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電影院靠賣爆米花等零食賺到盤滿缽滿
“電影院的爆米花貴嗎?你會買嗎?”昨日,羊城晚報記者隨機調查了市內多個影院,發現大部分觀影市民都表示“可以接受”,隻有小部分受訪者表示“有點貴,會猶豫要不要買”。
但是,不管你是不是爆米花的愛好者,以下這組數據都會讓你感到震驚:旗下擁有中國規模最大電影院線的萬達集團近日發布消息稱,2013年度萬達院線爆米花品項相關收入高達3.9億元,佔賣品總收入的72%。
爆米花“撐起一片天”
羊城晚報記者留意到,近日被廣為傳播的名為《爆米花原材料供貨商巨頭來訪 萬達院線去年爆米花收入近4億》一文中指出:“萬達院線的賣品已成為影院的主要收入及利潤指標。”記者隨后走訪廣州市多家電影院發現,許多影院的小賣部都設在非常顯眼的地方,根據爆米花筒的大小,售價從5元到35元不等。
隨著近年來票房呈現爆發式增長,爆米花和飲料的銷量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據業內人士透露,如果想要了解影院的收入結構,最好詢問影院經理,“因為對於小賣部的收入,各個影院都不同,而且都是盈虧自負,賺了的也都是自己的,所以大部分影院在推銷爆米花時絕對是不遺余力的。”
羊城晚報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為了能多賣點小零食,許多電影院都想盡了各種辦法。如萬達影院的爆米花擁有“流動推車”,十分便利﹔而位於花城匯的UA,為了增加自身零食收入,會禁止觀影者攜帶其他零食入內。
此外,有媒體報道曾經發現有的影院將爆米花、飲料與電影票以套餐的形式銷售,以此達到偷票房的目的。比如在“2張電影票+一大桶爆米花+兩杯可樂”售價100元的套餐中,在上報利潤時,會把這兩張電影票的售價以片方的最低限價上報,剩余的收入就成了實實在在的利潤。
衍生品發展空間巨大
“小零食要是賣得好,最高可以佔到影片票房的20%左右!”樂視影業華南區負責人麥華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而擁有全國142家影院的萬達院線去年總收入為41億元,如此算來“爆米花”的佔比約為9.5%。
廣州星匯影城總經理曾斌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這個比例是比較正常的,一般來說,比例在10%-15%之間是業內認為比較健康的狀態。”他透露,星匯影城目前該比例在13%左右。
“我們隻把爆米花和飲料這類小零食叫作‘賣品’,還不能叫做衍生品”,曾斌說:“影院的收入來源除了票房,主要是來自於賣品、場地租賃和廣告贊助等。”而在其中,賣品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曾斌介紹,國內目前的電影衍生品大多數指的是由電影內容衍生出來的一些玩偶和物品,“這一類還不是很規范,所以難計算收益。”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影院的衍生品品類比較單一,一般影院隻有爆米花加飲料。在發達的北美地區,影院電影衍生品的收入所佔比重大於票房收入,“小零食只是衍生品類當中的很小一部分”。在北美,電影院中的特許經營店商品價格高昂。電影院能夠獲得特許經營店85%的利潤,到了年終,這項營收可以貢獻電影院總利潤的46%。
由此來看,若以萬達一條院線能夠年銷售4億元爆米花來推算,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相關產業的發展空間容量十分驚人。且從大背景來看,中國電影票房創造了十年上漲二十倍的驕人成績,2012年到2013年,票房增幅也依舊高達近30%。乘著行業高速發展的東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影院衍生品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