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2月下

辨明非科學非理性的輿情漩渦

——以崔永元、方舟子“轉基因之爭”為例

徐迅雷

2014年05月26日14:25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這是一個著名的寓言式故事:話說美國有個中學生,就一種名叫一氧化二氫的物質所存在的危險與危害,進行了一個是否該禁止的公眾調查。一氧化二氫無色透明,但過多攝取會導致多尿,甚至中毒﹔處於氣體狀態時,它能引起人體嚴重灼傷﹔吸入肺部能致命﹔在癌症病人的腫瘤中已發現該物質……50個接受調查者中,43人明確表示該禁止使用該物質,6人表示應繼續研究觀察,1人發現,這“一氧化二氫”,就是水(H2O)。更搞的是,美國一個小城市還曾火速擬定了一項法令草案,以控制一氧化二氫可能帶來的“致命危機”……

這個好玩的故事,說明公眾的科學素養普遍稀缺。普通百姓不明就裡也就罷了,但如果是公共人物、媒體人士掉進這樣的“科學陷阱”,那事情就不一般了。

作為著名媒體人士的崔永元,一段時間來因為“轉基因混戰”,陷入了輿情漩渦,新聞人成了“新聞當事人”。他與堅定的“挺轉基因派”代表人士方舟子激烈對抗,在公眾心目中變成了“反轉基因派”的旗杆。本應是科學理性的辯論,卻變成輿情激蕩的罵戰﹔兩人從媒體對罵,甚至演變成對簿公堂。從媒體呈現看,兩人“對著干”有三個發展階段:首先是在自媒體上“對罵”,微博就是主陣地﹔然后是各自接受平面媒體的採訪,擴展了“對攻”﹔最后走向“全媒體”,進行一場無法蓋棺論定卻注定兩敗俱傷的“對決”。

其間崔永元離開了央視到中國傳媒大學任教,而在自媒體上,他和擁有眾多粉絲的方舟子,都是廣義上的媒體人。倆人都在對攻對罵中表現出非科學、非理性,從而演變成“文革式”的罵戰。在這個事情上,崔永元忘卻了新聞專業主義的原則,他在一段視頻中恨得牙痒痒地說:“……這個方舟子有點利欲熏心,這個時候他開始不講邏輯不講方式,甚至不講科學的方法,也不講科學的規律,就是一個懂一點科學的一個市民混混,甚至我說難聽一點,就是一個文痞甚至流氓,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他在微博上這樣開火:“你可以說我白痴,我也可以說你白吃。”

被稱為“文科男”的崔永元,在陷入這場輿情漩渦之前,對轉基因是哪路神仙一無所知,整個過程明顯稀缺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而自我感覺從來極其良好的方舟子,自居“科學中人”,其言其行一向刻薄,他更稀缺的是人文精神與人文情懷。這應驗了北京大學任定成教授的那句話:“對一個民族而言,缺失人文的科學是麻木的,缺失科學的人文是軟弱的,雙重缺失則是愚昧的。”還好,這僅僅是兩位著名的公共人物的事情,而不是整個民族的“雙重缺失”。

崔永元大抵是被方舟子屢試不爽的“無情激將法”給激將起來的,從而掉入了許多人曾經掉入過的“方舟子陷阱”。但他人畢竟只是外因,內因終究在於自己。剖析這場由轉基因罵戰導致的輿情漩渦,可以看到媒體人士素養缺陷的若干側面,可謂教訓深刻。

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崔永元自掏腰包去美國、去日本調查採訪“轉基因食品”,勇氣可嘉,可惜明顯是帶著預設立場去進行調查採訪的,無論是什麼採訪都圍繞著“反轉基因”的角度進行,連他帶去的翻譯都是“反轉派”的。這樣,他就不再是一個公平公正、第三視角、平衡報道的記者,而是一個當事人的“大膽假設、主觀求証”。在偏見意識的主導下,拿出來的採訪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偏見比無知更可怕,偏見比無知距離真理更遠。

從已有的信息看,崔永元調查採訪的套路是問路人、跑商店、訪專家,基本屬於走馬觀花式。小崔費這麼大的勁,我看還不如花一個多小時看正反兩個角度的兩檔電視節目:“反轉派”的郎咸平在廣東衛視《財經郎眼》所做的關於轉基因的一期節目,“挺轉派”的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的演講《轉基因是什麼》。無論立場是什麼,他們都說得細致豐富、一清二楚。

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的轉基因技術,並非什麼新鮮事物。它就是重組DNA,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優質基因片段,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獲取具有特定遺傳性狀的個體,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這當然是要往好裡改造而不是往壞處改造,即把一種生物中有特長的基因搬家搬到另一種生物上讓其發揮作用,這樣能使轉基因后的農作物抗某種病虫害、更耐干旱等。美國農業部明確表示,轉基因作物能減少水、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減少翻耕,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營養角度,都“看不出反對種植的理由”。

對於轉基因食物,公眾最關心的關鍵問題就是“安全”兩個字。在中國,食品安全引發了全民焦慮,對於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有擔憂,這也可以理解。在美國量產和上市的轉基因食品,因為已經經過多個監管部門驗証為安全的,所以被認為與一般食品無異,也從不做特別標示。資料表明,目前美國的玉米和大豆超過90%都是轉基因作物,其中供美國本國使用的超過一半。饒毅教授說:“目前,非常清晰的是,凡是批准了的轉基因食品,是沒有安全性問題的。”

這麼多年來,對於轉基因食物,迄今沒有証據發現它有害。

小崔去美國調查採訪,最核心的也應該是調查其“安全性”問題,比如去醫療機構調查,拿到“不安全”的確鑿証據。但讓人訝異的是,在今年2月15日夜東方衛視《環球交叉點》節目中,崔永元拿出來的是老掉牙的一疊“曲線吻合表”。把轉基因食物增量曲線與某種疾病增量曲線畫在同一個圖表裡,並不能說明兩者直接正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代表阿瓦艾達拉博士代表世衛組織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說得很客觀:“我們並沒有一個對轉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總體說法。WHO的態度是,轉基因食物應該進行具體個案的嚴格風險評估,包括上市前和上市后。每個國家在讓新的轉基因產品進入市場前都應該確保其已經經過了嚴格規范的評估。”

轉基因食物的研究與生產,並不是沒有潛在的安全風險,但隻要有嚴格的監督管理,這樣的風險是可控的,可控的風險就不會變成將來的危險。所以,對轉基因食物的研究與生產加強監管是沒錯的,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反對,那就是缺乏科學精神的愚蠢偏見。與崔永元一同出現在《環球交叉點》節目中的另三位“反轉派”同仁,有一位女士更是抱有極大的偏見,直接說轉基因就是“騙局”,要“一刀切”予以禁止。

如果不持有偏見,以崔永元這樣的智商,隻要多花點時間全面地去學習了解一下,應該對轉基因科技及其應用有客觀的判斷。但現在看來小崔的偏見很固執,這從根本上說,是缺乏科學思維、科學精神所導致的﹔而從直接原因上看,恰恰是被方舟子給刺激出來的。

思維偏執,意氣用事

偏見在有名望的人那裡,很容易變成偏執。據《南方周末》報道,崔永元在赴日本調查前夜,2014年1月11日晚,在北京奧體中心,他和《南方周末》記者聊了近5個小時的轉基因話題。在他未來的行程單上,還包括歐盟國家、墨西哥、阿根廷等,美國還要再去,“從來沒有一個局外人對轉基因問題這麼較真過”。偏見之下的偏執,隻能越走越遠。

“它就是工業,根本就不是農業。”說到轉基因糧食的種植,崔永元在電視節目裡這樣斬釘截鐵地下結論。意氣用事的崔永元,甚至把他在轉基因上的“站隊”看成是賭博,他這樣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有很多說得非常專業的細節,我也不知道對不對。但大問題我從一開始就判斷對了。科學的問題都是需要理性探討的。這像一場賭博,我押對了。”把需要理性探討的科學問題看成是賭博,足見科學精神、科學思維和科學理性的稀缺。

邏輯判斷能力薄弱

看得出來,崔永元的說法充滿了矛盾與糾結。“如果最后証明我錯了,那我願意讓更多糊涂的人,包括我自己趕緊猛醒過來,別再犯傻了。如果証明有問題,那我也要讓更多糊涂的人,別再迷惑在裡面了。”這樣的說法,還是簡單的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思維。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導致崔永元邏輯判斷能力降低。比如在東方衛視《環球交叉點》節目中,他拿出兩張復印的圖片,那是中美兩國不同學者在轉基因作物裡發現的“新物質”,美國學者稱為“不明病原體”,中國學者稱為“不明蛋白質”,而且是“無致病性的不明蛋白質”。兩者的定義明顯有區別,但崔永元把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直接稱為“不明病原體”,並當作“証據”要交給反對他的人。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崔永元說去美國調查后,“現在兩個謊言被戳穿了,一個是科學界沒爭議,二是美國人放心地吃了二十年”。他竟然把“科學界沒爭議”當“謊言”來戳穿,這哪裡是謊言不謊言的事,轉基因在科學界明擺著有爭議,而且爭議得沸反盈天。我在微博上感慨:你把這個也當作“謊言”來戳穿,這不是全戳錯了嗎?你的邏輯能力哪裡去了?

為了証明“美國人沒有放心地吃了二十年”,崔永元在美國的調查採訪一直在找這方面的証據,強調“在美國吃到轉基因食品的幾率非常低”。可是,在東方衛視《環球交叉點》節目中,他拿出的“曲線吻合表”中,某種疾病的增量曲線,卻必須建立在“吃轉基因食物”的基礎上。一邊要証明美國人自己不吃轉基因食物,一邊又要証明美國人因為吃了轉基因食物而多種疾病增加,這個邏輯矛盾,小崔是怎麼也不可能解決的。

對輿情缺乏敬畏

從方舟子、崔永元圍繞轉基因罵戰的展開與持續,可以看出兩個人對輿情都缺乏應有的敬畏。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大有“早已脫光的人,最后脫不脫鞋已經不重要了”的意味。他們不僅不尊重爭議的對手,更不尊重公眾,以及不尊重科學本身。

科學和人文是人生的兩個“支柱”,一個大寫的“人”,必須有科學和人文這兩個“支柱”來支撐。像崔永元這樣著名的新聞人,卻成為這樣的“新聞當事人”,陷入輿情漩渦中幾乎不能自拔,這在我看來是很大的一件憾事。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曾經說過一段關於科學真理的話,真是發人深省:“一個新的科學真理取得勝利,並不是通過讓它的反對者們信服並且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過這些反對者們最終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長起來。”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和小說家C.P.斯諾在劍橋大學的評議堂發表了《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的演講,他提出:知識分子是兩極的,一極是文學知識分子,另一極是科學家,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一個文學知識分子根本不知道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什麼,但科學革命將給這個世界帶來巨大的變化,能讓那些貧窮的地方逐漸富裕起來……

一個真正普及科學的民族,才能真正擺脫愚昧和迷信﹔一個確實崇尚科學、具有科學精神的民族,才真正有生機和希望。媒體與媒體人也一樣。對於缺乏科學精神“基因”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轉入”科學精神的基因。

(作者為《都市快報》首席評論員)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