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5期

對話視野下《新聞寫作學》課程實踐教學探索

曾麗紅

2014年05月19日14:2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目前高校新聞學教育面臨的現狀令人擔憂,具體表現為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媒體實際需要脫節。筆者以為,適當引入“對話”思維和情境“對話”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夠豐盈新聞學教育的理念和內涵,還能夠進一步推動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對話﹔情境﹔實踐教學

一、引 言

當今信息的全球化進程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信息社會已然成為人們生存的基礎環境。誠然,現代化的信息傳播媒介更需要有嫻熟專業技能的新聞傳播者。然而,目前的新聞學教育所面臨的現實狀況卻令人擔憂,具體表現為高校新聞院系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難以企及大數據時代傳媒環境的飛速發展和媒體改革的需要,從而導致一方面新聞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媒體卻找不到合適、合格、能干的專業人才。這些問題再次提醒我們當下的新聞學專業教育不能忽略實踐的維度,實踐教學依然是一個關鍵命題。因為這一環節既是對理論教學的檢驗與反饋,也是架構新聞學專業學生學習和就業必通的橋梁。

《新聞寫作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是啟動整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支點,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礎性寫作能力,可以連鎖拉動相關實踐技能的實質性突破和增長。該課程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動機,增強學生自身參與知識建構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有效地指導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於寫作實踐,培養學生以職業記者的身份去發現、分析、解決面臨的問題,並在實踐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最終成為適應環境變化、媒體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顯然,實踐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新聞寫作技能,而技能的養成和習得則需要一個長期的訓練和熏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能有效開展多方主體之間的對話和互動,則有利於提升學生的理解、領悟和內化能力,最終達到學生主體性的完滿。在不斷深化的認知建構過程中,“對話”思維能讓學生通過異質或同質的觀照而獲得自身的充分發展。誠如蘇聯著名思想家巴赫金所言:“不同的個體感性存在之間的互相對話、交流、回應,最終達到互相補充和交融的完整、超在的理想境界。[1]”

二、“對話”一重奏:指導教師和新聞學生之間的對話

英國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家約翰洛克認為,人的心靈是一張白紙,上面沒有任何記號,沒有任何觀念,一切觀念和記號都來自后天的經驗。而“對話”理論也認為,任何主體的建構是一種自我與他者的關系的碰撞——人的主體是在自我同他者的交流、對話過程中並通過與他者的價值交換而建立起來的,主體的建構依靠對話和交流來實現。“一切莫不都歸結於對話,歸結於對話式的對立,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對話才是目的。單一的聲音,什麼也結束不了,什麼也解決不了。[2]”筆者以為,新聞學專業的實踐教學也同樣遵循此規律,指導教師和學生均是實踐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一旦失去主體之間的互動、對話和交流,一切教學活動就會停滯不前。若落實到具體的教學環節當中,實訓課堂肯定是能夠帶給學生感性經驗的第一戰場,在這個領域中,可以讓學生的寫作理念從“白板”狀態直接進入到經驗層面,也能促使學生早日進入職業情境和角色。比如,在課堂情境式教學環境當中,指導教師可以選擇典型的新聞事件,進行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然后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模擬示范,讓學生作為職業記者來進行模擬寫作。通過案例展示、小組討論、模擬示范等課堂實訓環節,使理論教學與課堂實訓同步交叉進行。例如:通過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讓學生理解一篇優秀的新聞報道是如何產生的,感受記者在採寫報道新聞時所花費的心智和傾注的熱情,享受解構新聞和重構新聞的樂趣。指導教師對學生的新聞作品即時點評並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這些過程的點點滴滴都需要師生教學雙主體之間的對話和交流。總之,在實訓課堂上,隻有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停的磨合和交流,才能有效建構一個觀點多元、價值多元、體驗多元的真實而又豐富的實踐教學模式。筆者以為,在實訓課堂上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對話交流的具體層面包括:案例展示、小組討論、教師點評等不同環節,通過對話交流能夠將學生的寫作理念內化於心並上升到實踐行動層面,以此來加強鞏固課堂實訓的初級成果。對話示意圖如下:

對話模式:老師 對話 學生

案例展示 小組討論

三、“對話”二重奏:傳媒精英和新聞學子之間的對話

為了全程優化《新聞寫作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進一步鞏固該課程的實踐教學成果,還需從高校體制外部尋求實踐教學改革的創新源頭。目前我國高校新聞院系的專業教師,大都缺乏一線的媒體從業經歷,理論知識豐富而實踐經驗缺乏,對學生實踐操作層面的指導往往是隔靴搔痒,力不從心。因此,面向新聞單位,引入媒體資深從業者是彌補高校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的一個關鍵舉措,尤其是對於實務課程來說,更需要來自媒介鮮活的案例和一線新聞從業者的感性體驗和指導。

因此,高校新聞院系急需“借船出海”,大力整合傳媒行業優秀的師資力量。一方面把業界的資深人士作為特聘教師專門請進課堂,承擔《新聞寫作學》課程的實踐教學任務,並全程跟蹤指導學生的新聞作品寫作。另一方面不定期地邀請傳媒精英到學校講學,開展專題講座,然后把學生輸送到各個媒體機構去實習、鍛煉,和傳媒業界精英零距離、面對面,進行對話、交流和互動。

“暨大准記者南方訓練營”在這方面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首先,把南方傳媒業界精英請進暨大校園做系列專題講座﹔然后,及時向傳媒集團輸送本校優秀學生進行課外、專業實習,兩個環節緊密相連,這種無縫對接有利於學生全面領會、體驗、分析、對照資深新聞記者的言與行及其言行中所蘊含的新聞理念、新聞操守、新聞藝術,從而進一步深化對新聞寫作的感性體驗與理性認識。因此,這是一種具有開創性的新聞學專業實踐培養模式。

筆者認為,可以大膽借鑒“暨大准記者南方訓練營”這種校外實踐教學模式,積極利用本土的媒體資源,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在與媒體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把對話理念滲透到新聞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滲入傳媒業界精英和新聞學子互動對話的多個層面。具體表現為校內到校外的兩種對話之間的推進。1.校內對話模式:在實踐課堂、專題講座上傳媒精英和新聞學子之間的互動交流。這層對話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提升新聞學子的職業操守和新聞素養,培養學生的新聞專業主義思維和寫作理念﹔2.校外對話模式:在專業考察、專業實習環節中傳媒精英和新聞學子之間的對話交流。這層對話的目的是為了讓新聞學子精通新聞寫作職業要求,具備“全天候”的新聞採集加工能力以及洞察傳播的偏向、把握新聞發展趨勢的創新能力。

四、“對話”三重奏:新聞學子自我之間的心靈對話

《論語》有雲:“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反省、內觀就是中國文人士子人格修養自我提升的一條有效途徑,這種自省式的內向生發的沉潛思考,可以實現主體間心靈的淨化和升華。筆者以為,以這種心靈對話般的反觀和對照可以理清新聞學子們在實踐學習過程中的脈絡,讓學生的新聞寫作實踐能力在自我對話中融會貫通,並從漸悟走向頓悟的升華。對話理論還認為,整個對話場域應該是多元化、開放性、演進式的,正由於矛盾的對立統一才使得“對話”能夠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對話的過程本身是一個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雙向運動過程,“‘對話’是‘把靈魂向對方敞開,使之在裸露之下加以凝視’的行為”[1]。誠然,在前面兩種“對話”過程中,新聞學子通過與指導教師、傳媒精英的異質觀照和互動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新聞專業理念、專業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並獲得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然而,新聞學子的內觀自省(“靈魂的自我凝視”)同樣也能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實踐感受,並能潛移默化地促進自我專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每次新聞寫作實踐教學環節過后,新聞學子應該在腦海裡迅速回放整個教學流程,並把它再仔細梳理一遍,然后在心裡默默展開心靈對話:本次教學實踐我學到了什麼?還有哪些技能技術我沒有掌握?如何才能有效把新聞寫作實踐教學中學來的技藝與理論原理知識以及傳媒環境的大變革對接起來?下一步,我還需要做什麼?還能做什麼?通過清理思緒,新聞學子們可以把在實踐訓練過程中沒弄明白、沒掌握好的問題一個一個地弄明白。筆者以為,學生如能以這種反觀自省的方式“溫故而知新”,必將增加他們寫作實踐經驗的沉澱和積累,而這是鞏固實踐教學效果的長效機制。因此,應該讓新聞學子自我之間的心靈對話成為一種常態的開放式的自我教育模式,對話理念可以豐富和補充實踐教學層面的雙重意涵。

在對話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對話”的兩個層次。第一,要兼容異質對話和同質對話主體之間思維的穿越和流動,三種對話模式並非自在於彼此割裂的獨立狀態,而是統合於新聞寫作實踐教學環節的動態流程之中,屬於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的關系。第二,在異質對話過程當中,對話主體應該秉持“求同存異,異質互補”以及“平等對話”的原則。一方面從求同出發,進而辨異,這是異質對話的基本出發點。另一方面異質主體之間的對話,必須在堅持“平等對話”原則的基礎上才能得以有效地進行,否則,“對話”隻能再次淪為主導方單向度的“獨白”,而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依然難以得到根本性的扭轉和改變。因此,在《新聞寫作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中,應以“對話”思維來統領實踐教學活動,以“對話”理念來克服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的流弊,讓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自我磨礪得到迅速成長,以適應大數據變革時代的媒介需要。

(作者簡介:曾麗紅,女,邵陽學院中文系新聞學專業副教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共傳播和新聞教育研究。本文是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湘教通[2012]401號—394號:“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以《新聞寫作學》課程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金的文化轉型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單波,謝立文.跨文化中的敘事[J].學習與實踐,2006(2).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