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4年第2期

新聞主播的正能量

榮繼敏

2014年05月21日15:57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一、在引導輿論的過程中傳遞價值觀

美國廣播公司(ABC)的高級制作人斯圖亞特·施瓦茲在談到新聞欄目版面編排時說,每天編前會決定新聞排序時,30%的新聞是天生的頭條(突發事件、公共事件等),而其他的消息則是由我們決定使之成為頭條。一定程度上,新聞的價值大小,事件本身並非決定因素,更多的是編者賦予的價值。編者及其所在媒體的價值觀,是新聞價值大小的決定因素。新聞主播對新聞事件的傳播、觀點、立場、表達方式,對新聞的傳播效果都相當重要。

傳統媒體人面臨著比以往任何階段都更加嚴峻的考驗:社會發展進入矛盾凸顯期,價值觀多元,新媒體快速發展帶來的壓力。作為媒體傳播的最終出口,主持人承擔著重要責任和巨大壓力。在原有的表達方式顯出疲態時,新聞主播需要為受眾提供更開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角度。

近年來,筆者從事過多種不同類型的主播工作,從《1860新聞眼》的情感新聞,到《新聞夜宴》的談話、脫口秀﹔從《新聞360》的突發事件報道和民生新聞,到《有一說一》的評論和《政風熱線》的全媒體問政﹔從“長江大日食”的現場SNG報道,到大型新聞直播總主持……在這些節目中,筆者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和風格來提高傳播效果,如時政新聞的權威、客觀,民生新聞的親和、人文,評論節目的犀利、深刻,輿論監督的理性、執著,文化報道的快樂、典雅……盡力用自己的態度把節目的內涵表達出來,用溫暖的語言調節情緒,引導社會輿論。

二、在溫暖場景中傳遞正能量

在一次“金話筒獎”獲獎作品點評會上,中央電視台特聘專家靳智偉談充斥眼球的負面新聞時,說退訂了“手機報”即時新聞的推送,因為不想讓一大早讀到的信息破壞一天的好心情。新媒體每天的海量信息中,往往影響輿論的是一些負面、狗血、一地雞毛的東西。瑣碎、負面、低俗的內容和價值觀,帶給社會的不是積極的力量,而是負能量,有的新聞報道甚至成了一些犯罪現象的催化劑。美國廣播公司曾對100名青少年罪犯進行研究,其中22名說他們是模仿電視上的犯罪方法作案。國內一所幼兒園發生持刀傷人事件后,各地接二連三發生此類事件。一些媒體對這種事件的追逐,新聞報道中反復出現的血腥、暴力場面,過度渲染犯罪的過程與手段,對受眾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在某種程度上誘導一些人走向犯罪道路。

新聞應該傳遞正能量,這已成為公眾的心理需求,也是社會轉型期媒體應該承擔的責任。負面、刺激的報道容易抓取眼球,但溫暖感人的故事更能直達心靈。在各家視頻網站的電影排行榜、積分榜中,得分最高、最受追捧的往往是講述溫暖感人故事、震顫心靈的片子,像《忠犬八公的故事》、《當幸福來敲門》……筆者曾經提出過一檔電視欄目《幸福終點站》的創意,名稱來自美國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同名電影,講述湯姆·漢克斯飾演的主人公,雖身處絕境卻始終樂觀堅強,相信美好相信夢想,最終通過努力達成所願。我們的播報,應當為社會注入正面積極的能量,帶給人們陽光、信心和溫暖。

在2012年反日游行中,多個城市發生了打砸搶燒等暴力事件。西安青年李昭因為一幅“前方砸車,日系調頭”的牌子被譽為游行當天的一抹亮色。這幅照片的瀏覽量在大量相關報道中處於前列。在傳遞正能量的過程中,新聞主播的立場、價值取向、個人態度至關重要,因為這些直接投射的是播報的情緒和方式。筆者在工作中努力讓播報的新聞能“微笑”。全國各省級衛視的時政新聞和聯播類節目幾乎都是“一張面孔”,每晚六點半,打開電視機,看到的絕大多數是兩個正襟危坐的主播……筆者在主持《江蘇新時空》時,有意識地讓自己的語言輕鬆自然,根據不同的內容展現不一樣的表情,更好地讓新聞感染觀眾。

三、在講好故事中溫暖人心

近年來,曾經的國際電視新聞王牌CNN收視率持續下滑,跌至20年來最低水平,並掉在了FOX新聞頻道和MSNBC之后。新上任的CNN全球網總裁杰夫·朱克說,過去,發生突發新聞的時候,CNN通常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們有點把CNN當作備胎——隻有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對CNN來說,關鍵是要在更多的時候變得不可或缺,應擴展新聞在政治和災難報道之外的含義。他開始讓CNN的報道超越突發新聞,去做更多具有人情味的新聞。這個做法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回應。

傳遞積極的力量,推進社會良性前行,著眼點在講述的故事和故事的角度。災難事件報道中,多一點對遇難者家屬的關懷、對幸存者的關愛,多介紹當事人遇到的困難,報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傳統美德。這樣,不僅能給當事人以幫助,還能夠溫暖人心,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講好故事是媒體從業者的重要能力,也是新聞主播的必備素質。

和群眾、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是講好故事的底氣所在。新聞主播沒有深入的採訪,就不會清晰深刻地把握新聞事實,不會自信地播報,不會讓觀眾信任﹔沒有深入的體驗,就無法用自己的真情去表達事實感動觀眾,就會使播報的新聞蒼白無力﹔沒有零距離的相處交流,不會有深刻的體會與認知,新聞宣傳、輿論引導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講好故事的重要手段是參與分享。全媒體對傳統電視沖擊巨大,人們更多地希望能夠即時分享觀看感受,人們的關注熱點更多地受網絡的影響。因而,以線性提供內容為基本形態的傳統電視地位受到嚴重挑戰。相應地,電視節目形態的變化已經成為必然。

講好故事的保障是充分的准備和積累。新聞主播要做有心人,有“隨時准備著”的心態。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江蘇廣電總台迅速決定衛視和公共頻道並機直播。由於長期堅持的工作習慣,筆者已經提前化好妝,及時坐到了主播台上,發出了江蘇廣電總台關於雅安抗震救災全媒體直播的聲音。江蘇衛視的48小時直播在全國省級衛視中收視率排名第一。

主播不能做“傳聲筒”、“話筒架子”和“念字機器”,而應該是節目的靈魂和報道的組織者。“亂紅飛絮覓幽徑,眾語喧嘩辨黃鐘”,新聞主播應當利用身處的平台、手握的話筒,發揮好公眾人物的知名度、影響力,積極主動引導輿論,用主流聲音引導社會,傳遞向上的價值觀。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