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3月上

不敬業很缺德,不創新沒法活

觀  其

2014年05月26日14:10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雨水第二天,與新上崗同事聊天。座中年齡數老三,免不了老生常談一番。

聊的話題,其中一個是“以人為本創新發展”。以人為本,靠人的能力來發展而不是靠關系靠燒錢來發展,才算創新發展,才能創新發展﹔也隻有創新發展,才能更好地在發展過程和發展目的上體現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創新發展,就是依靠人為了人的發展。這一點,說說容易,真要落實,挺不容易。聊天,聊出些感想來:

以人為本創新發展,須充分體現對人的能力的尊重。這是對組織的要求,也是對每個人的要求。崗位崗位,有崗才有位。英雄無用武之地,何談英雄偉業?一個組織不給人用武之地,不給崗位給平台,是對人的最大的不尊重。相應地,一個人不珍惜崗位,連愛崗敬業的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既是最大的缺德也是最大的不自重,是對自己能力的極大浪費。能力能力,既有才能又肯賣力,才算有能力。很多時候,本事不在大小,關鍵是你要干事﹔能力不在大小,關鍵是你要賣力。本事與干事,能力與賣力,長遠看總是正相關的。個人與工作與集體的關系,如果像有些戀愛男女那樣總是若即若離、欲迎還拒,結局隻能是苦了自己、誤了別人。

以人為本創新發展,就不需要太多專門的“官”。天上星多月不明,單位官多不太平。官僚主義害死人,古今中外皆然。組織扁平化是企業事業組織的趨勢,新聞媒體是業務單位,更應如此。如果認同以人為本,就要尊重人的能力和價值,就不需要太多專門的管理崗位,最多是業務為主兼顧管理的責任崗位,或者說是在帶頭干業務中行使組織、協調、管理、服務的責任崗位。新聞媒體,需要的是靠業務立身,靠業務服眾,靠業務立權威的“領導”,而不需要那種拿根鞭子在大家后面吆五喝六的監工式“領導”,這種太令人生厭的監官,可簡稱“太監”。在新聞媒體裡當或大或小的頭頭,給自己定好位很重要。領導,第一是領頭干,第二是引導干。領頭干,就是吃苦在先、開路在先,要當首席打工仔。如果光靠官大發號施令,在大家后面大喊“給我上”而不是沖在前面高呼“跟我上”,這樣的領導誰服你?注定要失敗。領頭干,自己還得先成為行家裡手,成為業務權威。業務權威,才有領導權威。引導干,就是不僅自己要干好,還要帶隊伍,組織、凝聚大家都干好。領頭干,引導干,用兩個成語來概括,就是既要“一馬當先”又要“萬馬奔騰”。

以人為本創新發展,要求新聞採編把內容做實做精,去水分,與讀者客戶需求更精准對接。自我欣賞、自娛自樂的東西,少些再少些!干一切事情,包括辦媒體,要想干得長遠干得有價值,原則都是一樣的,就是為人民服務。越無我越有我,這是辯証法。你全心全意為大眾,忘我無我,你就在大眾中越有分量越有價值,大家就認同你、支持你,你才能成其為你。辦媒體也一樣,以服務對象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你才能被認可,才能在服務對象中留下印象扎下根,有影響有品牌。

以人為本創新發展,要求媒體經營由單純靠關系、靠企業大戶的被動的要飯式發展,向更多地靠員工能力、靠滿足市場需求、靠終端個人客戶的做飯式發展轉變,也就是從單純寄生性發展向更加自主性、內生性發展轉變。更多地拼內功,包括內容質量、營銷策劃、抓市場需求以及實現市場需求的能力,等等,也就是更多地靠人的能力和價值來賺錢。

媒體經營有一點格外得注意,就是要更加突出服務終端個人客戶,不能再倚重企業大戶。過去,企業大戶讓咱吃,除了業務員與企業老板私交好人家給面子外,還因為人家看重媒體在企業產品與終端消費者之間的媒介作用。現在,媒體的這種媒介作用弱化了,企業“去媒化”與“自媒化”成為趨勢。一方面,企業做業務搞營銷,越來越趨於越過傳統媒體這個中介,因為企業和消費者可選擇的媒介多了,企業越過傳統媒體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更容易了,這就是“去媒化”﹔另一方面,企業越來越多地選擇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新媒體,或者自己辦各種媒介,或者把產品本身作為媒介,或者利用新的傳播技術和平台發動消費者為企業做傳播營銷,這就是“自媒化”。這“兩化”,呈加速趨勢。對此,媒體人應清醒。○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