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5期

淺析體驗式報道及其網絡機遇

蘇立業

2014年05月19日13:3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體驗式報道能夠較為詳盡、完整、深入地實現對新聞事件的全程報道。與通常的報道模式相比,體驗式報道有著自己的優勢。這些優勢主要表現在採受關系、報道視角、報道取材三個方面。但是,體驗式報道的優勢在另一個層面上又是它的短板,使人們對這種報道方式有所質疑。而網絡時代的來臨為體驗式報道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提供了新的機遇。

關鍵詞:體驗式報道﹔網絡機遇﹔發展策略

體驗式報道在新聞實踐中已經行之有年了。作為一種類似社會學民族志方法的新聞報道方式,體驗式報道能夠較為詳盡、完整、深入地實現對新聞事件的全程報道。得益於這種方法,新聞記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於主客觀條件限制帶來的報道失實、報道不全面等問題。過去國內外新聞界對體驗式報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而隨著網絡時代的降臨,現代通訊技術的飛躍發展為體驗式報道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體驗式報道的概念

國內學者過去的研究對“體驗式報道”的概念問題一直分歧較大。雖然出現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各種定義,但對於什麼是“體驗式報道”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有的新聞從業者和學者忽視了新聞報道的功能,認為體驗式報道就是記者體驗保姆、導游、菜販等其他社會角色的身份生活后所撰寫的心得感想。這類心得感想沒有將報道焦點放在新聞事件或者新聞人物身上,而是注重抒發記者本人的內心想法,有本末倒置之嫌。有人將體驗式報道與其他報道方式進行合並,認為記者隱藏身份進行的暗訪屬於體驗式報道,記者自己偽裝成其他身份並制造新聞事件也屬於體驗式報道。這種定義模糊了體驗式報道和隱性報道以及策劃新聞報道三者之間的界線,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亂。

綜合國內外研究,體驗式報道並沒有一個權威的界定。《新聞學辭典》《新聞學大辭典》《新聞工作手冊》《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等新聞學重要工具書上都沒有“體驗式報道”的詞條。以“experience report”、“experience journalism”作為關鍵詞在谷歌學術、維基百科、不列顛百科全書電子版上進行搜索,也沒有相應的新聞學文獻。

因而,筆者認為“體驗式報道”並不是一個嚴謹的學術概念,而是國內新聞從業者對工作實踐進行總結的產物。這種實踐總結的思想源頭應該是來自艾豐的《新聞採訪論》一書中的業務指導,因為幾乎所有論及“體驗式報道”的重要研究都會引用艾豐的界定,即:“親身體驗,是記者重要的基本採訪方法。所有的採訪方法,從記者本人同事實的關系來看,無非是兩大類型,一種類型,記者‘超然’於事實之外,除了解事實這一純屬採訪關系外,同事實不發生其他任何關系﹔另一種類型,記者‘介入’了、參加了被報道的事實,成為這項活動中的一員,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進行‘活’的採訪……親身體驗必須在事件過程中才能實行,而不能按照記者採訪的要求安排。[1]”

艾豐的論述,為我們定義“體驗式報道”提供了邏輯起點。我們在對“體驗式報道”進行定義時,要明確“體驗式報道”的出發點是報道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記者應該是事件的報道者而不是事件的主導者。同時,為了概念明晰,體驗式報道不應該與隱性採訪、策劃新聞混為一談。由此出發,筆者定義如下:體驗式報道,就是記者深入新聞現場、接近新聞採訪對象,通過以公開的身份參與新聞事件全程而採寫的一種新聞報道。

二、體驗式報道的優勢與不足

體驗式報道與通常的報道模式相比較,體驗式報道有著自己的優勢。這些優勢主要表現在採受關系、報道視角、報道取材三個方面:

從採受關系上來講,相比通常的採訪,體驗式報道中的採訪者與受訪者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共同生活,容易建立起一種穩定、親密的人際關系。一旦這種緊密的准社交關系得以建立,受訪者對採訪者的戒心與抵觸更容易被打破。通過人際間的交往,採訪者能夠從受訪者身上挖掘出更多的新聞細節,也更能夠了解到受訪者對於某一新聞事件的態度以及這種態度建立的基礎。

從報道視角上來看,通常的報道中,新聞記者對於整起新聞事件的採訪報道要依賴於受訪者提供的二手材料。受訪者的觀察能力、知識水平、語言描述能力、個人立場等變化因素都會影響到採訪與報道的質量。而在體驗式報道中,由於記者本人就是新聞事件的親歷者之一,整起新聞事件採訪報道的信息源不僅來自受訪者的敘述,還來自記者個人的觀察。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的搭配使得受訪者的轉述偏差得以修正,新聞真實性、客觀性得到了保証。

從報道取材上來看,在通常的報道中,由於受訪者不具有新聞嗅覺的訓練,他們的觀察不一定符合新聞報道的需要,記者基於新聞價值視角而想要獲取的新聞事實往往並不能夠很好地取得。這些不利條件在體驗式報道中得到了修正。由於參與新聞事件全程,記者可以在新聞價值取向的視角下自由而充分地捕捉新聞事件中的每一絲細節。同時,參與新聞事件的全程的體驗,也能夠使記者能夠對整起事件有一個宏觀把握。宏觀圖景與微觀細節的結合為一篇出色的新聞報道提供了素材基礎。

但是,體驗式報道的優勢在另一個層面上又是它的短板。我們知道,新聞專業主義規范下的新聞報道追求真實、客觀、中立等准則,新聞媒體在社會系統中作用應該是鏡子式地反映各個子系統運作的真實情況,從而使領導者能夠對整個社會系統進行相應調節。但幾百年的新聞實踐宣告這種追求只是新聞事業的理想形態,除卻政治、經濟系統的影響外,由於新聞的內容生產者是作為社會人的記者,記者本身具有的認知結構、價值取向也同樣會影響到新聞報道的具體情況。也就是說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地摻入了新聞報道者的主觀性因素。而這種主觀性在體驗式報道中表現地更為明顯,讓我們生出許多質疑。比如,新聞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參與者與新聞當事人(或者說受訪者)建立了穩定的人際關系,在打破採訪壁壘之外,這種人際關系的建立會不會影響到記者個人情感,記者會不會偏袒新聞當事人的某一方?比如,在通常的採訪中,記者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往往基於官方或受訪者提供的信息,記者本人很少作為主體出現在新聞報道中。而體驗式報道加入了作者個人的觀察視角,記者的“基於新聞價值觀”的觀察是否真的對社會和新聞讀者有用?再比如,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參與者,處於具體的環境之中,記者是否具有條件或者能力跳脫出事件之外,了解這起新聞事件和社會大環境的關系?這些都是針對體驗式報道的疑問。

三、網絡時代下體驗式報道的新機遇

網絡時代的來臨雖然給新聞行業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絡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手段彌補了過去新聞採編方法上的很多不足,還促進了一些新的採編理念的形成。這一點同樣適用於體驗式報道。通過對網絡技術的應用,體驗式報道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

首先,網絡傳播技術突破了體驗式報道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記者能夠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進行新聞報道,充分強化了新聞記者的在場性,在時間上極大地縮短了新聞事件發生時間和新聞事件報道時間之間的距離。以2012年4月的雅安地震為例,在交通斷絕,大型報道設備無法進駐的情況下,新華社的記者在隨第一批救援隊步行前往災區的途中,利用微信軟件的語音消息功能,一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傳回到新華社的微信平台,經過編輯部的文字轉換,幾乎實現了同步傳錄,向社會報道有關災區的第一批消息。這種對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完全顛覆了傳統體驗式報道依靠記者筆記、心記,然后再轉換成報道的模式。著名記者郭超人隨國家登山隊登頂珠峰是我國最著名的一次體驗式報道。但是在郭超人的那個年代,他也隻能在下山之后,才能發出報道。而如今,依靠網絡技術,記者的體驗式報道可以第一時間公布的網上,時間差的縮小使得記者不至於由於記憶模糊而錯失細節,也使報道更富有真實性。同時,網絡容量的無限性也使記者的體驗式報道突破了空間的限制。過去的體驗式報道,由於筆記本頁數、錄像帶時長等因素,記者必須對採訪素材進行取舍。而現在採訪儀器的數字存儲技術與網絡技術幾乎無縫對接,記者可以事無巨細地對新聞事件中的任何片段進行記錄。有些素材碎片固然無法成為組成一篇主題報道的有用素材,但網絡給了這些素材碎片容身之地,它們可以以花絮、趣聞的形式發布在網絡上,從而有利於讀者對事件有一個全景性的了解。

其次,網絡傳播技術與數字化採編設備的結合豐富了體驗式報道的手段。這一點其實也適用於其他一切報道手段,但對體驗式報道意義尤大。體驗式報道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報道方式中佔有一席之地,就在於記者是以新聞事件參與者的身份進行報道,參與者的身份給了記者報道更多細節的可能。體驗式報道存在和發展的核心與關鍵就是其必須包含大量的細節。過去的體驗式報道固然也是按照“細節為王”的思路在進行的,但在互聯網新聞受眾基數呈幾何級增長的今天,像過去的體驗式報道那樣,報紙記者用文字報道細節,電視記者用鏡頭報道細節,廣播記者用聲音報道細節,這種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新聞受眾的信息需求了。在網絡時代,數字技術的進步讓文字、影像、聲音有了同時呈現的可能性,於是受眾對新聞內容的要求也就進一步提高了。記者在採用體驗式報道的方式時,必須具有新聞融合性報道的意識,要知道新聞受眾需求的已經不單單是某一種媒介形式的細節,而是全方位的細節。體驗式報道的核心競爭力是細節,借助網絡傳播技術與數字化採編設備等的結合,記者在對新聞事件的報道上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同時,文字、聲音、影響等各種形式的細節報道,也形成了一個互相驗証的信息場,保障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最后,網絡的互動性特點可以使體驗式報道收集到新聞受眾的反饋,修正記者的觀察視角。前邊兩點其實說的是網絡技術對於體驗式報道原有特點的優化和提升,而這第三點涉及的則是對體驗式報道不足的修正。在前文中,筆者曾經提到過,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具有記者本人的主觀性色彩,而記者在參與新聞事件中的觀察角度是否能滿足新聞受眾的信息需求,是我們對於體驗式報道的質疑點。在過去有的體驗式報道中就曾出現過這類問題。湖南師大的郭光華教授就曾批評到:“體驗式報道因為記者是以角色的身份參與事件,不少報道中都把報道的對象處理成記者本人,把報道的焦點對准記者本人。這的確是目前體驗式報道的誤區之一。[2]”固然優秀的新聞記者不會犯這種錯誤,他們擁有敏銳的新聞嗅覺,能夠找准整起新聞事件的關鍵問題和核心節點。但“智者千慮,終有一失”,記者的體驗式報道總會有難以觸及的受眾信息需求點。而借助網絡通訊技術,體驗式報道的這一不足得到了修正。網絡傳播具有互動性和反饋性的特點,通過將階段性的體驗式報道上傳到網絡門戶、媒體網站、社交平台,身處新聞事件之中的記者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新聞受眾的反饋,受眾的信息需求從而也一目了然。新聞媒體的功能性價值終究是滿足大眾的信息需要,有了受眾的反饋,從事體驗式報道的記者也就有了觀察的角度和方向。同時,受眾的反饋會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形成一股監督性的輿論壓力,能夠避免記者由於與採訪對象親密接觸而造成偏袒行為,有利於保障新聞報道的公正性。

四、網絡時代體驗式報道應避免的問題

網絡傳播手段的即時性、互動性雖然給予了記者更多的報道方案選擇,但在體驗式報道的具體應用中,也應該注意避免網絡的加入帶來的一些新問題。

第一 ,從網絡的即時性上來說,借助移動通訊技術,記者的新聞採寫時間與新聞報道發布時間間隔很短,像微信公共賬號這種新興自媒體平台甚至可以做到採寫和發布同時進行。雖然時間差的縮小提高了新聞的時效性,但同時這也侵蝕了對新聞報道內容的審核與編輯時間。在傳統的新聞採編作業流程中,記者採訪后將稿件發往編輯部,在緊張採訪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語法、詞匯、常識錯誤可以在編輯環節被糾正。但在應用網絡傳播手段后,編輯環節被大大壓縮了,記者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秉持審慎思維,不能一切力圖求快,還要保証新聞報道字句、常識的正確,保証事實的真實。另外,網絡傳播手段被應用到體驗式報道中,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新聞事件當事人的隱私權問題。在體驗式報道中,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參與者,與新聞當事人建立了穩定、緊密的聯系,這給了記者捕捉大量新聞細節的機會。但這種被捕捉的細節中,可能有一些內容會涉及到新聞當事人的隱私。可能還有一些內容是記者認為適宜報道,而新聞當事人有所顧慮的。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對於網絡傳播手段的即時性應用尤其要謹慎。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給新聞當事人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甚至可能危害記者與新聞當事人的關系,從而阻礙體驗式報道的進一步參與。因而,記者在體驗式報道中,在處理涉及新聞當事人的細節時,應該有征求新聞當事人意見的意識,要避免侵犯新聞當事人的隱私。

第二,從網絡的互動性上來說,網絡的加入使體驗式報道的記者能夠得到大量的受眾反饋,這有利於修正記者的觀察視角,提供更多有用的細節。但記者也應該注意不能為網絡民意所裹挾。記者應該明確的是,雖然新聞報道是為大眾的知情權而服務的,但新聞報道作為一項專業性的傳播活動,還需要依賴受過專心新聞訓練的專業人士即記者的主導。在體驗式報道中,記者可以從受眾反饋中尋找報道的靈感與方向,但在具體的報道作業中,記者應該秉持新聞專業主義的精神,充分應用自己所學到的新聞傳播技能,對新聞事件進行表象與內涵、前情與后續、內因與外因等全方面的綜合梳理。也就是說,記者要明確自己身上教化民眾與服務社會的意識。這種考量是基於中國社會的人口學統計之上的。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19656445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58764003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3]”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項教育事業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根據上述數據來看,我國國民的總體教育水平依然不高。因而,記者在體驗式報道中,一方面要有親近群眾的服務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有教化大眾的精英意識。如果一昧迎合網絡民意,做出一些迎合低級趣味的報道,也就使體驗式報道喪失了應有的意義。

五、結 語

“體驗式報道”雖然是我國新聞事業發展過程中涌現的專有名詞,但這種深入新聞現場,接近新聞當事人,參與新聞事件全程的新聞內容生產方法並非為我國獨有。在美國,許多獲得普利策獎的新聞人和新聞作品都得益於這種方法。體驗式報道的長處在於,它一方面滿足了受眾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使記者的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得到了貫徹。而網絡時代的來臨,無疑使體驗式報道如虎添翼,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會。我國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經濟發展與國力增強,使國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但隨之而來的兩極分化、階層固化、價值觀混亂問題,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巨大挑戰。在彌合社會裂痕、凝聚民族感情、塑造共同體意識上,體驗式報道未嘗不是我們一條比較好的選擇。事實上,以《央視記者走基層》等欄目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內體驗式報道都取得了良好反響。在此,筆者願以此欄目的口號作為本文的結尾,極盼國內的體驗式報道能夠迎來發展的熱潮。

“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住在農家的炕頭上,收獲的才不只是建議。我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走近你、讀懂你、為了你、依靠你。”

(作者簡介:蘇立業,男,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新聞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聞史論研究。)

參考文獻:

艾豐.新聞採訪方法論[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2.

郭光華.對“體驗式報道”的幾點理解[J].新聞記者,1998(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2011-04.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