科學碩士、新媒體理學碩士,每年學生人數超過350人,課程著重理論與實踐並重,除本院資深學者教授理論課程之外,更邀得業界資深人士作兼任講師,與同學們分享工作經驗,為社會培訓具有思考能力的專業人才。
本院又創辦及出版中英文期刊各一本,與香港浸會大學共同出版的中文期刊《傳播與社會學刊》已納入了TSSCI,而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亦已納入了SSCI。我們又創立了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簡稱C研中心),致力於大中華地區傳媒和比較傳播的研究,積極促進世界各地傳播學者的對話,使C研中心成為學術交流的樞紐。本院另設有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CCPOS, 前稱傳播研究中心),為學術、政府、非牟利、及商業機構進行高質素的研究。
我們的使命是要致力培養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傳播人才,課程理論與實踐兼備,鼓勵學生開展全球視野,訓練分析及表達能力。本院承傳專業,銳意創新,因應東西方傳播學術交流樞紐之利,致力培養擁有扎實理論基礎和方法功底,並以創造知識為己任的傳播學者。在瞬息萬變的傳播環境,恪守專業價值,關懷人文精神。
記者: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創立的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JoC)被納入SSCI,對於期刊僅僅創刊四年便被納入SSCI,您有什麼看法?
馮應謙:CJoC學刊是由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創立,並由Routledge出版,於2008年創刊。CJoC學刊被納入SSCI,乃學院近年其中一項成就。學院必須多謝所有曾參與投稿或審稿的學者、編輯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及各位讀者在過去幾年的支持。CJoC是一本學術期刊,宗旨是鼓勵從理論、實証及方法學三個層面提升中國傳播研究的水平,從而更深入了解全球的媒體、資訊及傳播現象。學刊定期刊登運用社會科學或人文角度的學術文章,范疇包括大眾傳播、新聞研究、電訊傳播、修辭學、文化研究、媒體效果、新傳播技術、組織傳播、人際傳播、廣告與公關、政治傳播、傳播法規與政策、及其他傳播學相關范疇。
記者: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學術交流的氛圍也空前濃厚,開展學術交流對兩岸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請問近幾年貴院在和內地開展學術交流過程中取得哪些成就?
馮應謙:本院一直以來與國內多間大學有密切聯系,老師也會不時拜訪不同地方的大學,切磋交流學問。近年也與內地多間大學開始合作研究計劃,例如復旦大學,也與清華大學簽訂了老師交流協議,又與中國傳媒大學合作設有學生交流項目。另外,本院正努力推動成立全球華人傳播學會,並於2013年初由香港中文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了籌備委員會意向書,學會旨在增進香港、內地、台灣及海外地區的華人傳播學者之間學術交流。本院期望日后能更多與不同地區的大學開展合作計劃,共同為大中華地區的傳播研究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
記者: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被推崇為享負盛名的傳播教育及研究中心,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請您談一談,貴院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做了哪些工作?這些交流活動對貴院的發展有什麼推進作用?
馮應謙:本院年前創立了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簡稱C研中心),C研中心著眼於「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這不僅代表著我們在傳播研究中的強項,也是我們今后繼續努力的方向。中心的研究員當中既有中華傳媒研究的權威專家,也有積極從事比較傳播研究的學者。「中華傳媒」,是指關於中、港、台、澳等華人社會傳播現象的研究﹔「比較傳播」是指大中華內部或是與世界各地的比較研究。C研中心經常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到校舉行講座,成立一年多以來舉辦了超過十場講座,講者均是來自世界各地知名的傳播學者,如David Hesmondhalph、Lisa Henderson、Adam Clayton Powell III等等。
此外,C研中心每年舉辦訪問學人計劃,以及定期舉辦國際會議,為海內外學者提供交流平台。本院近年舉辦過的國際學術會議包括2012年的New Dire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nd Media Industries、2010年的Internet Turning 40以及2008年的華人傳播想象會議,其中有些會議由國際的研究基金資助舉行。
此外,本院又與世界各地的大學簽署了學生及學者交流協議,讓本院的學生及老師有機會前往不同的大學進行學術交流,院校包括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Hallym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elbourne等。
記者:學術界一直有一種論調叫做“跨學科研究”,在您看來,傳播學是否也應該跨學科研究?如何研究?
馮應謙:我們一向是跨學科研究,我們的教授及學生研究不同領域中的傳播學,研究的范疇涵蓋政府、企業、廣告、新聞、文化研究、社會、經濟、民生等各個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不同范疇的研究資助,近年來,本院老師獲得的研究資助計劃包括:“The use of social media for political and civic engagement: A study of Hong Kong citizens”、“Hong Kong People's Cultural Values and Beliefs: A Mixed-method Longitudinal Study”、“Mapping the Hong Kong Game Industries: Cultural Policy, Creative Cluster and Asian Markets”、“Marginal Groups and Media Empowerment: A Study on Chinese Migrants”、“Staging the 2012/13 Budding Innovators Award(Digital Media)and Provision of Related Teacher and Student Training”等等。
此外,本院的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CCPOS,前稱傳播研究中心)亦為不同范疇人士包括學術、政府、非牟利、及商業機構進行高質素的研究。中心的目標是:1.進行跨學科、系統化及革新的社會及媒介研究﹔2.理解新聞工作、媒介、文化、市民、傳播科技及民主之間的相互影響﹔3.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意研究組織,探討人們對新聞、政治及社會問題的態度﹔4.作為一個論壇,透過民意研究,提供意見及重要的訊息給政策制定者、新聞工作者、學者、媒介機構及公共團體。
記者:您在媒體全球化的研究方面成績卓著,請您談談您都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馮應謙:我的研究專題是亞洲地區的流行文化及電視研究、媒體與文化傳播、香港人身份認同、年輕人與性別認同、新媒體與公共空間等,我在2013年由國際出版社Routledge出版了Asian Popular Culture: the Global (Dis)continuity一書,也於學術期刊發表不少論文,范圍包括電視研究及中國社會文化現象、香港青年網上游戲文化、流行音樂文化等,而我現正與澳洲的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進行一項有關亞洲媒體制作的國際研究計劃。教學方面,我主要教授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數據分析、流行文化與文化研究、以及創意媒體等課堂。
記者:在各領域加速全球化的今天,您怎麼看待“貝塔斯曼”式的國際傳媒集團的出現?
馮應謙:正如我在Global Media, Local Capital一書中提及,大型的跨國傳媒機構對全球的影響日漸深遠,以貝塔斯曼為例,貝塔斯曼試圖採用“本土化戰略”開辟中國市場,在上海成立公司,舉辦貝塔斯曼書友會,不僅向中國出口傳媒產品,還與中國伙伴合作制造適合中國市場的傳媒產品,希望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然而,像貝塔斯曼這樣的跨國傳媒機構與中國的傳統世界觀有一段距離,也對中國本土情況的認識不太深刻,因此對中國的影響不是特別大。
記者: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共同出版的《傳播與社會學刊》已是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傳播學研究的重要期刊,作為期刊編輯和創立成員之一,您一定對傳媒期刊的編輯和出版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新媒體時代,您認為如何辦好一份傳媒類專業期刊?請您不吝賜教。
馮應謙:一份好的傳媒類專業期刊必須要保持自由發行原則,編委員必須國際化及堅持不偏不倚的原則,對稿件進行不記名審閱(peer blind review)以確保文章質素。
作者簡介:張園,今傳媒雜志社編輯,主要從事傳媒研究﹔李凱波,今傳媒雜志社編輯,主要從事傳媒研究。
馮應謙,男,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1998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博士學位,其國際知名的主要學術貢獻涉及下述三個領域:文化研究和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和文化產業。主要的學術著作有國際知名出版社Routledge在2013年出版的Asian Popular Culture: the Global(Dis)continuity,新書Global Capital, Local Cultur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s in China (2008年在紐約出版)是目前唯一一本對中國所有主要的跨國媒體集團作出全面分析的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