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2月下

好評論不是冷嘲熱諷

高金國

2014年05月26日14:31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由於工作需要,有些電視節目,我不得不看。看著看著,就來氣了。為了增強輿論引導功能、和網絡媒體競爭,現在的一些電視節目有時候加上幾句點評,這是好的。不過,畢竟電視媒體是靠語言來和觀眾溝通的,看似平常幾句話,播音員稍微變換一下語氣,就成了另一種樣子,甚至成了冷嘲熱諷,讓人不舒服。

嘲諷,是評論常用的手段。魯迅的嘲諷多了去了,還不照樣是精品?所以說,冷嘲熱諷不是不可以,關鍵的問題是三個字:對誰說。

這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嘲諷權貴,算你膽兒肥﹔嘲諷富豪,算你憤世嫉俗﹔嘲諷普通人,大家頂多說你是憤青,把你晾在一邊,卻也不是什麼特別大的事兒﹔如果嘲諷的是弱者,那你就得好好想想了。

一家電視台播了條新聞:一農民為了捕魚,早上很早從河灘淤泥走到了河床上(當時淤泥都凍住了,能承擔成年人的重量),忙活到大中午,魚沒逮到幾條,人卻因為中午淤泥解凍陷了進去。最后動用了消防官兵,才把人救了出來。

新聞沒什麼,問題是主持人加了幾句點評,讓人聽了不舒服。大意是說,你說你這人,閑得沒事跑河床上干啥,浪費警力!幾條魚值幾個錢啊?你的命值多少錢啊?為了幾條魚不要命了啊?

這樣的點評,平心靜氣地、用勸誡的語氣說出來,或許也沒什麼。可一旦語帶嘲諷,效果就相反了。若不是生活所迫,誰會大清早去河床上逮魚?誰不知道命值錢?可沒有錢,誰來養家糊口?命值錢,沒有錢何以活命?如果不是困窘得可以,誰會拿自己的“繩命”去折騰警力?為了這樣的“安全”,是不是菜販也不能早起運菜了?為了這樣的“安全”,是不是礦工也不要下井了?

相比較而言,書面語言在利用“嘲諷”這個武器的時候,會更嚴謹一點。白紙黑字,弄不好就成為別人手裡的“小辮子”,嘲諷不成反惹一身騷。電視台也十分嚴謹、小心,但因為口語播出的特性,讓他們在嘲諷的時候很容易“過火”。某電視台一檔節目譴責市場管理員強拿業戶雞蛋的行為,連“吃了這樣的雞蛋,您也不怕噎死”(大意)之類的話,都出來了。

嘲諷,是批評的有力手段,但要學會合理利用。至少,有這麼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嘲諷的妙處在於“綿裡藏針”,理性而幽默的聲音更有力量,叫罵式的嘲諷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媒體公信力。

第二,要區分批評的對象是不是弱勢群體。趙本山的小品,在有些國家之所以不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嘲諷或者模仿的對象,多是弱勢群體,而這是對觀眾的一種冒犯。拿前面的例子來說,一個大清早起床去捕魚的人,顯然不會多麼富有、寬裕。他或許未必屬於弱勢群體,但這種辛苦打魚的行為,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同情。媒體對觀眾產生同情的對象冷嘲熱諷,顯然是無視觀眾的情緒,和觀眾對著干。

第三,要區分被批評者所犯的錯誤,是有意還是無意、是惡意還是善意。如果是無意犯的錯誤,或者好心辦了壞事,那顯然更適合用一種寬容、理性的態度去提醒,嘲諷未必合適。

媒體工作者千萬不能忽略一個問題:當你在公共媒體上使用“嘲諷”手段時,你面對的不是被嘲諷者一個人,而是全體受眾。處理得好,受眾都覺得解氣、痛快﹔處理不好,冒犯的是受眾。

要記住,說“正面的反話”,效果要比直接“叫罵”更好﹔問幾個“為什麼”,比直接譴責要好﹔關鍵節點上的辛辣諷刺,比不分輕重的“全面批評”要好﹔幽默的調侃,比火冒三丈的抨擊要好。

嘲諷化為文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有轉化、分析、吸收的過程,文字的不理性,在這個過程中,會得到部分消解﹔嘲諷如果通過口語方式表達(比如電視、廣播),受眾因為缺乏這一轉化吸收過程,感觸到的“非理性”色彩會更濃烈,加上部分主持人善於通過語氣來強調某種語言色彩,嘲諷帶來的沖擊就會更劇烈。時間一長,容易給人帶來“媒體無容人之量”的錯覺。

(作者為魯中晨報編委)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