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聲喧嘩之中,權威人士,如專家、網絡大V、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相關人士等,作為反映輿情的重要人物,愈來愈被媒體所重視。但他們能否客觀公正地反映輿情?筆者發現,近年來媒體報道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出現的一些輿情研判誤區,與所謂的“權威人士”有著不小的關系。
專家,需要警惕的不只是他們的“雷語”
近年來,房價、養老等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少數專家學者不時發出雷人之語:“北京房價要漲到80萬元/平方米”、“房價漲到頂就沒人投機了”、“延遲發養老金,其間男的可以去養老院做園丁,女的給老人洗衣服做點編織”……這些論調讓人驚愕不已,並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透過這些專家學者的雷語現象,我們看到產生這些“雷語”的原因其實並不相同。
去年,《人民日報》曾有評論分析專家屢發“雷語”的原因,這些專家學者往往擺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耐不住做學問的寂寞,想以此出名。出名了,就能收取出書、講學、當顧問、上電視等實惠,財源不斷。
有些專家學者發出“雷語”是因為他們被某些既得利益集團所利用,已經成為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鳴指出,“現在許多專家成了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當利益集團遭遇輿論危機時,他們就會跳出來辯護,這引發了公眾的不信任,進而造成整個專家群體公信力喪失”。
“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有些專家學者在一些場合說一些“雷語”,是在特定場景、針對特定對象的,而被媒體報道出來后,就容易成為“雷語”。去年,自稱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的曾憲斌在鄭州參加地產年會時說:“評價一個城市主要看房價,房價越高城市越好越吸引人,房價越低城市越不吸引人,越丟人。”明眼人應該知道,這類房產年會討論的不太可能是居者有其屋的民生問題,參加這類會議就是要為地產商說好話的。要是曾憲斌唱衰房價,以后恐怕很少有地產年會邀請他出席了。事實上,房價相對低的一些地方領導也是這麼想的,個別專家充分領會了領導的意圖,把領導的“小九九”說了出來。
有些專家,是包裝出來的假專家,他們的言論和觀點往往不具備權威性、科學性,但很有迷惑性。比如前些年活躍於各大媒體的“養生專家”張悟本,他宣揚的養生理論很簡單,也易操作,經過媒體報道后,騙了不少人。其暢銷書《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中宣揚“綠豆治百病大法”,曾引發綠豆價格大幅上揚。
有些專家,也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錯誤,導致分析問題不全面,對他們的觀點應認真審視。近年來一直有不少專家預測房價下跌,但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房價一輪又一輪上漲。如果經過媒體的報道,某些受眾聽信了專家看跌房價的言論,吃虧的不只是那些沒有及時買房的受眾,媒體的公信力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都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套用一下,“盡信專家不如無專家”也成立。尤其是當今學者明星化趨向日益明顯,對於個別專家的觀點,媒體需要謹慎對待。
網絡大V,一呼百應的他們其實很復雜
網絡大V在互聯網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發出的聲音也受到了媒體的重視,並成為媒體研判輿情的重要來源。但是,一些網絡大V的丑惡行徑被揭露,給媒體敲響了警鐘。網絡大V一呼百應的背后很復雜。媒體不能被其聲勢迷惑,更不應參與其中,淪為網絡大V推波助瀾的工具。
公司化運作,網絡大V搖旗,網絡水軍吶喊,形成了一條比較成熟的炒作產業鏈。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創始人楊秀宇(網名“立二拆四”)和員工秦志暉(網名“秦火火”)等人被刑事拘留,揭開了多起網絡造謠事件的真相。武漢一網上造謠公司裡的600多名“槍手”涉嫌造謠、炒作10余起重大事件。隻要給錢,什麼都干,曾用不實信息詆毀污蔑過多家公司,為選秀刷過票,也屢屢用炒作牟取不良商業利益。
網絡大V周祿寶,曾接受過新華網、中央電視台七套、羊城晚報、中國網、搜狐網及海外媒體的連線採訪,發帖曝光了“隴西坑爹扶貧”、“隴西禽獸教師劉軍紅”、“隴西園藝小學教師王正瑞案”等。客觀上說,他一開始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但是,他沒有珍惜來之不易的“光環”。2013年8月9日,周祿寶因涉嫌敲詐勒索在蘇州昆山被批准逮捕。警方透露,自2011年以來,周祿寶涉嫌先后在桂、浙、蘇等地以“爆料炒作”手段獲取“封口費”,敲詐金額達上百萬元。像周祿寶這樣的網絡大V在網上更能贏得網民的信任,發表錯誤言論更具欺騙性,媒體也很容易被誤導,進而錯誤地研判輿情,影響報道的真實性。
一些網絡大V追求個人影響力,利用粉絲多、關注度高的優勢,將一些沒有經過証實的信息通過微博發出去,引發大量轉載,其中即包括某些謠言。而謠言經過網絡大V傳播,往往能引起媒體的關注。如果媒體缺乏理性的態度,也缺乏專業的判斷能力,往往會影響媒體研判輿情的准確性。
政府部門人員,發聲背后的難言之隱還真不少
政府代表人民行使權力,其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政府部門的有關人員發布的信息、說的話往往具有較高的可信度。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某些地方政府的個別官員和工作人員發布的消息有時候有偏差,媒體對此不能全盤接受,而應審慎對待。
有些政府部門的官員或工作人員無知無畏地亂說話。2007年9月3日至11月9日,時任陝西省林業廳副廳長朱巨龍在廳長張社年在上海學習期間主持林業廳工作,聽了省林業廳保護處處長王萬雲匯報和看了虎照后,草率認定虎照為真,並同意召開新聞發布會和給予周正龍獎勵。后來,面對眾多網友、專家、記者的質疑,他公開表示:“(如果)老虎是假的,烏紗帽我不要了。”
有些政府官員和工作人員在媒體面前喜歡說大話。在媒體上,我們不經意間會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員面對鏡頭侃侃而談,談到的目標都十分宏偉,報出的招商引資數字也大得驚人。個別官員試圖通過夸大政績,來獲取升遷的機會﹔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浮夸的數字,來為領導增光。有人戲言,如果把媒體上各地報道招商引資的數字相加,中國許多地方都能超過上海了。對於浮夸這股歪風,媒體不能助長,而應借助中央嚴格實行“八項規定”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機會,堅決予以批判。
近年來,涉及政府部門的負面新聞,一些政府部門的人員習慣於第一時間張嘴否認:昆明市發改委官員不雅照被曝光,發改委第一時間說無此人﹔每有網民質疑干部“火箭提拔”,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回應沒有問題﹔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被羅昌平實名舉報后,能源局新聞辦負責人不但立即否認,還表示“我們正在聯系有關網絡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正在報案、報警。將採取正式的法律手段處理此事”。當然,這些政府部門的人員有他們的無奈,曾經是新聞發言人的王旭明在微博中說:“以劉鐵男案為例,值得注意的還有,當劉浮出水面后,媒體和公眾又集中火力把板子打到發言人身上,而非打到造謠的始作俑者。警惕啊,善良的人們,防‘民謠’,更要防‘官謠’,防‘官謠’更要問責制造者、下令者,而非僅僅譴責發布者。”媒體對於那些來自個別政府部門人員的辟謠不能輕信,而應以謹慎的態度認真加以核實。
某些行業協會,擦亮眼睛看他們在為誰說話
2012年,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發布《嬰幼兒乳粉質量報告》,為當下國產乳粉質量給予“歷史最好”評價﹔2013年,該協會又說“國產奶粉質量優於進口奶粉”。這些言論與近年來該協會的其他言論引來質疑聲一片。
近年來,不少行業協會因給代表的利益主體說話遭到公眾質疑,中房協為房地產商說話,中烹協為烹飪企業說話,中藥協為某企業“活熊取膽”說話……“進行行業的自我協調,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是我國行業協會設立的重要職責。但如今,不少行業協會疏於對行業的約束和管理,已逐步淪為特定群體的利益代言人。來自他們的輿情是否准確、有代表性,媒體在研判時需要謹慎分析。
(作者為連雲港報業傳媒集團主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