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院的每位會員實際上隻能投兩票,一票固定給“最佳影片”,另一票則是給跟自己專業相關的獎項


你看得出是哪部提名影片嗎?








演員與原型對比圖

《為奴十二年》

《她》

《地心引力》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美國騙局》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於3月2日在美國洛杉磯的杜比劇院舉行。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這是一個“數星星”的好機會。比如:朱莉和皮特夫婦要來頒獎了。同時,這也是個重溫過去一年高質量好萊塢電影的好機會。比如:9部提名“最佳電影”的片子,你看完了幾部?這還是一個你為自己偶像加油的關鍵時刻。比如:萊昂納多這次能如願拿到他的影帝小金人嗎?
只是,這些並不是奧斯卡的真諦。像任何一個頒獎禮那樣,被美酒和大餐、紅毯和美女、笑話和掌聲包裝得“高大上”的奧斯卡,也有它的“潛規則”。正是這些“潛規則”背后的幾股力量博弈,產生了那些所謂的“大熱”與“爆冷”,並將每一個小金人送到它“該去的地方”。不了解這些“潛規則”,你就看不懂下周一頒獎的奧斯卡。那麼,作個選擇吧——你想看熱鬧,還是看門道?
【看門道】
潛規則
NO.1 “最佳”必須“正確”
有一個詞來形容奧斯卡評委的整體形象是比較合適的,那就是“傳統”。作為全球電影業最重要的那塊蛋糕頂上的小草莓,奧斯卡被認為是全球范圍內最重要的一個電影獎項——不管你認同與否,反正人家自己是這麼認為的。因此,“最佳影片”這個獎項就變得如此之重要,因為評委們——恰好他們正是如今美國電影業的中流砥柱——都覺得這部電影得負責起向全世界傳播美國主流價值觀的重任。
投給“最應該的”,而不是“最喜歡的”,這就是為什麼《為奴十二年》或《美國騙局》更可能成為今年的“最佳影片”,而《華爾街之狼》基本沒戲。前兩部作品從價值觀層面來看,都是“非常正確”的:《為奴十二年》反思美國廢除黑奴制之前的黑暗時代,而《美國騙局》則鍍金了一場FBI對腐敗分子的“釣魚行動”。相比起來,聚焦華爾街股票大亨糜爛生活的《華爾街之狼》就顯得“無底線”太多了,很難想象奧斯卡的6000多名評委會集體把票投給這部給美國“抹黑”的電影。
潛規則
NO.2 “工會”就是“一切”
如果在每次奧斯卡頒獎之前,你都仔細研究過那些前哨戰——尤其是工會獎的歸屬,那麼猜測奧斯卡結果對你來說將是一件特別簡單的事。因為學院的每位會員實際上隻能投兩票,一票固定給“最佳影片”,另一票則是給跟自己專業相關的獎項。鑒於在美國,各種工會的影響力如此之大——看過美劇《紙牌屋》的人一定能深刻理解到這一點——奧斯卡的6000名評委幾乎都屬於某個工會,這便產生了一個結果:那些重要的單項獎實際就成了“工會的決定”,之前那些“工會獎”的結果幾乎可以直接拿來給奧斯卡作參考。
比如影帝和影后,去年演員工會獎給了丹尼爾·戴·劉易斯和詹妮弗·勞倫斯,然后奧斯卡也給了他們。今年演員工會獎的得獎人是馬修·麥康納和凱特·布蘭切特,那麼毫無疑問,這兩人也會是奧斯卡的熱門。再說導演工會獎,今年的得主是《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他很有可能也會獲得奧斯卡的同一獎項。另外,《地心引力》還會是今年奧斯卡多個技術獎的大熱門,因為之前的工會獎已經指明了道路。
潛規則
NO.3 “藝術”大於“娛樂”
除了“傳統”,奧斯卡評委還有另外一個特征,他們更偏愛藝術性較強的電影,因為這類片子通常具備一些深刻的社會問題探討。相較起來,娛樂性大片反而不入他們的法眼。第82屆奧斯卡,小成本的《拆彈部隊》戰勝大熱的《阿凡達》曾令很多人跌破眼鏡,但對於奧斯卡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個結局。
關於何謂“藝術”,何謂“娛樂”,簡單的評判標准就是票房。比如有調查顯示,今年的提名影片中,票房最高的是《地心引力》,7.03億美元﹔其次是《華爾街之狼》,3.38億美元﹔然后是《菲利普船長》,2.17億美元。像《菲洛梅娜》、《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她》和《內布拉斯加》的票房都沒過1億美元。那麼,誰有戲,誰沒戲,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以10項提名領跑的《地心引力》,最可能的一個結局就是“大熱倒灶”:技術獎拿走,重要獎沒份。那些觀眾甚至沒看過的片子,希望卻大得多。
潛規則
NO.4 “差評”微妙“攪局”
對於奧斯卡本身來說,影評人並不包含在評委范疇內。但是,這是不是証明影評人對於奧斯卡來說就是“無用的人”?恰恰相反。就像一次總統競選很可能被一個桃色丑聞攪黃一樣,“五星好評”對於每一部奧斯卡提名影片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個“差評”都可能影響評委對它的信心。
讓我們來看看今年不幸被打“差評”的提名影片吧。首當其沖的就是《華爾街之狼》,有奧斯卡評委說它“無恥不要臉”,這句評語的巨大傷害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另外遭到攻擊的還有被爆性侵自己養女的伍迪·艾倫,他的《藍色茉莉》本來很有機會讓凱特·布蘭切特拿下影后,但如今導演的人品或許會影響到影后的運氣。還有被質疑“虛構歷史”的《為奴十二年》、被指“違背科學”的《地心引力》……據說“打擊別人,保存自己”是每部奧斯卡提名影片都會玩的花招,幸運的是今年幾乎所有種子選手都“中招”了,因此平衡起來,單獨某部作品遭受重創的可能性會小一些。當然,《華爾街之狼》除外,因為“輿論導向不正確”在美國也是非常嚴重的指控。
潛規則
NO.5 “拉票”不能“犯規”
關於奧斯卡,有個老套的話題叫“拉票”。很多人將之視為奧斯卡的“黑幕”,但其實批判拉票本身並沒有意義,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同樣,有評選的地方就會有拉票。我們要探討的是:究竟怎樣拉票,才不算“犯規”?
有一部電影叫《孤單但並不孤單》,它的同名主題曲本來很可能會入圍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原創歌曲”,但在最后一輪投票前,這首歌卻被取消了提名資格,原因正是因為違反了奧斯卡“個人不得直接向評委拉票”的規定。它的曲作者——他是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前理事兼目前音樂類執行委員會委員——在提名最終決定前曾向自己所在委員會的一些成員發拉票郵件。學院主席謝麗爾·布恩·艾薩克斯表示,這種行為有失公平。這是比較嚴厲的懲罰,或許將影響今年乃至今后奧斯卡的幕后操作。因為就在前幾年,《拆彈部隊》還逃過了一劫。當時該片的制片人尼古拉斯·夏蒂爾通過電郵貶低對手《阿凡達》,鼓動學院成員為《拆彈部隊》投票,最后他被迫道歉,還被禁止出席頒獎典禮。不過,《拆彈部隊》還是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6個獎項。
【童趣奧斯卡】
樂高版電影海報
樂高玩具也來湊奧斯卡頒獎禮的熱鬧。近日,樂高設計師以《地心引力》、《菲洛梅娜》、《美國騙局》、《華爾街之狼》等9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的海報為原型,將海報上的主演形象用樂高玩偶替代,並搭配上樂高質感的積木風格。例如像《華爾街之狼》這樣的活色生香的海報,被樂高玩偶一惡搞,頓時有了Q版的感覺。
兒童模仿提名者
在奧斯卡頒獎禮前夕,一群孩子們模仿提名影片和提名演員的搞笑視頻在網絡上流傳,這段由孩子們重塑電影角色的視頻也打破了頒獎禮前緊張的氛圍。比如有兒童模仿克裡斯蒂安·貝爾在《美國騙局》中戴假發和墨鏡的樣子﹔還有兒童穿上宇航服,擺出怪異的表情效仿《地心引力》中的桑德拉·布洛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的馬修·麥康納和《菲利普斯船長》裡的湯姆·漢克斯也未能逃過孩子們的惡搞。
鏈接
“中國血統”公司拿奧斯卡科技獎
洛杉磯當地時間2月15日晚,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在比弗利酒店舉行頒獎儀式。來自於FCI(航拍公司)的獲獎團隊,因被注入了“中國血統”而引起關注。2012年,中國電影人方勵投入2000萬人民幣參股FCI,成為大股東,后來他還說服FCI創始人把公司遷至香港。方勵表示:“也可以說,現在的FCI是中國公司,也是首個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獎的中國公司。”奧斯卡科學技術獎是頒發給為電影技術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代表著好萊塢電影制作的最高技術水准,通常是於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幾周前揭曉。FCI曾為《哈利·波特》系列、《007天幕殺機》、《變形金剛4》等大片提供航拍技術。今年FCI以此項技術獲奧斯卡科學技術獎中的科學與工程獎。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間










恭喜你,發表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