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4月下

“對報媒未來發展的建議”調查報告

王衛明  楊  帆

2014年05月26日13:37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為了解公眾對報紙媒體未來發展的看法,筆者在問卷星網站發布了“對報媒未來發展的建議調查問卷”(詳見http://t.cn/8s6nVRa,共12道單選題、1道開放式主觀題)。本次調查期間為2014年4月5日9時至2014年4月10日16時,主要通過QQ群、微博等平台推介此項調查,共回收有效答卷620份(其中20.65%通過手機提交)。

本次調查採用網絡匿名調查方式,數據下載后導入SPSS進行分類統計和交叉分析。因採用非隨機抽樣方式,本次調查的結果可作為一種探索性認識,不用於推論總體情況。

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在620名被調查者中,618人分布在我國33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無人在台灣參與填答),另有1人在澳大利亞、1人在美國。這些被調查者,主要是新聞院系的在校師生和媒體從業者。

其中,男女比例分別為50.65%和49.35%,幾乎持平。被調查者以中青年人為主,4人“未滿18歲”(佔0.65%),177人“18歲∼22歲”(佔28.55%),421人“23歲∼45歲”(佔67.9%),18人“46歲及以上”(佔2.9%)。

被調查者中,學生284人(佔45.81%,大多是新聞院系在校學生),報媒從業者141人(佔22.74%),新媒體從業者75人(佔12.1%),新聞院系教師20人(佔3.23%),其他職業100人(佔16.12%)。

對報媒發展走向的看法

對報媒的發展前景,大多數被調查者“僅看好少數報紙”,“看好”和“不看好”的分別佔被調查者的8.71%、10.48%。值得一提的是,接受調查的新聞院系教師,無一例外地全部“僅看好少數報紙”。

關於“報媒最應該朝哪方面改進”,選項“與新媒體融合”最受推崇(佔49.19%),“做好內容”略次(佔38.55%),“做好發行”和“其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佔比均未超過3%)。與其他年齡層次被調查者明顯不同的是,未滿18歲的被調查者,則最推崇“做好內容”。

在“與新媒體融合”、“做好內容”、“做好發行”、“其他”四個選項中,接受調查的新聞院系教師(50%)和報媒從業者(42.55%),選擇“做好內容”的居多。

關於“報紙媒體在內容上最應朝哪方面改進”這個問題,分別有34.68%、30.65%、26.13%的被調查者選擇“增強服務性”、“淡化宣傳味”、“增強互動性”,選擇“增強趣味性”的被調查者最少,可見“報紙內容的趣味性”並不是報紙內容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

現在,許多報媒在紙質版之外,紛紛推出網絡版(含手機客戶端)。非紙質版本的收費發行,越來越成為國外一些報紙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對於網絡版的收費閱讀,被調查者認為“大多數不可行”的居多(58.87%),14.19%的被調查者認為“都不可行”,僅8.71%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多數可行”。

對網絡媒體轉載報媒的文章(含圖表),報媒應該怎麼辦?48.87%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維持現狀(繼續收費或繼續免費)”,37.26%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提高收費價格”,僅有13.87%的被調查者支持“不收取版權費用”。

報媒最需要改革的問題是什麼?被調查者選擇“上級的新聞宣傳管理體制”的居多(佔47.9%),其次是選擇“經營方式”(佔28.55%),選擇“員工薪酬”的被調查者最少(佔8.55%)。

在新媒體時代,報媒的紙質版和網絡版稿件,是否應該差異化並相互推介(如“該稿更多內容詳見某版面或某網址”)?僅13.39%的被調查者認為“不必”,認為“應該”和“部分稿件差異化就行”的,分別佔43.71%、42.9%。

不久前,《華西都市報》提出由“大眾化市民報”向“大眾化高級報紙”轉型。都市報的這種轉型是必須的嗎?被調查者對此問題存在明顯的分歧,認為“不必,固守原來定位為好”的居多(佔42.26%),認為“應該”的佔36.13%,另有21.61%的被調查者認為都市報應該“向其他方向定位”。

就中國內地而言,報媒是否應該向小城鎮和農村拓展發行范圍? 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可以適當拓展”,僅13.23%的被調查者認為“不必”。

對報媒未來發展的建議

為彌補前述選擇題難以概括全部可能性的不足,本次調查特意設置了開放式的填答題:“關於報媒的未來發展,您有什麼建議?”對該題的回答,字數不限,但較為費心、費時,所以隻有360人填答,其中12人為無效回答(寫了“無”之類字眼)。在348份有效回答中,筆者發現,主要有如下建議:

(一)內容生產方面

不少被調查者強調為應對新媒體的沖擊,報媒應該堅持內容為王,關注新聞稿件的深度和質量。如有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最大限度發揮報紙的優勢,將重點放在內容的深度和評價上”、“加大深度報道,做好內容供應商﹔各地報紙以地方新聞為主,強化個性,盡量避免千篇一律﹔本地新聞盡量做深,有態度才會有印象,有印象才會有影響”、“提升內容品質,以此來淘汰部分報紙,將報媒從大眾化媒體逐漸向高端化或細分市場轉變”、“做好內容,發掘自身獨特之處,自有生存之道”、“向深度內容發展,避免網絡式的淺讀性內容”,等等。

有被調查者認為在內容方面,當下的報媒做得並不夠好。如“報媒並不缺渠道,而內容豐富、深度化應該保持,並不是說向新媒體靠攏即可,更關鍵的還是整個報業的布局如何。綜觀當下國內不少報媒,內容同質化在減少受眾的黏性,這使未來的走勢並不樂觀”。

此外,部分被調查者建議報媒在內容上應向服務性新聞傾斜。如“服務最重要,以人為本,不說空話套話,從民眾的需求出發,盡可能多地發揮報紙服務大眾的功能”、“報媒不僅要以新、真為宗旨,更要在體現服務性的基礎上重視新聞價值”等。

關於報紙的內容設置,有被調查者提出要“特色宣傳,建立差異化文化標識,加強互動,比如樹立有特色的交流互動的專欄持續刺激不同群體消費者的需求,創新或回歸是好出路”。

有被調查者認為,不同的報媒應該找准自己的定位,如“全國發行的報紙,盡量避免內容同質化,對新聞事件的解讀要深刻、新鮮﹔都市類報媒,保留地方特色,雖然這可能阻礙發行量的增加,但是不能既想以內容本土化取悅當地民眾,又想把它變成全國人民都愛吃的菜。”

(二)經營管理方面

不少被調查者建議報媒朝多元化經營方向努力。有被調查者建議通過經營做強報業,進而發展報紙,如“整合報業資源,拓展經營渠道,做強報業才能更好地發展報紙”、“報媒轉型最大的阻力是生產和經營的慣性思維及條塊化行政壁壘,而最核心的突破口是尋找到全媒體盈利模式”。

還有很多被調查者認為報媒應當跨業經營,如“利用報媒優勢,開展多種經營”、“做小做細,拓展社區,延伸服務,多業經營”、“多樣化經營,甚至是跨行業經營”、“改變經營模式,拓寬盈利渠道”、“做強服務性的同時,還應該把視野擴大,報業產品不僅是一份報紙,要多推出產品,跨界經營”。

除了建議在新聞內容的深度上下工夫外,不少被調查者還建議報媒加快同新媒體融合的步伐,借助新媒體提供的渠道發力。如“與新媒體做好充分融合,重心應轉移至線上”、“在增加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不要一味摘抄網絡新聞以博取眼球”。

有些被調查者在媒介融合方面提出了一些設想,如“建議報媒與新媒體建立一種聯系,共同發展,如報媒開發相應的手機客戶端,或用手機掃描可以看到比報紙上更多更全的信息”。

有不少被調查者認為,政府應當放鬆對報媒的監管,報媒不要充當自有資本、商業資本的代言人。

人才問題也是很多被調查者關注的問題。有被調查者提出“報媒的核心競爭力在人才和知識團隊。轉型不是轉場,報媒轉型大有可為。在探索階段,可以用項目制來帶動,通過原有知識團隊融入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增強互聯網思維,以此帶動核心團隊的轉型,生產流程的革新”、“打造好編輯隊伍、把搞新聞敲詐和有償新聞的記者清除出新聞隊伍”、“應從管理層的體制機制以及內部運作機制、人員構成、薪酬制度、層級概念等方面改進,放鬆管制,激活內部生產力和創新動力”等。

(三)其他方面

有被調查者對報媒的未來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如“我想,不遠的將來,每一個報媒或者報媒人的勞動,都將是產業鏈中的某個環節,是為客戶量身定做的傳播營銷方案中的某個條款。最終的結局或許是六化——產業鏈條化、產品多樣化、團隊項目化、思維網絡化、管理扁平化、收入多元化”。這名被調查者進一步提出,“內部資源和基礎數據庫的整合、優化、高效利用、多次利用,才是變革的第一道關。此外,把報紙內容簡單地搬上網絡媒體,沒有多大意義,更不可能解決報媒的生死存亡問題。報媒也曾經是新媒體,報媒還可以繼續是新媒體,新媒體並不只是指微博、微信、APP等某種新的形態,而是指符合時代特征的新型傳播理念、方式、形式、技巧和機制”。

有被調查者建議:“讓受眾參與到報紙的編輯中。”另一名被調查者則建議:“首先在排版方面做一些改變,以往人們不喜歡看報紙,是因為不喜歡看到密密麻麻堆積的文字……版面視覺應該增強讀者體驗感,令讀者的閱讀舒適愉悅,版面整體風格要靈活多變,擺脫一味的嚴謹之風。”

(王衛明: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楊帆: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