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販不東躲西藏,而是端著槍向警方炫耀武裝?這種驚奇的畫面確實震撼國人眼球。前天,央視《東方時空》播出的《走進“上帝之城”》,一名文弱記者就進入了巴西裡約貧民窟的最大毒窩。
這裡有上萬把狙擊槍,最強悍的武裝力量也不敢隨意進入。就在晃來晃去的槍支面前,他拍攝了制毒過程。
這名遠在巴西出鏡的央視駐外記者叫劉驍騫,26歲,是泉州晉江人,畢業自晉江一中。他的一名小學同學看完新聞后驚嘆:這還是當年會哭著鼻子跑回家的那個人嗎?
【巴西闖毒窩】
去年與毒販面對面今年拍攝毒窩
在巴西,記者會因為拍攝毒販而被殺死,甚至發生過名記被毒販綁架后燒死的新聞。
劉驍騫為何能獨闖毒窩?其實,近三年6·26國際禁毒日,他都要探訪巴西毒販。2012年,他曾到拉美“銀三角”(注:毒品產量集中的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邊界地區,總面積20萬平方公裡)拍攝跨國毒品走私。2013年,他與巴西聖保羅貧民窟的一名知名毒販“老鼠”面對面。畫面中,劉驍騫用流利的葡萄牙語對話,略顯緊張。
一年過去,劉驍騫竟能直接採訪毒窩。他通過特殊渠道傳遞採訪意圖,裡約毒販集團首領考慮了幾個月,終於同意他的採訪要求,允許他深入制毒工廠和毒品交易現場。
關卡設有十道機槍親歷毒品交易
新聞視頻共五分多鐘。劉驍騫是夜晚乘車進入制毒工廠的。
在攝像機前,他用手比劃著介紹制毒工廠,就像介紹菜市場一樣自然。而他剛剛經過了10個重機槍防守的關卡。
在制毒工廠內,工人們分3組分包、貼口。劉驍騫詢問毒販制作過程,而攝像機前則赫然是毒販的機槍。制毒首領說,正值狂歡節,加之世界杯臨近,對毒品需求大大提高,不得不加班工作。
第二天上午,劉驍騫與毒販來到一個毒品交易點。畫面中,多名毒販持重型機槍防守,現場人人手裡都有槍。
不怕警察嗎?持槍毒販說:“警察要來,就等著吃槍子吧。我們有狙擊槍。”而裡約貧民窟內有上萬把狙擊槍。
在採訪一名挂著兩把機槍的“戰士”時,毒販對他似乎很信任,說自己小時候想讀書當消防員,可以救人。劉驍騫也問他怕不怕死,因為貧民窟毒販要麼進監獄,要麼死於槍下。他淡定地回答:“我們都活在當下,晚上睡覺時從來不想明天。”最后一個鏡頭中,毒販對劉驍騫說,如果有機會,可以10年后再來。
【在晉江成長】
同學:讀書時就不在意分數
“以前讀書時候挺好學,那時在外語方面就很有天賦,文學功底也很扎實。”晉江人小薛是劉驍騫從小學到高中的同學。她說,高中學英語,別人都注重考試和分數,劉驍騫卻更注重口語和聽力,“以前走路都在聽英語”。
不過,小薛也對劉驍騫如今的如此膽大沉穩吃驚,因為她記得劉驍騫一直都比較內向,比較細致,蠻秀氣的。
“小時候很內向,到高中才逐漸開朗起來。”小薛說,劉驍騫高中參加過多次辯論賽,鍛煉自己的口才和應變能力,得過最佳辯手。但是偏科厲害,理科不好。小薛說,劉驍騫2006年考到中國傳媒大學讀葡萄牙語,大三開始交流去葡萄牙和巴西,跟以前的同學聯系就變少了,“我們同學之間說起他,都蠻崇拜他的。我去年看過他面對面採訪毒販的,就很意外他這樣有勇氣。高中時他曾說想當同聲傳譯,后來不知道為什麼當上了記者”。
“以前他有點娘,但昨天看了他的出鏡報道,簡直太man了。”劉驍騫的小學同學小丁記得的則是,劉驍騫膽小,“我那時在班上打破他的一個保溫杯,他居然哭著跑回家了”。
老師:寫作文關注社會事件
“劉驍騫這個學生,我印象很深”,劉驍騫的高中班主任施老師說,劉驍騫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很執著地嘗試,“上課回答問題時,不管有沒准備好,答不答得對,都直接站起來答”。
她說,以前每期瘋狂英語出來,他都買磁帶背下每期文章。有一次去參加泉州21世紀英語演講比賽,拿了一等獎。后來參加中國傳媒大學的自主招生,順利錄取,當時考了福建省前幾名。
施老師說,劉驍騫的媽媽也是學校的化學老師,爸爸從廣電系統退休,家人對鍛煉這個獨生子很支持。昨日,記者打通他父親的手機,他說他們夫妻都在國外,婉拒了採訪。
語文老師鐘老師對劉驍騫成為記者一點都不意外。“他高中時閱讀量就很大,社科類、時政類的東西都有涉及。現在的孩子讀書都比較功利,他不一樣。”鐘老師說,劉驍騫的作文明顯會關注社會問題,“會寫搶板藍根、搶鹽等社會事件,批判國民劣根性”。
鐘老師還說,劉驍騫骨子裡有股傲氣,但也很虛心,作文常被當作范文,但老師寫的評語他都一直留著。
微博晒成長
昨天在央視上了一個早班加晚班,下午迷迷糊糊接到電話,說台裡決定派我去拉美中心站,我還以為是做夢。2010年9月5日
駐外記者培訓,終於學完了索尼大DV,明天接受紅十字會的救助培訓,大后天要進大山疾走五公裡。2010年10月29日
駐外記者培訓,狂走23公裡崎嶇的京西古道,我覺得自己快要癱瘓了……2010年10月31日
今早突然想,我是我們班唯一葡萄牙語拿到高級証書的人,全國也就三四個,最終並沒有走上專業。2011年1月23日
要深深檢討,1月到3月看了十幾本超400頁的外國小說,這月看書太少了。可能我擔憂書買多了帶不動去巴西。2011年5月2日
回復@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導演,當時拍攝泉州鄉宴廚師):我們閩南人把這叫“辦桌”,最愛的辦桌菜是紅燒烏雞。2013年10月22日
22日凌晨,聖保羅州超30輛公交車被點燃。21日當地一名毒販被殺,警方認為是販毒集團報復。2014年4月22日
網友齊點贊
@記錄者劉堅(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這是我看過的CCTV駐外記者做得最有深度、採訪難度最大的調查報道。
SonnyNg:你的淡定和採訪時拿捏得當的平靜和謹慎是非常厲害的職業資本。
郭倩倩君:採訪連維和警察都不敢貿然進入,毒販比戰地更為危險,從未見過的很震撼的節目。
吱吱蘸海鮮醬油吃煎蛋:問你這槍是干嗎的就像在問這菜要怎麼做著吃。面對恐懼毒販槍口淡定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