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5期

多倫多影視產業的衛星集群模式

陸地 梁斐

2014年05月20日13:31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多倫多影視產業集群是在20世紀70年代“好萊塢出逃潮”期間形成的,其優質的勞動力市場為好萊塢電影制作提供了質優價廉的替代場所。隨著好萊塢影片的轉移和投資的增加,多倫多形成了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好萊塢衛星生產基地的混合生產集群。這種集群模式具有明顯的人力成本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但對外部企業的依賴使其發展受限。衛星城如何擺脫對中心城的依賴,生產自身獨具競爭力的產品,開發並滿足國內外需求,是多倫多電影產業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好萊塢陰影下的加拿大電影產業

加拿大是諸多電影制片廠的中心,與美國電影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加拿大的電影工業可分為法語電影和英語電影,法語電影集中於以法語為官方語言的魁北克省,英語電影則集中於多倫多、溫哥華等地。加拿大的英語電影大部分是為美國好萊塢的制作人和發行商服務的,因此也被稱為“北好萊塢”。

雖然加拿大電影也有一定的傳統,但基本上受到好萊塢影響,本土電影市場份額常年低於5%。政府近年來啟動了多項媒體資金和文化稅收政策,來鼓勵本土電影制作的增長,但收效甚微。眾多加拿大籍電影從業人員選擇在洛杉磯、紐約等美國大城市尋求發展,由於語言和文化上的接近性,很多加拿大導演、制片、演員在好萊塢等地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比如著名導演詹姆斯·弗朗西斯·卡梅隆和著名演員金·凱瑞、基努·裡維斯等等。

加拿大電影制作具有悠久的傳統,於1913年拍攝了第一部劇情片,並於1952年拍攝了第一部國際影片——希區柯克的《懺情記》(I Confess)。自1939年國家電影局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協調或支持本土影視制作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加拿大廣播公司已拍攝多部電視劇、音樂劇、綜藝節目、新聞節目、體育節目和紀錄片。

加拿大的電影制作企業、發行公司和相關從業人員高度集中於安大略省,尤其是大多倫多地區。安大略省是領先的影視媒體制作集群,其影視制作領域主要由中小等規模的企業構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制作方提供服務。相關數據顯示,安大略省是加拿大影視制作的中心,2010年,安大略省的電影、電視和視頻制作企業佔到了加拿大所有影視制作企業營業收入的51.7%,比2009年增長了14%。位列第二的魁北克省的份額為27.9%。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為12.5%,位列第三。[1]

2011年安大略省的影視產業產值約為12.6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了3000萬美元,提供了將近3萬個直接和間接的工作機會。﹝2﹞數據顯示,2010年加拿大電影、電視和視頻領域的工資收入約為6.86億美元,安大略省則佔到了超過40%的份額,貢獻了2.86億美元的工資,高於加拿大其他任何省份。[3]

二、多倫多影視產業集群的衛星模式

以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和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為代表的“北好萊塢”是典型的衛星式產業集群模式。受其低廉的稅收和人工等因素吸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好萊塢電影紛紛向北部出逃,將一部分好萊塢電影的拍攝和制作轉移到多倫多和溫哥華等地,這一現象被稱為“好萊塢出逃潮”,這些地方也被稱為好萊塢衛星城。好萊塢的離散化主要基於兩種動機:一種是為創意出逃,一種是為經濟出逃。最初好萊塢制作公司選擇在別的地區拍攝,是基於電影美學上的考慮,為要獲得更獨特的景觀或景致。而漸漸地,為降低制作成本的經濟出逃成為主要原因。

衛星式產業集群是一種常見的產業集群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集群基於低廉的勞動成本而形成,大部分為中小企業,企業的經營活動和運作模式依賴外部企業。衛星式產業集群的優點在於其人力及技術成本優勢,而弱點在於集群的內部發展較為依賴外部相關企業,從而影響了其競爭優勢。多倫多作為一種典型的衛星式產業集群,多年來以優質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好萊塢電影制作的轉移。

     

 斯科特(2004)認為,好萊塢影片向多倫多的轉移通常包含外包(outsourcing)和外移(offshoring)。[4]當好萊塢把導演、主要演員、主要技術人員等核心要素帶到多倫多,外包就發生了。但如果僅僅是攝像人員或者音效人員、二線演員、行政人員等無關緊要的人員,那麼就叫外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好萊塢會把核心的創意過程以及其重點的項目保留在國內,而電影價值鏈[5]在上圖的電影價值鏈中,制作過程可以外包或外移至加拿大,而前期准備、前期制作、后期制作、發行放映、銷售等過程,僅僅投資規模較小的影片才會轉移至加拿大。同時,美國的制作公司對項目一般擁有完全的管理、創意和資金控制。

不過,隨著多倫多、溫哥華等地電影產業的規模發展以及當地政府對影視行業的重視,這一情況近年來發生了很大改觀。多倫多擁有井然有序且高素質的勞動力市場,可以適應好萊塢靈活多樣的需求,人力成本優勢十分明顯。隨著外來影片和投資的持續增加,好萊塢的產業結構網絡被復制到多倫多和溫哥華,形成了衛星生產基地的混合生產集聚,企業主體為中小企業。與其他電影產業集群相比,加拿大缺乏大型電影制作公司,主要是規模較小的制片商和自行作業的供貨商,大部分制作公司都是小型企業(1-4名員工)或中小型企業(5-19名員工)。這些小公司作為好萊塢公司的辦事機構,處理從攝像到設備租賃、從准備道具到挑選群眾演員等一系列工作。

2009年,英國鬆林集團下屬的鬆林多倫多工作室的成立,打破了小公司聚集的局面,吸引了眾多投資較大的好萊塢影片,為多倫多電影工業注入極大的活力。鬆林多倫多工作室是加拿大最大的影片制作中心,也是多倫多第一家能夠完成大片制作的公司,擁有超過2.3萬平方米的制作空間和北美最大的特制聲效舞台。[6]自成立以來,鬆林多倫多工作室已經拍攝和制作了來自索尼映畫、哥倫比亞、20世紀福克斯、環球等多家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影片。2011年,多倫多影視產業收入超過11.3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25%,在北美名列第三,洛杉磯和紐約分列第一、二位。[7]

三、多倫多影視產業的機遇和挑戰

在多倫多和溫哥華成為好萊塢衛星式集群的發展過程中,加拿大各級政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各類優惠政策,包括行業補貼、激勵項目、減免稅收等吸引好萊塢公司。加拿大聯邦政府對國內外電影制作商提供了一系列財政激勵措施,鼓勵電影公司雇用加拿大籍員工,並且為在加拿大制作的影片給予非常誘人的補貼,最高額度可達影片制作總成本的12%。相關的各級機構也為加拿大電影業提供了良好保障,使得整個體系可以健康運行。多倫多政府通過各項政策,推廣其電影制作中心的形象,將多倫多打造成受歡迎的電影拍攝地,為電影制作商提供各種輔助性的服務和幫助,並且在洛杉磯設立電影推廣辦公室,吸引洛杉磯的電影制作商來到多倫多拍攝和制作電影。

遺憾的是,多倫多在為好萊塢提供服務的同時,未能達成電影工業市場的標准化發展,也一直未能形成本土電影產業集群。全球交互作用尚未轉化成轉包商的人力外流,也較少轉化為本土工業的人力外流。衛星城如何擺脫對中心城的依賴,生產自身獨具競爭力的產品,開發並滿足國內外需求,也許是多倫多電影產業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

此外,加拿大本土電影產業多年來一直沒有超越小眾市場,本土電影的票房常年僅佔票房總額的3%左右。加拿大電影票房市場2010年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共有111部本土英語電影和法語電影在影院上映,票房總收入僅為320萬美元,佔到本土票房收入的3.1%。美國電影佔到加拿大票房收入的92.7%。[8]本土電影在內容制作和市場份額中的尷尬地位,成為加拿大電影產業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新媒體時代給加拿大本土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CMPA2012年的報告觀察到,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均可觀看視頻”的新時代裡,加拿大內容制作商可以增強他們創作和傳播加拿大內容的能力。近年來,觀看視頻成為一股潮流,視頻提供者可以通過許多在線平台發布視頻,視頻的種類和數量大增。觀看者需要更加專業化制作的、質量更高的視頻內容,而不是業余者或者用戶自己發布的視頻。

在多媒體視屏終端和平台發布內容的需求,不僅對內容制作者產生很大影響,也對發行商有很大影響。劇情片傳統的產業鏈,即劇院放映—家庭影院/DVD—數字傳播以及VOD—付費電視—網絡電視—有線電視的步驟正在被打破。加拿大電影發行和出口聯盟最近發布的調查顯示了加拿大劇情片在加拿大電影的融資、營銷和放映領域的重要作用,77%的劇情片是由加拿大所屬或所控的發行商發布的。[9]加拿大發行商正在密切關注發生在美國和歐洲的新潮流,根據不同的發行平台制定獨特的發行策略,開發多元化的發行機會。對於多倫多影視產業集群來說,這也許是新時代發展本土影片集群的一個契機。

參考文獻:

[1]Statistics Canada,Film,Television and Video Production 2010,Tables 1.

[2]Ontario Media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MDC),Production Statistics, 2011.

[3]Statistics Canada,Film, Television and Video Production 2010, Catalogue no. 87010X.

[4]Scott,A.J.,On Hollywood: The Place, The Indust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5]See Vang,Jan; Chaminade,C.Global-local linkages,Spillovers and Cultural Cluster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sights from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oronto’s Film Cluster. Lund University, Sweden.Paper no.2007/03.

[6]Pinewood Toronto Studio. http://www.filmport.ca/.

[7]Michael Williams,General Manager,Film & Television Industry: 2011 Year in Review. Staff Report Action Required. March 9, 2012.

[8]CMPA Profile 2011,pp. 69-71.

[9]Ontario Media Development Corporation,Industry Profile: Film,www.omdc.on.ca.

(陸地為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梁斐為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博士生)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