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劇照
最近,針對電視劇版《推拿》出書提起訴訟,原著作者畢飛宇贏了侵權官司,卻因為維權“成本太高”開心不起來,而由陳枰擔任編劇的電視劇《推拿》登陸南京熒屏二輪播出,再次引發話題。3月24日起,專為盲人定制的《推拿》“無障礙版”,將在南京影視頻道《5+劇場》每晚五集連播。昨日在全國首映會上,南京電視台將無障礙版權音像作品捐贈給金陵圖書館視障人士閱覽室。
“無障礙版”?加入大量畫外音
由南京廣電集團參與投資制作的電視劇《推拿》自從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后,引起各界強烈反響,一時間好評如潮,更被譽為“零差評”劇集。《推拿》首次聚焦盲人推拿師這一特殊群體,展現他們的喜怒哀樂。劇中濮存昕、張國強、李菁菁、劉威葳、高亞麟等人所扮演的角色在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后,最終收獲了各自的愛情與幸福,在重新營業的“沙復明推拿院”實現團圓。
為幫助盲人朋友全面了解該劇,南京廣電集團特別制作出《推拿》無障礙版,使用大量畫外音對劇情進行解說。這種無障礙版的制作方式在國產劇中尚屬首次。比如劇中有很多空鏡頭,還有人物表情等,可能會給盲人觀眾理解劇情帶來不便,於是通過加入旁白,詳細解說,介紹場景、環境、情節銜接等盲人看不到的東西,為盲人服務。旁白由南京新聞主播出身的郝清擔任配音,她介紹說,去年接到配音任務,用了一個月時間加班完成。“當時就覺得能利用特長為盲人做一點事情,我的工作很有意義。”像劇中有很多表現沙復明、馬躍等盲人天馬行空心理活動的段落,加入旁白描繪動作和情緒,就能有利於盲人理解。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收看並無怪異感,“無障礙版”《推拿》看起來更像曾經風靡一時的廣播劇。
據悉,電視劇《推拿》原版為31集,這次無障礙版精編為37集。
盲人推拿師:“看見”細節
現場幾位應邀來參加活動的盲人推拿師組成了“看片團”,跟記者交流了觀劇的感受。盲人按摩師小徐師傅告訴記者,他“看”過《推拿》,這是一部跟盲人生活吻合度可以達到80%的電視劇。“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看過《導盲犬小Q》,國內專門寫盲人生活的片子好像很少。”徐師傅說,劇中他最喜歡的角色是沙復明,他既勤奮又幽默,更重要的是其原型就是自己曾經的同事。有了“無障礙版”,現場視障朋友表示很開心,“上次看主要是聽電視,對故事脈絡和人物關系比較熟悉,但細節並不清楚,現在有畫外音解說,把動作和表情描述得更清晰,我可以知道更多細節。”
盲人推拿師王成生是張國強扮演的“王泉”的原型,作家畢飛宇因犯肩周炎常找王師傅推拿,一來二去,他最終接受建議,把聊天的細節都寫到了小說裡,從推拿店的生活,深圳打工的經歷,行業現狀都有呈現。“一開始畢老師說不熟悉盲人生活不想寫,后來慢慢有了素材,來了感覺。像張國強的弟弟結婚都沒有通知他參加,嫌棄盲人丟人現眼,這些都是真實的事情。”他告訴記者,“《推拿》令盲人群體受到更多的關注,聽同行說,盲人推拿生意也更紅火了。”
現場“大媽審片團”有位阿姨表示,自己曾在電影版《推拿》中出演角色,帶著女兒跟盲人在玄武湖茶社相親,屁股沒坐熱就想走,覺得對象是盲人不可思議。現在深入接觸到《推拿》,也開始“反省”:這個群體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關愛。
■相關
南京將建“盲人影視庫” 新片配旁白,同步影院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石珺 記者 徐兢)南京市殘聯今年將設立“市級盲人影院”,並創建“盲人影視庫”,每季度放映最新無障礙電影。這是記者從昨天舉行的“電視劇《推拿》無障礙版全國首映式”上了解到的。
據了解,南京現有持証視力障礙殘疾人15743位。南京市很多社區已設立了“盲人影院”,每月請盲人“看”電影。遺憾的是,盲人電影制作需要編寫解說詞、找人配音,制作周期較長,所以殘疾人“看”的大多是舊片。南京市殘聯負責人說,今年計劃與社會五星級影院合作設立“市級盲人影院”,建立海量“盲人影視庫”,為盲人放映與影院同步的無障礙版新片。片源方面,南京市殘聯將邀請南京特殊教育學院參與制作,共享各大圖書館的盲人影視資料,以及“無障礙電影發起人”蔣鴻源捐贈的最新作品,73歲的他制作了九十多部盲人電影,他也是一位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