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奧會尚未開幕時,我注意到一則新聞報道:據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總監江和平介紹,央視十分重視這次冬奧會報道,共派出208人的報道團,報道量有望創下歷屆冬奧會之最。
乍一看,似乎並無異樣。此次冬奧會開幕式,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等約40位政要出席。這一“重視”,應當有相當程度的政治考量。
不過從做新聞的角度來看,和另一數字對比,事情就變得耐人尋味。據稱,參加本次冬奧會的中國代表隊總共139人,其中運動員僅66人。那麼,與上述報道團人數相較,很容易形成“三個多記者圍著一個運動員轉”的印象。而且,這還沒算上新華社派出的33人的報道團隊在內。
央視和新華社的報道目標很明確:不同部門人員齊上陣,文字、視頻、網絡都不落,全面報道賽事盛況,全程追蹤賽事的熱點、重要節點以及突發事件,“一網打盡”。不難看出,“全”成為這場報道戰的核心特色,而策略則是最原始的“人海戰術”。
開幕式后,有不少眼尖的網友看到現場照片后直接評論稱“黑壓壓的人群望過去全是東方面孔”,更有網友替央視算賬:“氣勢很大,但能否收回成本?”
也許基於報道成本和收益的考量,央視已經做好預案。但很明顯,這種動輒上百人的大報道團隊,非一般媒體所能承受。市場化媒體的逐利性強,必須穩穩地把控新聞的“性價比”,不可能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裡,更別提剛剛走入正軌、盈利尚有困難的自媒體。
更核心的問題在於,讀者、觀眾買不買賬?猶如拍一部電影,遠景、近景、特寫,再穿插歷史回顧、未來展望,一部史詩般厚重的影片,和一部短小精悍、制作高效的微電影,哪個能獲得更高點擊率?
這一問題並不好回答。我們認識世界、了解正在發生的事,主要靠新聞,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大而全、面面俱到的新聞,方便我們看清事件全貌﹔一個小小的新聞接觸點,往往能觸發我們對事件的興趣,進而有動力去拼湊事件的一個切面。央視或許可以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但沒有這樣的人力財力的媒體,便難選擇。
暫時擱置這個難題,我們來回顧一下去年普利策獎出現的一大亮點。兩者結合或許能帶來新思路。
2013年普利策新聞獎最佳國內新聞報道獎,花落一家自媒體ICN。這是一家小型的非營利性在線新聞組織,僅有7名成員。但7人是個頂個的新聞高手。依靠一些基金支持,這家新聞組織可以使用七分之三的“大成本”人力,歷經好幾個月,完成圍繞一個事件的十幾篇調查型報道。
視線集中在一點,視角堅持獨立客觀,和“大而全”相去甚遠。但憑借專業和深度,ICN擊敗了《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這樣的報業巨人,摘得普利策最佳報道獎。組織負責人坦承,換作大型新聞機構,做同一新聞事件,他們很容易被多個方向拉扯,所以不容易深入。“而我們就做一件事,就報道一個方向……我們是氣候跟能源方面的垂直媒體,跟主流媒體有所區別,而這種區別正在與日俱增。”
自媒體佔據了“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分分鐘可以瀟洒地拋棄話題全覆蓋的操作模式,隻攻克幾個特別熱點的新聞選題,反而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這算“精英策略”取勝的典型嗎?
這同樣是一個難回答的問題。對於很多媒體來說,這種成功很難復制。捉襟見肘的預算,和試圖挖掘更深更廣新聞事實的職業目標,兩者存在天然矛盾。出一篇驚天動地之作或許容易,難的是長期穩定的稿件供應。而且,若是沒有強大新聞組織對全面事實景象的呈現,新聞碎片化讓社會走向何處,也未可知。
由此說來,選擇人海戰術或者精英策略,也許只是個偽命題。新聞市場需要宏觀全面不計成本的“大手筆”報道,需要迎合最熱門話題最多數觀眾的高性價比稿件,也需要游離在市場邊上、“孤獨”新聞人深耕細作的作品。
正如前文所提出的難以抉擇的問題,這背后隱藏的是熱鬧的新聞市場正經歷著的悄無聲息的進化。達爾文式優勢劣汰的結果將會如何?事實上,現在還是一片迷茫。
(作者為《檢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