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好多年前,我第一次去西安,是開會,同行有個西影廠的編劇,我套近乎說:“呀,那你與張藝謀是同事。”他露出行家裡手的笑容,說:“張藝謀是廣西電影制片廠的。”早年,西影是大廠,牛哄哄的,等閑人物要進去難著呢,雖然他當時的妻兒都在西安,也隻能兩地分居。到后來張藝謀大紅大紫了,得,又開始與前妻鬧離婚,為了與鞏俐雙宿雙飛,更沒必要回西影了。我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問他:“那為什麼我們都覺得張藝謀與西影有關呢?”他說:“因為吳天明呀。”那其實是我第一次聽到吳天明的名字。
1986年,吳天明拍攝電影《老井》,廣發英雄帖尋找男主角孫旺泉。那正是奶油小生大行其道的年代,找來找去,找不到一個有“太行山的感覺”。當時張藝謀只是個攝影師,已經為《黃土地》《一個與八個》掌鏡,他的藝術眼光為世人初識,他的沉默、他黝黑如兵馬俑的線條,也看在了吳天明眼裡。吳天明說:“咱們就照張藝謀這個樣子選吧。”
最后實在是找煩了,一咬牙一跺腳:“那干脆就本主兒上吧。”起用一個從無銀幕經驗的攝影師當男主角?一片反對聲。張藝謀自己也不敢冒險:“主角選錯,片子必砸——你願意我給你砸鍋嗎?”但吳天明想,張藝謀上山下鄉過,有務農經驗,“和一般人比,他有一股鑽勁”。
《老井》說的是黃土高原的老井村,祖祖輩輩打不出一眼井,干旱貧瘠的村落,連人心都焦渴,於是打井成為一切。男主角旺泉與巧英相愛,但為了給弟弟換娶親的錢,不得不給寡婦倒插門。他們抗爭過,但磐石上豈能開出花朵?窮困至極,說什麼自由意志?旺泉終於明白,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就是要讓村民喝上井水。有人犧牲,有人捐出棺木,他們在地獄的門口傾青春歡愛一次……井,終於出水了。1987年,《老井》面世,獲得國內國外多項大獎,吳天明用獎金為拍攝地所在的村落挖了一口井,為了感謝他,村落自然改名叫“老井村”。而張藝謀,就這樣漸漸為觀眾熟知。
除了張藝謀之外,顧長衛、周曉文、黃健新……等一系列影視大牛,都是蒙吳天明青眼有加,給了他們機會與窗口。在吳天明擔任廠長那些年,西影拍了《野山》《大閱兵》《黑炮事件》《紅高粱》《湘女蕭蕭》《孩子王》……它們拉出來,就是新時期電影不可缺少的方陣,也客觀証實了他的眼力、他對年輕人的栽培和他的藝術野心。
而又有誰能忘記他親自執導的那幾部電影?《人生》裡我記得非常清楚的,是高加林與劉巧珍親過嘴后,讓她去刷牙——完全是童年陰影,之后一旦面臨接吻壓力,我就有馬上去刷牙的沖動。《沒有航標的河流》我印象很深,瀟水上的三個放排人,在青山綠水間,既孤寂又浪漫,世界就是一條漫長得看不到盡頭的河流。我那時年紀還小,不知道什麼是放排,隻覺得它是一座會行駛的亭台,四面來水,無拘無束,我幻想有如此的一生,兩岸猿聲,已過萬重山,無休無止地漂泊下去……呃,我當時並不知道,所有的江河都有終點,每一趟旅行都有結束。
在75歲這一年,吳天明導演,到達了他的人生終點。年輕人也許沒有聽說過他,我努力地回想了又回想,似乎在電視上也不曾見過《老井》的重新放映,更不用說《變臉》或者《人生》。而整個農村題材,也已經從銀幕上幾近消失——會在年終盤點或者廣電部的備案名單上看到它們,但你在院線見不到。談戀愛的情侶、帶小孩去過一個愉快周末的家長,不會選擇這樣的電影。
我們這樣一個歷經苦難的民族,近年來沉重深刻的文藝作品鳳毛麟角,銀幕上常常飛車格斗、紙醉金迷,熒屏上是家長裡短、偶像賣萌,那一口《老井》你還記得嗎?但吳天明不會介意吧。李宗盛在《給電影人的情書》裡這麼說:“你苦苦地追求永恆,生活卻顛簸無常遺憾﹔你傻傻地追求完美,卻一直給誤會給傷害給放棄給責備。”而“人間不過是你寄身之處,銀河裡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所以吳天明來一趟,留下了幾部藝術品,也值得了。 (葉傾城)
□微語
@鸚鵡史航:謝晉、吳天明這樣的電影人,這樣的導演,可稱為國民導演。他沒有比他的同胞,他的同時代人高明多少,只是顆粒歸倉地刻畫了這個時代沉默的大多數的情感,盡可能地誠實,絕對地認真。因不是先知,所以屬於他的時代一旦過去,他不太被眷顧,像個擰下來的燈泡,但他的電影曾是很重要的時代光源,誰都受益過。
@解璽璋:驚聞吳天明導演去世,傷心不已。今年老天收導演嗎?
@他去精神病院了:前一段又找出《老井》重看,驚嘆於吳天明導演的沉著、拙朴、力道深凜,鏡頭、表演均與太行山的岩石一般沉猛堅礪,蘊翠不艷。有此一作,已臻不朽。吳導離去,是不想和這個世界再說什麼了,換陣天堂再戰。
@周黎明:一個偉大的伯樂。
@鄭毅有話說:藝術家、有情懷的知識分子、古道熱腸的俠客、無私的愛國者、黃土地的兒子、八零年代文化空氣的代表、一位氣勢磅礡的人……他創造了一個時代,他帶走了一個時代!懷念吳天明!
@姚晨:吳天明導演走了,他是一個好人,一位好導演。沉痛哀悼!
@吳若甫2012:願我的摯友老頑童吳天明去往天堂的路上走好。一個胸懷大愛、錚錚鐵骨、憤世嫉俗的時代大家,走得如此匆忙,讓人惋惜、心碎。永遠懷念你,磊落光明一生的漢子,天明。
@顧長衛:願我們頭兒,願我們吳導演天國安好,辛勞不再。
@電影從業者:得知吳天明導演突然去世,無限悲傷。他是我的伯樂,也是良師益友,不僅自己作品獲得過很高的成就,在主持西影廠工作時也培養了一大批電影界頂尖人才。他對中國電影做出過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