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起了我們對災難報道中出鏡記者的討論。在雅安地震報道中,蔣林因其思路清晰,表達准確,理智冷靜,客觀真誠,被眾多人稱為媒體報道的典范。本文筆者以蔣林為例,試述出鏡記者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採訪技巧。
關鍵詞:災難報道﹔蘆山地震﹔出鏡記者
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頻發,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給人們的心理帶來極大的沖擊力。這些不期而至的事件讓“災難報道”這個詞語日漸清晰,公眾對於事件的表層信息和深層信息產生了極大的需求,從而激起受眾的新聞欲望,由平時對新聞媒體的相對接受狀態轉變成主動接受狀態,對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國災難報道的機制還不完善,報道的理念相對滯后,但是,從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不難看出,我國媒體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報道的能力和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而出鏡記者作為現場報道的一部分,是災難現場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出鏡記者,是指在新聞現場,在鏡頭中從事信息傳達、人物採訪、事件評論的電視記者和新聞節目主持人(新聞主播)的總稱[1]。從汶川地震時的張泉靈、陳曉楠到雅安地震時的蔣林,可以看出,出鏡記者作為新聞現場的眼睛,是災區人民聲音的傳播者,是連接受眾和災難現場的一個重要紐帶。甚至可以說,沒有出鏡記者就沒有現場直播報道。
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起了我們對災難報道中出鏡記者的討論。身穿白色婚紗進行現場報道的女記者,引發了公眾的批評和質疑,把災難現場當做秀場,很不應該。作為出鏡記者的一份子,蔣林因其思路清晰,表達准確,理智冷靜,客觀真誠,被眾多人稱為媒體報道的典范。筆者以蔣林為例,試述出鏡記者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採訪技巧。
一、要快速反應,熟練運用新媒體,提高報道的時效性
時效性,是指事實發生與作為新聞事實發生之間的時間差(時距),同新聞面世以后激起的社會效果的相關量,即新聞產生應有社會效果的時距限度[2]。時效性是新聞價值中最基本的前提,是新聞的“生命”。如何向受眾准確、及時發布有價值的信息,是當下出鏡記者在突發自然災害的報道中肩負的使命。
由於突發自然災害的不確定性,加大了電視媒體直播報道的難度,對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12汶川地震后,我國組建了應急報道小組,建立了健全的應急報道機制,這些改變,使傳統媒體在蘆山地震報道中的時效性大幅提升。筆者通過查閱資料顯示,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的50分鐘中央電視台開始了直播。而在雅安市蘆山縣地震發生后的20分鐘,東方衛視第一個進行了直播報道。通過對比,雅安地震比汶川地震的反應速度更快,時效性更強。
在此次蘆山地震的報道中,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熟練運用新媒體在突發事件報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都電視台記者蔣林和他的直播團隊是全國第一個抵達震中開始報道的媒體。而他們獲得第一手信息的信源是微博,報道團隊的快速集結是通過微信。不難看出,熟練使用新媒體對今后新聞發布的時效性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蔣林作為第一個報道現場情況的記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滿足和尊重公眾的知情權,消解公眾對事件的不確定性。
二、要有敏銳的發現能力,讓細節的真實、現場的真實進行立體化的傳播
(一)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讓受眾感知受災現場
出鏡記者是連接現場和受眾的重要橋梁。出鏡記者的現場報道不僅僅局限於自己的語言和新聞畫面,災難現場,記者的一切感受都是可以報道的內容,尤其是對自己感官的描述。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體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擴展。電視直播就是受眾各個感官功能的延伸。而出鏡記者的現場感受就是受眾現場感受心理上替代者,記者可以積極調動自己的感官去聽,去看,去聞,去嘗,去觸摸,將電視畫面中無法呈現的體驗,通過描述自己的感受讓觀眾立體的感知現場的情況。比如,雅安地震,蔣林使用聲畫合一的報道方式對震后的房屋進行了報道:“大地震后房屋留下的X的裂口比比皆是,但是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房屋倒塌。”從這句話使受眾從心理上鬆了一口氣,雅安地震雖有一定的破壞性,但遠不及汶川地震時帶給我們的毀滅性破壞。蔣林在蘆山縣第一人民醫院對於當地天氣情況進行了報道,讓觀眾切身感受到災區的情況。
(二)敏銳的洞察能力,讓受眾全方位了解受災現場
普利策曾說:“新聞事業最難之處就是既要保持新鮮報道的生命力,又要受到其精確和良心的約束,而不是隨心所欲。[3]”可見,突發自然災害不僅要注重時效性和快速反應能力,更要注重報道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將事實、現場、細節進行真實的立體化的傳播。在雅安地震發生時,蔣林進行了詳細的報道。比如,從去往震中時,路邊房屋倒塌的情況到國道通行的情況,從傷員的情況到醫院實施救治的方案,從醫院搭建帳篷到每一個帳篷的用途,其中哪些帳篷是用來搶險急救的,哪些帳篷是用來給傷員療傷的,哪些帳篷是用來做醫療物資儲備的都進行了報道。同時,蔣林在蘆山縣第一人民醫院對大量的事實的細節進行了報道,比如,對醫護人員在住院樓上往下仍紗布的報道,冰櫃裡血漿的儲備量的報道等,這些報道使現場的真實更加富有張力,為受眾傳遞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三、要有精准的語言表達,讓說出來的事實盡量接近它的本源
出鏡記者是以語言為主要形式的傳播者,有聲語言是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最有力的信息載體。准確、恰當的有聲語言,這種表達方式是出鏡記者現場報道的基本要求。出鏡記者掌控現場報道的話語權,必須做到對新聞事實:信息豐富,脈絡清楚,表達流暢﹔對情景描述:注重細節,生動鮮活,讓民眾感同身受。在採訪時,從容,自然,符合現場情境。在有聲語言的表達過程中要注意感情的拿捏,筆者發現,在雅安地震報道時,蔣林的表述口語化,語氣能夠融入現場的氣氛,這樣的報道方式受眾容易接受不會產生聽覺上的障礙。對於出鏡記者,重要的是“在於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粹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4]”在此次蘆山地震中網民對於有些記者“官本位”的報道方式進行了指責,某些記者在報道時說到的“祖國在我們身后,相信有了祖國的八方支援,我們的家園會重建的更加美好”這些空洞的形式主義的報道是不合時宜的。對於災民而言,倒不如說現在又運來了什麼物資,還缺哪些物資?在災民的心裡,此時的祖國就在一瓶瓶的礦泉水裡,在一箱箱的方便面中。報道災情時,不渲染災難,不消費災難,出鏡記者的語言不僅僅在傳播消息也是對災民心理的撫慰。
四、要把握視角,在報道中融入人文關懷
突發自然災害中,出鏡記者應該把人文關懷意識貫穿報道的始終。在突發的自然災害面前,有些記者不顧災民痛失親人的情況下,詢問一些地震發生時的情景,讓災民再一次回憶災難,遭受“二次傷害”。此時,人的情感和生命高於一切,出鏡記者應該尊重受訪者,理解、關愛他們,不能為了搶新聞,博眼球,而忘記我們為了什麼而出發。相較於汶川地震,蘆山地震中出鏡記者人文關懷的表現得到很大的改觀,如:記者對醫生救援時的干擾現象大大減少,對不忍目睹的慘烈場景選擇了回避,對災難中相關人群的“二次傷害”也有明顯減少。讓記錄者的身份在記者身上有了回歸,彰顯了人文關懷。蔣林在蘆山縣第一人民醫院裡報道時,醫生對一名傷勢很重的傷員進行搶救,此時蔣林始終保持著兩米的距離進行記錄,並沒有搶拍﹔當蔣林得知傷員生命逝去的時候,對逝者沒有進行跟拍,對於逝者的家人也沒有進行採訪,表現了蔣林對逝者的尊重,對逝者家人的保護都體現了厚重的人文精神。此時,新聞敏感的沖動在人文關懷的意識下全部歸零,正是對“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的弘揚。
五、要找准角色定位,體現職業素養
記者是新聞的記錄者和傳播者,是具有好奇心、正義感、使命感、新聞敏感度極高的輿論引導者。在突發自然災害的現場,面對復雜多變的災區和災民,記者的角色定位尤其重要。作為記者,你要完成記者賦予的使命,准確及時的報道災情,讓受眾知曉災區的情況。作為災難的體驗者,看到一個個生命的逝去,心理都承受了最大的壓力和恐懼。作為支援災區的記者,要積極參與救災工作,對災民進行心理疏導。因此,找准角色定位,是能否順利圓滿完成突發事件報道的重要條件。
找准角色定位,能夠靈活處理報道中的突發狀況。蔣林在通往震中蘆山縣的國道上,對道路上的一個應急處理點進行採訪的時候,一個余震襲來,蔣林立即中斷採訪並疏散群眾到安全區域,雖然報道未能順利完成,但是蔣林靈活處理突發狀況,減少了不必要的人員傷亡,讓職業素養得到體現。
突發自然災害帶給我們的不僅有痛苦還有反思,出鏡記者如何理智,客觀,真誠,以人為本的報道災情,是我們在追求專業化道路上需要研究的課題。
(作者簡介:任笑晨,女,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播音與主持藝術研究。)
參考文獻:
宋曉陽.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指南[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孫曼曼.論危機管理中的媒體法律責任[J].新聞知識,2011(7) .
余秋雨.山居筆記[M].上海: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