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華語片柏林影節大放異彩 華人影帝后隻缺奧斯卡

2014年02月17日07:23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華人演員隻欠奧斯卡

張曼玉。

鞏俐葛優。

葉德嫻。

夏雨(右)。

帶著《白日焰火》,廖凡和導演刁亦男(右)給了世界一個驚喜。

《白日焰火》劇照。

從《紅高粱》到《白日焰火》,華語電影的能量還能有多大?

@華西都市報:又是一年柏林時,華語片時隔多年大放異彩。在主競賽單元的8個獎項中,中國電影和電影人一舉贏下了3個——刁亦男導演的《白日焰火》拿下了最佳影片金熊獎﹔並將男主角廖凡捧上了柏林影帝的寶座之上,成就了柏林電影節上第一位華人影帝﹔此外《推拿》也拿下了最佳藝術貢獻獎。

四步讀懂廖凡“擒熊”的意義:

中國電影時隔7年再次拿下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用整整32年的時間,為“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最高榮譽畫上了圓成為了繼張曼玉、鞏俐、葛優、夏雨、蕭芳芳、梁朝偉、葉德嫻之后第八位拿下三大電影節表演獎項的華人演員。外媒紛紛贊嘆:中國演員的目標隻剩下奧斯卡。

1988年,張藝謀的《紅高粱》拿下第一個金熊獎,到廖凡填補柏林影帝,華語電影和電影人用了整整32年的時間為“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最高榮譽畫上了圓。至此,在柏林、戛納、威尼斯的主競賽單元上,華語影片共拿下58個獎項,在最佳影片、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這五個重要的獎項上,也全部寫上了華語電影和電影人的名字。甚至有外媒評論,接下來“中國演員的目標就隻剩奧斯卡了!”

華人演員“絕殺”中國已是第二大電影市場

曾幾何時,華語電影和電影人都有一個夢想——走出去。於是,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這三大國際電影節成了他們的目標。究其原因?昨日有業內人士對華西都市報記者分析,華語電影這幾年一方面追逐高票房,一方面又想著盲目的“國際化”,這一切都讓中國在成為世界電影最大票倉的同時又讓華語電影與真正的好電影漸行漸遠,顯得愈發同質化甚至低質化。

而柏林電影節為何如此禮遇《白日焰火》?前上海國際電影節業務副總監沈暘認為,除了影片本身的創新和藝術品質之外,“天時也很重要”。一方面,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柏林電影節不可能對之視而不見。另一方面,柏林電影節希望給中國年輕電影人機會。

華人評委“禮遇”梁朝偉鞏俐頻繁走出去

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在媒體眼中有種“土豪”的感覺:中國某珠寶品牌已經是第二年開始贊助該電影節了﹔此次的各個單元華語入圍電影總計13部,不僅創下華語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的新高,也是近年來歐洲三大電影節華語電影入圍數量的新高。

去年的柏林電影節有王家衛坐鎮評委會主席,而今年的柏林,干脆邀請了梁朝偉來當評委。談及這一決定,梁朝偉表示一來是檔期上有空當,二來自己也喜歡柏林這座城市。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其實近年來,中國影人海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國導演、演員也多次受邀擔當三大電影節的評委。

華語電影“大年”張藝謀姜文新片都被看好

“2014華語片大年”從今年的柏林電影節正式開啟了。3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以及多部參展的華語片,讓華語電影成為本屆柏林電影節的超強勁旅,截至目前,總計有47部華語片入圍過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39部入圍過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39部入圍過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樂視影業的宣傳人員昨日告訴華西都市報,張藝謀的《歸來》將在戛納亮相。此外,台灣名導侯孝賢的新作《聶隱娘》、擅長描寫人物情感的導演許鞍華的新作《黃金時代》、姜文的新作《一步之遙》以及陳凱歌的新作《道士下山》,都有可能出現在2014年的三大電影節上。(記者馬丹)

影片起底連桂綸鎂都很詫異《白日焰火》說些啥?

Q:為什麼要叫“白日焰火”?A:隨口聽人說的!從影片的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桂綸鎂坐在晃晃悠悠的火車上望著白天天空中的白色焰火的畫面。那麼“白日焰火”到底是什麼?導演為什麼要叫這個奇怪的名字?對此導演刁亦男在柏林電影節回答:“白日焰火,就是我聽人隨口說過這麼幾個字,也想不起來到底是誰說的了,覺得很有意思,就用了。”不過在遲疑了一下之后,導演又補充道:“其實白日焰火象征的是一種情緒、一種狀態,與意識形態無關。蔡國強也曾做過叫‘白日焰火’的行為裝置藝術。”

Q:導演到底是何方神聖?A:《愛情麻辣燙》的編劇《白日焰火》的導演刁亦男,身材像男模,長得像鄭鈞,是個有點帥的大叔,但卻沒啥知名度。這次入圍柏林電影節,媒體不得不四處搜羅與他有關訊息,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帥大叔刁亦男曾是《愛情麻辣燙》、《洗澡》等經典話語片的編劇。還曾執導過《制服》、《夜車》等文藝片。 

導演專訪刁亦男:《白日焰火》上半年公映

領獎台上,該片導演刁亦男用“難以置信”四個字來形容他當時的心情,並數度哽咽。昨日,《白日焰火》導演刁亦男在趕往機場前,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國際長途電話採訪。

華西都市報:之前您一直拍的都是一些比較小眾的電影,這次是怎麼想拍這麼一部警匪題材的電影?

刁亦男:我一直想拍一部既有觀眾,又有自我表達的電影,兩者兼顧。與以往的電影比較,這部電影更有市場的潛力,可以吸引觀眾,同時也可以表達創作者的追求和想法。

華西都市報:《白日焰火》什麼時候可以在國內上映?

刁亦男:現在電影已經通過電影局的審查,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和國內的觀眾見面。目前電影正在等待排期、簽發和排院線。

華西都市報:在柏林電影節斬獲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后,對影片的票房有沒有什麼期待?

刁亦男:國內票房我相信應該比之前任何一部得獎的影片都會高,至少可以這麼說吧。華西都市報記者楊帆見習記者楊強

現場聲音

桂綸鎂

“我不知道除了哭和感謝之外,我還能怎麼表達,如果沒有他們,我走不過這個冬天。”

刁亦男

“今天晚上,這個電影的榮譽屬於我,屬於我們最優秀的團體,屬於電影,屬於一切”。

廖凡

“昨天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是春天的開始,同時是西方的情人節,也是我的生日。我得到了最好的生日禮物,謝謝你們!”

梁朝偉

評委會對於金熊歸屬意見十分一致。

本報連線

小配角,大翻身

廖凡:不拿獎就不回來

很多影迷提到廖凡,都會說這樣一句話:“他的臉太熟,就是不知道名字。”是的,廖凡是《非誠勿擾2》中的娘娘腔,還是《讓子彈飛》中的麻匪老三……現在,他的身份是柏林電影節新科影帝。昨日,慶功宴之后,廖凡第一時間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的微信專訪。

從小花臉到“硬漢”

拍《像霧像雨又像風》時,趙寶剛說:“你是小花臉。”小花臉注定是萬年綠葉,站在男一號身邊插科打諢,廖凡既不解又不服,他開始有意識地改變個人氣質,從那時他開始蓄起了胡須。

華西都市報:怎麼跟刁亦男結識的?廖凡:在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拍了一個電視劇叫《將愛情進行到底》,刁亦男導演是其中的編劇之一,那個時候我就與他相識了,並不熟悉。

華西都市報:是怎樣的契機讓你接演《白日焰火》?這部電影如何打動你?

廖凡:再見刁亦男的時候是在一個生日會上,他已經是兩個電影的導演,他說他有一個劇本還沒有寫完,這劇本就是《白日焰火》,他希望與我合作,等收到這個劇本以后,我就完全被他的劇本打動了。

影帝也有低谷時

2008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為廖凡贏得了第45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最后落選讓他有些失落。之后,廖凡突然對表演失去了興趣。

華西都市報:你對自己的母親說,“如果拿不到獎就不回來了”,是什麼原因讓你有這麼大的信心?

廖凡:實際上當我們聽到能去柏林的消息,一直心裡懷揣著期待,是導演和我們整個團隊的堅持,我們才能來到柏林。我想,我還是對我的同事和伙伴完全的信任,是他們的堅持讓我從某一個低迷的時期走了出來,我確信我們的電影是優秀的。

華西都市報:低迷的瓶頸期是怎樣調整過來的?

廖凡:實際上,我所說的瓶頸也是長期壓抑在心裡的一種感覺,包括我騎馬受傷以后,從身體上和心理上帶來的影響確實很大。就是在拍《白日焰火》的過程當中,讓我又找到了我對表演和自己的一些新的感知。

小角色也心甘

除了文藝片,大導演拍攝的大片,對廖凡來說同樣意義非凡,即使是演小角色他也心甘。當年姜文拍《讓子彈飛》,廖凡提前兩個半月訓練騎馬、健身。

華西都市報:獲獎之后你有什麼打算,是繼續留守大銀幕還是轉戰電視劇?接下來有什麼拍攝計劃?

廖凡:其實無論電影或電視劇,各種有興趣的東西我都會去嘗試,我比較喜歡喜劇片,可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拍喜劇了,我想接下來可能會去演一個喜劇片。

華西都市報:推動你超越自己的動力是什麼?

廖凡:有很多的時候,我去拍電影或者去做一些戲劇的演出,源自我對表演的痴迷、那種最初開始從事表演時帶來的愉悅一直保持在心底,我不想這種感覺慢慢地被時間磨掉。(記者楊帆見習記者楊強)

三大電影節帝后全齊了!

威尼斯電影節——

影后:鞏俐1992憑借《秋菊打官司》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影帝:夏雨1994年憑借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影后:葉德嫻2011年憑借電影《桃姐》獲得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戛納電影節——

影帝:葛優1994年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影帝:梁朝偉2000年憑電影《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影后:張曼玉2004年5月,張曼玉憑借《清潔》成為亞洲影壇首位戛納影后。柏林電影節——

影后:張曼玉 1992年憑借《阮玲玉》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影后:蕭芳芳 1995年憑借電影《女人四十》獲得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后。

影帝:廖凡2014年憑借《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后

China’s night外媒聲音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閉幕日是“中國之夜”(China’s night)。柏林似乎已經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一塊福地。 ——《好萊塢報道》

這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是亞洲電影文化的勝利。除了《白日焰火》的兩項重量級大獎和《推拿》的藝術獎項之外,日本女演員黑木華憑借她在《小小的家》中的出色表演獲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並在頒獎典禮上以一身優雅的和服出現在世界面前。

——法新社“在票房不斷攀升、三大電影節重要獎項已經全部集齊的情況下,隻剩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獎項需要中國人去征服了”。

——美國著名獨立電影網站Indiewire記者手記贏了柏林奧斯卡還會遠嗎?

第64屆柏林電影節落幕,西方各大媒體對此次結果報以極大關注,的確有些讓人揚眉吐氣。

之前,大多數中國影迷對《白日焰火》能否得獎並無太大期待。近年來華語片參賽戛納、威尼斯和柏林三大歐洲頂級電影節的不少,但多數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作為一名電影記者,我經常會用《華語電影顆粒無收》來作為國際電影節落幕的新聞標題。

《白日焰火》有個重大突破,這是中國電影首次以警匪片這種類型片獲得三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之前,張藝謀、王家衛、賈樟柯、王小帥、王全安等人捧回了一座座金燦燦的獎杯,但多數都是小眾文藝片,而《白日焰火》則兼具凶殺、破案、懸疑與愛情等多種商業元素,所以,對於該片在內地的票房,很值得期待。就像刁亦男自信滿滿地告訴我:“《白日焰火》國內票房我相信應該比之前任何一部得獎的影片都會高。”

其實有點遺憾《白日焰火》沒有代表中國內地參加201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歐洲三大電影節中,柏林電影節的歷史最短、現代感最強、獎項設置、評委口味也最接近奧斯卡,歷史上,不少在柏林電影節獲獎的電影也曾獲得了奧斯卡小金人﹔分獲第52屆、53屆、54屆柏林影后的哈利·貝瑞、妮可·基德曼和莎莉茲·塞隆同樣也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影后……

中國人歷來有奧斯卡情結,但每年選派去參賽的電影無一不是“顆粒無收”。這些片子主題都很“深刻”,場面都很“宏大”,可是奧斯卡喜歡的是有創新精神和刻畫人性的電影,其實中國電影人並不缺這樣的意識,缺的是能一眼相中的“伯樂”。正如廖凡所說:“中國電影一直都被西方所關注,這次評委們看完《白日焰火》后直接認定為最佳影片,沒有任何異議,他們認為導演用傳統的拍攝手法卻又表達了自己的新意,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楊帆

另一黑馬成都妹黃璐參演《推拿》也“擒熊”

第64屆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推拿》也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作為主競賽影片《推拿》的主演,成都妹子黃璐以一襲古典工筆畫長裙霸氣踏上閉幕紅毯。

昨日黃璐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主演的電影獲得殊榮,感到十分自豪。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