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幸福藍海出品的柏林雙熊電影《白日焰火》自3月21日公映,首周三天時間逼近4000萬票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對這部得獎影片普通觀眾的捧場,網絡上熱絡的討論,以及頗具爭議的評價,都令片方感到興奮。昨日《白日焰火》制片人萬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這樣的情況感到很欣喜。“現在我們的觀眾接受度很高,影片中有一些寫意段落,在商業片中是很少有的,我們曾忐忑大眾能不能接受,但事實上,觀眾並非隻喜歡直接的觀影快感,他們能接受這樣多義的表達,還貢獻了非常高品質的解讀。”
《白日焰火》留下很多解讀的空間,片名就是其一。“為什麼中文片名和英文不符,英文翻譯是黑煤薄冰。”對此,萬娟解釋:“中文名和英文名是允許不一樣的。《白日焰火》的英文片名原來叫做‘獵鴉’,因為電影最后有一段廖凡和同事去打烏鴉的情節,后來這段戲刪了,片名也做了修改。”
很多看過柏林版的媒體指出,《白日焰火》刪減多達18處,摩天輪激情戲和片尾都刪了,因此顯得不太連貫。萬娟透露,其實目前的公映版和柏林版時長差不多。“激情戲?其實就是有一些推搡的動作。可能是宣傳方面夸大的原因。”萬娟透露,導演刁亦男談過這個段落,“他有考慮過,男女兩個人的關系怎麼樣是進了一步?是直接展示他們的激情戲,還是讓他們在一起吃個早飯顯得更有效?答案是后者。”萬娟覺得,導演的處理是為節奏和結構考慮,以及把握國內上映的分寸。
《白日焰火》的票房不錯,這讓萬娟感到興奮,“沒想到觀眾真的挺懂的,很欣喜。”不過,她也有點發愁,“有些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地方沒有排片,像重慶、廣州和天津這些城市,場次不多,尤其是黃金檔場次,觀眾很難買到票。”(注:這與《英雄之戰》發行方在上映前三天買斷重點影院場次有關。)記者 馬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