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舌尖2"能否再掀紀錄片熱 好故事為觀眾打開味蕾

2014年04月16日08:14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好故事為觀眾打開味蕾

  《舌尖2》海報

  《家常》分集拍攝過程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熒屏中,伴隨著爺爺的琵琶曲,兩個孫子在驕陽下苦練刀功。當琵琶曲戛然而止,畫面進入抽象的意境。中國烹飪千變萬化的刀功,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剪輯中一一呈現,這是15日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首映式中講述刀功的片段。在中國紀錄片經歷《舌尖》熱和瓶頸期后,4月18日起,備受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將在央視播出——

  家常菜,在每日的煎炒烹炸中,蘊藏著中國人最平實質朴的生活期許與處世之道。每一張家庭餐桌都是了解中國人家庭觀念的最好樣本。15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在京舉行首映式。在《舌尖2》分集《家常》中,攝制組走進一戶戶平凡人家,與他們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人間百味。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紀錄片邁入“公眾時代”,激活了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舌尖2》將於4月18日至6月6日以周播的方式於每周五21︰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每周五22︰00在紀錄頻道(CCTV-9)播出。在《舌尖》熱的背后,紀錄片的春天是否真的到了?

  后《舌尖》時代紀錄片遇冷

  由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近日發布的《中國紀錄片公眾形象調查》,再一次給那些高喊著“紀錄片的春天來了”的人們潑了一身冷水。根據課題組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一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並不知道這是紀錄片,還以為是電視劇或者電影﹔28%的觀眾近半年內沒看過紀錄片﹔隻有6.9%的受訪者半年裡看過10次以上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曾成為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但張同道表示,盡管《舌尖上的中國》火爆一時,但紀錄片的整體創作乏力,當下一些紀錄片還普遍缺乏應有的思想銳度和人文關懷。后《舌尖》時代,中國紀錄片遇冷,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紀錄片領域沒有出現極具社會影響力的大片,沒有出現引發社會熱點事件的影片。

  《舌尖2》:好故事是影片的靈魂

  一幀幀唯美清新的畫面,一道道美味佳肴,一個個動人心扉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延續第一季國際敘事表達的同時,也在用心為觀眾講述著一個個故事。在《舌尖2》的發布會上,攝制組成員介紹,尋找故事的主人成為拍攝中最繁重的工作,而導演組“找人”也沒有任何訣竅可言,就是直接到民間去找。

  其中在講蜂蜜的一集裡,主人公是四川樂山的一對養蜂夫妻,導演為記錄他們養蜂的故事,從樂山到秦嶺,再到甘肅山丹牧場,前后跨越6個月,與他們一起風餐露宿,甚至坐在卡車車斗裡行程2000多公裡。“這種游牧式的養蜂方式我小時候見過,現在有機會把這個事情拍出來,通過食物展現出來,其實也是一種思考個體命運的方式。”總導演陳曉卿介紹。“拍攝在所有環節裡是最簡單的。如果你能找到合適的人物,尋找到合適的故事,想到展現的方法,接下來拍攝就比較順理成章。尋找影片的主人公,我們花了20多天時間,走了很多很多的地方,而拍攝隻花了四天。”分集導演鄧潔介紹,好的故事是一部片子的靈魂。

  為了尋找好的故事,並用接近完美的鏡頭呈現給觀眾,分集導演李勇所在的團隊做出了驚險的選擇。攝制組在拍攝一個人上樹找蜂蜜的過程中,攝制組成員用一根繩子,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上了另一棵60多米的樹。李勇說:“我們在很偏僻的鄉村裡,沒有辦法實現機械化的操作,隻能靠爬樹來實現對鏡頭的需求。我很感謝當地的藏民,他們對我們幫助非常大。當地居民先爬上樹,他們可以徒手爬,不用任何東西,而我卻不會爬樹,他們爬上去給我安裝一個滑輪,幾個人把我拽上去,試了很多遍才成功。”

  李勇描述了當時爬上樹在高空的感覺:“站在幾十米的高空,就有一種命懸一線的感覺。”講述一個好故事,是紀錄片的靈魂﹔拍攝一個好的故事,是導演們共同的訴求。

  《舌尖2》:能否再掀紀錄片熱

  美食描繪了當代中國人在時代變遷下的悲歡離合,這一理念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裡被淋漓盡致展現出來。《舌尖2》涉及300余種美食,拍攝了150多個人物。鄧潔介紹,影片中1分鐘的鏡頭是從150分鐘的拍攝素材中挑選出來的。

  據陳曉卿介紹,《舌尖2》風格多樣,在講述刀功的片段,則借鑒了武俠片的風格。熒屏中,伴隨著爺爺的琵琶曲,兩個孫子在驕陽下苦練刀功。當琵琶曲戛然而止,畫面進入抽象的意境。中國烹飪千變萬化的刀功,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剪輯中一一呈現。

  中央電視台台長胡佔凡表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不僅是內容上的延續,也是傳播的創新,它標志著中央電視台紀錄片在品牌構建、國際傳播、文化表達、全媒體營銷等多個領域當中,實現了一系列開拓探索,對中國紀錄片乃至整個中國電視界都將產生深遠的示范和啟迪作用。

  “與第一季相比,《舌尖2》創作內容所調研的深度和輻射的廣度,實現了更大的拓展,因此我們攝制組也得以在中國的廣袤土地上,尋找到更多的首寫和陌生的300余種食材。傳遞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家族觀念,生活態度和故鄉的鄉愁,讓觀眾從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和精神的慰藉,這些都是我們不曾改變的創作訴求。但在不變的同時,我認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無疑將為中國紀錄片帶來更多、更大和更長遠的改變。”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對《舌尖2》信心十足。(本報記者 牛夢笛 李蕾)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