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李慧
制圖:李慧
杭州中國國際動漫節上,兒童露出歡樂的笑臉。 資料圖片
杭州中國國際動漫節成為熱愛動漫的人們共同的節日。 資料圖片
杭州中國國際動漫節“天才杯”動漫大賽現場。 資料圖片
“我從第一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開始,年年都在動漫節來杭州,一晃十年了。”香港漫畫大師黃玉郎不僅僅來參加動漫節,還把自己的動漫公司也開到了杭州余杭區的西溪文化創意園,他有一個夢想,希望在杭州打造一個能與國外主題公園比拼的動漫公園。
為何下定決心落戶杭州?黃玉郎情不自禁地談起對杭州動漫節的感受:“第一屆動漫節,當時的舉辦水平和香港比還是有一些差距,到了第二年我覺得差不多了,第三年就完全超越了,到了今年這屆,看著眾多參與動漫節的市民,我覺得很感動。杭州這十年下了功夫,動漫節辦成了世界第一。”
被感動的不只是黃玉郎,陪伴著中國國際動漫節一路走來的人們,心中都有無限感慨:十年,見証“中國國際動漫節”這個品牌的成長和成熟﹔十年,見証中國動漫產業的從小到大﹔十年,見証動漫為杭州這個城市所帶來的快樂和活力。
A 杭州人的節日 動漫節的氣場
“白馬湖主會場和10個分會場,圍繞會展、論壇、商務、賽事、活動五大板塊組織了53項活動,共吸引了74個國家和地區參與,602家中外企業、機構參展參會,136.2萬人次參加了各項活動。”5月3日,在歡快、熱烈的氛圍中,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中國國際動漫節執委會主任翁衛軍宣布,第十屆中國國際動漫節落下帷幕。
一個個數字記錄著動漫節的成果,一個個場面定格了動漫節的魅力:
在杭州國際展覽館的動漫“真人秀”中,隨處可見打扮得華麗魔幻或簡約清純的年輕人。帶上一頂鮮艷的假發,拿上一柄帥氣的長劍,簡單幾下就有了角色扮演的感覺,他們的特立獨行和瀟洒靚麗,成了動漫節上不能錯過的風景。
動漫彩車巡游,令有著千年歷史的南宋御街煥發了不一樣的生機。道路旁、樹蔭下、高台上,圍觀的人群擠滿了千年老街,扛著閨女的、舉著手機的,姿態各異,臉上卻都是一樣的喜悅、期盼之情。
動漫節名家簽售會上的明星們,也有著不輸影星、歌星們的火爆人氣。《阿凡達》團隊、藤島康介、天野喜孝、戴鐵郎、蕭言中……一個個平時隻能在電視中見到的動漫界大腕兒們,在名家簽售會上讓普通人也有機會與他們來個“親密接觸”。動漫節“形象大使”夏達每次簽售都被圍得水泄不通,蔡志忠的簽售曾經延時超過4個小時,嚴定憲、戴鐵郎等老一輩漫畫家的簽售更是吸引了老外動漫迷前來追星。
“五一假期逛動漫節”已成為不少杭州市民的節日生活方式,動漫文化走入人們的生活,融合為人們假日生活的快樂元素。人們注意到,一些現象悄然改變:十年前,國外動漫佔據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十年后的今天,國產動漫后來居上﹔十年前,場館裡散布的都是紙質海報,十年后,大家的溝通從掃手機二維碼開始﹔十年前,市民們可能還會抱怨“服務還有些跟不上”,參觀者連買瓶水都有些困難,經過十年的打磨,現在動漫節的配套服務體系越來越科學健全。
杭州市民可以掃二維碼或參加活動得到贈票,能非常便捷地參與動漫節,而且在杭州市各主要交通集散地都會設有動漫節專線停靠點,在這裡,除了可以買到動漫節門票,還可以憑門票免費乘坐動漫專線直達主會場。場館內的餐飲服務和商品配送服務也非常齊全,人們不僅僅是走馬觀花地看動漫展覽,還有心情去體驗和賞玩豐富多彩的動漫活動。
動漫節是大氣、開放的盛會,向所有熱愛動漫的人們敞開懷抱,踐行著“動漫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宗旨。以文化品位為基礎的生活追求,是動漫發展成為杭州重要經濟產業的根本人文基礎,也是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而休閑中所萌生的頭腦創意,又是現代文化創意這棵青春之樹的胚芽。為此,杭州市的“動漫之都”似乎找到了量身打造的終極理由。難怪世界動漫學會創始人波爾多·多文考文維奇留給杭州中國國際動漫節這樣一句話:“最富想象力的事業,在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
專家點評
作家陳祖芬:打造動漫之都是杭州這座城市的夢想,動漫不僅是一個產業,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能夠確信那些虛擬的人物有一天會真正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事件,生活會朝著想象的世界進發,童年的夢想變得真實可信。動漫確實讓城市年輕,有時候,我覺得,看孩子,看這個城市的動漫產業的發展,有共通之處:都顯得鮮嫩而蓬勃。
B 產業界的盛會 動漫節的血液
“第十屆達成簽約交易、意向合作項目285個,涉及金額112.4億元,現場實際成交和消費涉及金額26.2億元,總計138.6億元。”杭州市委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國際節展辦主任董悅通報了本屆國際動漫節的總體情況,此次參與動漫節的國家地區和企業機構數量創下了歷屆之最,美國迪士尼、皮克斯、尼克兒童頻道、日本集英社和世界動畫協會、俄羅斯動畫電影聯盟等國外知名企業、權威機構紛紛亮相。國內20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10余個城市和奧飛文化、中南卡通、深圳華強、完美時空等動漫游戲龍頭企業均來設展,西藏自治區首次組團來杭,動漫節參展企業機構第一次實現全國各地區(含港澳台)的“全家福”。
為什麼能吸引如此多的參展機構?原因在於十年來,中國國際動漫節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致力於打造的中國動漫專業化會展交易平台。據介紹,動畫片交易會給了大家一個相聚杭州的理由,每年有來自全國30多個城市的110多家動畫企業、210多部動畫作品參加了動畫片交易會。其中,2010年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推薦的81部動畫片,有60%報名參會﹔採購商除國內50多家國內電視台、發行中介、手機新媒體外,更是吸引了來自法國、芬蘭、印度尼西亞、摩爾多瓦、香港、台灣等10多家境外買家到場,對意向動畫片進行洽談預約和集中洽談,現場達成意向的共計14.5萬分鐘,其中境外發行機構達成意向6.1萬分鐘,佔總量的42%,獲得了買賣雙方的一致好評。
2011年,杭州首次設立“動漫游戲衍生品交易會”,邀請了香港貿發局、美國迪斯尼等知名企業與機構等34家廠商先后登台推介產品,豐富的內容、獨特的創意引起了參會代表的濃厚興趣,共達成6項動漫衍生品授權合作協議,簽約總額達5800萬元。
動漫節展現出了動漫產業的巨大“商機”和美好“錢景”,令中南集團、廣廈集團、橫店集團、軟庫香港、創大基金等浙江民間和國際資本紛紛加大對動漫產業的投入,杭州動漫產業的資源集聚和整合效應已充分顯現:如今,一個以中國美院、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院校為基礎的人才培養中心,以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動畫產業園為龍頭的動畫制作生產中心,以義烏、湖州等小商品、玩具、童裝及周邊產品生產為基地的動漫衍生產品生產交易、運營產業鏈,構成了杭州動漫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展格局。十年間,杭州動漫產業從無到有,不斷壯大,目前共有動漫企業200余家,2013年,全市動漫游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0.5億元,利潤總額達22.6億元,並呈快速增長態勢,動漫作品質量領跑全國。
專家點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原司長金德龍:交易會的順利舉辦為進一步規范動漫版權交易、增強動漫版權保護意識起到了引領和示范的作用。隨著動漫產業交易會項目的不斷完善,動漫節商務活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真正為買賣雙方提供了專業化的便利服務,無論是辦展規模、參加人數,還是交易金額、節展效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國際化、產業化、專業化、品牌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C 新一代的人才 動漫節的靈魂
杭州曾是培養漫畫家的搖籃,民國時期的杭州漫畫界可謂百花齊放、星光燦爛,除了豐子愷、葉淺予、華君武外,還陸續走出了李可染、米谷、沈伯塵、蔡振華等現代漫畫人。他們在杭州或求學拜師,或工作生活,先后走上了漫畫藝術創作的道路。
進入21世紀以來,杭州動漫事業迅猛發展,吸引了不少外來大家落戶杭州,蔡志忠、黃玉郎、朱德庸,這些家喻戶曉的漫畫大家成了杭州市民的鄰居,姚非拉、聶峻、夏達等后起之秀也成為杭州年輕人心中的新一代偶像。
中國動漫不缺好技術,缺的是好故事,尤其是缺會講故事的人才。如何留住人才,並激發人才的創作活力?創作了《雙響炮》《澀女郎》等作品的台灣漫畫大師朱德庸先生從2007年開始與中國國際動漫節結緣,對杭州一見鐘情,此后連續參加了八年,將“朱德庸工作室”落戶西溪濕地,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帶給他新的創作靈感。
動漫人才的杭州“落戶潮”,或許應該歸功於中國國際動漫節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另一位台灣著名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在2009年4月第五屆動漫節期間,第一次來到杭州,驚艷於這座城市的文化資源和創新活力,隨即決定從此落戶杭州的之江鳳凰·創意國際園區,也成了一名“新杭州人”。2011年,第七屆國際動漫節開幕之際,“蔡志忠文化館”也在杭州正式開館。
如果說漫畫大家的落戶,是給杭州的漫畫事業錦上添花﹔姚非拉、聶峻和夏達等年輕漫畫人的存在,為杭州的漫畫事業添磚加瓦﹔而惠及更廣大動漫人才的專業招聘會,更給動漫伯樂以“賽馬、相馬”的機會,為動漫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動漫人才的專場招聘會在首屆動漫節期間初次亮相即吸引了2000余人次的動漫專業人才前來應聘,成了動漫節常駐活動,2013年第九屆動漫節更是吸引到動畫大鱷迪斯尼公司到場招聘,成為動漫人才的輸出通道。
專家點評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杭州市能持續舉辦十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得益於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得益於浙江有很好的創意產業發展的環境,有非常多的健康發展、積極向上的民營企業,形成動漫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西湖邊有中國美術學院,這是中國最早的藝術學府,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藝術人才,可以提供動漫創作人才。另外,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技術時代,數字媒體已經有了極大發展,浙大等一批優秀學府將在這裡發揮重要作用。
D 再出發的起點 動漫節的明天
“經過十年的發展,盡管中國動漫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十年的產量增加了十倍,但徜徉在展館中,感覺還是面向低年齡觀眾的電視片佔了大多數,而且衍生品也集中在毛絨玩具、圖書、T恤衫、文具‘四大件’,動漫產業還需轉型升級。”浙江大學影視動漫學院教授盤劍冷靜地談起自己的觀感。
“動漫產業應從‘量’的擴張轉到‘質’的提升,動漫企業不是越多越好,分鐘數也不再是主要指標,而需要培育更多的動漫精品大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高長力指出,“近兩年,動漫電視片的產量在回落,這表明中國動漫業正在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從‘規模型’向‘集約型’轉變,說明市場已經在動畫電視資源配置中發揮了主導作用,而各級政府扶持政策也更趨理性。”
從產業外部來說,動漫產業的轉型升級,是要實現產業的跨界融合,通過“大動漫”的理念,推進動漫游戲與虛擬仿真技術在設計、制造等產業中的集成應用,也就是說,要讓動漫成為一種表現方式或手段工具,要集成融合運用到其他行業中,通過為其他行業創造價值從而也體現出動漫的價值。盤劍表示,“以后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和杭州市動漫之都的建設都要體現這種產業跨界融合的導向。”
“IT之后看動漫”,這是美國蘋果電腦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生前的一句話,這位始終求新求變的傳奇人物不僅用蘋果系列產品改變了人類生活,更造就了后來動畫界大名鼎鼎的“小台燈”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又為更多的人帶去了充滿幻想與童趣的精神食糧。
“價值觀是動漫作品的本質內涵,動漫產品是文化產品,離不開價值觀的詮釋與呈現,這是動漫產品非常重要的特點。”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公室副主任劉長征對動漫產業的內容生產提出希望,價值觀是任何一部動漫產品的魂,無論是動畫還是游戲,都體現了一種價值導向、一種審美情趣。因此要從源頭上加強動漫產品的思想性、藝術性,弘揚真善美,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在寓教於樂中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專家點評
中國動畫學會會長余培俠:進入21世紀,各國政府在談到經濟發展時,都關注到了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格局中,動漫產業的跨界運用,有利於提高制造業的附加值,提升“硬實力”﹔同時,動漫產業也將成為一種重要的軟實力,憑借創意文化這一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方式,產生超越國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