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歐美遭冷遇:
感情戲太純潔了
當亞洲觀眾瘋狂追捧《來自星星的你》的時候,在歐美地區卻對這部來自韓國的電視劇反應冷淡。北美媒體普遍認為,巨大的文化差異造成了東方“星星”西方遇冷的窘境。
加拿大《埃德蒙頓環球報》指出,這種外星人與地球人的戀愛故事,對於已有60多年電視劇發展歷史的歐美觀眾來說一點都不新鮮。此外,相對於“星星”這樣的純愛戲,歐美觀眾更愛帶有黑暗面的故事,“太純潔的愛情故事在歐美吃不開。”
美國《國際經濟時報》也表示,雖然亞洲人戀愛的方式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但是普遍來講仍較內斂,這對歐美人來說有些難以接受,“直到十集后男女主角才真正確立戀愛關系,這對於歐美觀眾來說太緩慢了。”
不過,《來自星星的你》在亞洲引發巨大熱潮還是讓歐美媒體為之“側目”。
西班牙報紙《El Confidencial》指出,撇開文化差異,韓國電視劇的制作水准確實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從場景、劇情、服裝、道具等各個環節的華麗效果來看,《來自星星的你》確實有著很強吸引亞洲觀眾的元素。”
美國著名娛樂網站The Wrap還專門提到了男主角金秀賢在電視劇播出之后在中國引發的強大社會效應。“很難想象,就連中國的女明星們都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向金秀賢扮演的這個角色示愛,似乎所有的人都愛上了他。他已成為中國觀眾、尤其是女觀眾的心頭摯愛。”
不過,歐美媒體並不認為《來自星星的你》能引發長期的社會效應。很多媒體將主要原因歸結為了韓劇的拍攝機制,並坦言韓星過於快速的更新換代,讓原本就不算堅固的明星人氣無法有力地支撐下去。
南非《郵政衛報》寫道:“在金秀賢出現后,此前熱門韓劇的男主角李敏鎬在人氣和關注度上都出現了滑坡。這種更新換代的速度,對藝人、對韓劇的人氣都是大挑戰。”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也認為,韓劇隻做一季的拍攝模式讓《來自星星的你》很難長期保存人氣。“與很多歐美長壽劇細水長流不同,大多數韓劇都是在短時間聚集起極高的人氣,而隨后退燒的速度也很快。” 法晚
“看韓劇的觀眾低學歷”這一結論並不成立
據悉,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多明各斯山分校的朴正善教授在其《站在中心的韓國:東北亞區域主義的動力學》中稱,中國內地的韓劇粉絲在年齡段上最廣,核心粉絲是20歲到30歲的女性,不過從十幾歲的少年,到七八十歲的老婦人,都可能是韓劇的粉絲。
來自首爾大學媒體信息系的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則發表了題為《中國電視觀眾的電視劇消費品位指導》的論文,認為青睞韓劇的中國觀眾,趨向於低收入和低學歷,他們之所以愛看韓劇,是因為部分韓劇邏輯性較差,觀看時無需動腦子。而高學歷、高收入者主要觀看美國和日本的電視劇。
但與韓國電視同步直播《星星》的視頻網站愛奇藝提供的數據卻完全不同。愛奇藝前日發布了一組針對《星星》的調查數據。
數據顯示,“星粉”中男女比例分別為20.52%和79.48%。從年齡來看,35歲以下的觀眾佔到93.23%。而就教育程度而言,追看該劇的觀眾以大學本科居多,佔了34.86%,而擁有碩士學位的觀眾佔了14.53%,擁有博士及以上學歷的觀眾則有8.89%。即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觀眾佔了58.28%。因此,愛奇藝的調查數據顯示,“看韓劇的觀眾低學歷”這一結論並不成立。
有趣的是,愛奇藝還就韓劇迷的星座做出了分析。射手座、天蠍座、處女座、天秤座、獅子座以及巨蟹座是追看《星星》的前六名星座。 周昭
特別能打動缺乏情感安全感的中國女性
據韓國收視率調查機構尼爾遜調查,2月27日播出的《星星》最后一集的收視率為28.1%,創下了該劇開播以來的最高收視率。不過,即便收視率如此之高,但其在韓國影響力遠遠不如中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導尹鴻分析稱,這部純情劇特別能打動處於社會轉型期、情感上有著不安全感的中國女性,“今天我還就《來自星星的你》問過一個韓國留學生,可他告訴我,在韓國這部劇其實沒中國這麼火。”
樂視網舉辦的一場小型研討會上,業內人士透露,《星星》紅遍亞洲,但它在韓國的收益卻遠遠不如中國,“高收視率能帶給劇組一定的收入,但這遠遠比不上這部劇給中國視頻網站帶來的收入。”對此樂視網高級副總裁高飛表示,從流量水平來說,《來自星星的你》的確創下了歷史上最高的流量,快接近四億。
《星星》將土豪范兒發揮到了極致,全智賢每兩分鐘換一套行頭,全是“貴到沒朋友”的歐美大牌。高飛透露,這部劇對中國影視制作也有啟發,“中國的影視劇成本遠超韓劇,大量的成本都用在了演員上。韓國的演員有這樣的覺悟,比如在《星星》裡,全智賢那些奢華的造型,大部分都是她自掏腰包買的,他們認為,我必須要確保我的形象經得起推敲,為此我寧願自己掏錢。”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