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李瑞英張宏民告別《新聞聯播》做幕后管理

2014年05月29日07:12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李瑞英張宏民告別《新聞聯播》

  李瑞英

  張宏民

  昨日凌晨3點,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一張與央視新聞聯播主播張宏民敘舊的照片,並稱“突然聽說他和李瑞英一道要退出新聞聯播,心裡一陣失落。”獲悉此消息后,記者以短信的形式第一時間聯系上李瑞英本人,而李瑞英在凌晨四時許也以短信的形式向記者証實,將與張宏民退居幕后,一道告別《新聞聯播》。

  李瑞英証實退居幕后 感謝央視平台培養

  被譽為“國臉”的兩位央視著名播音員李瑞英與張宏民自上世紀80年代進入央視工作后,已在央視新聞的平台上工作近30年。對於此番退居幕后,和張宏民一道告別《新聞聯播》,身為播音部主任的李瑞英昨日凌晨四時許在向記者証實的短信中也表達了對央視以及全國觀眾的感謝,“我們感謝央視平台的培養,感謝觀眾多年來的支持與厚愛!感謝所有媒體人的敬業精神!我們認為年輕的主播們已經成長起來,我們退到幕后做一些培訓和服務工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更有意義。”

  隨后記者向李瑞英進一步詢問了她與張宏民退居幕后的具體工作以及兩人的離開是否意味著《新聞聯播》會有新人加入等問題,而她在回復的短信中透露,“我們倆去中央電視台播音員主持人業務指導委員會從事培訓工作。”至於其他的事情,李瑞英稱,“不是我們考慮的范疇。”

  而據《華西都市報》資深記者杜恩湖微博爆料:“歌星李進向我爆料說,他和張宏民是好朋友,今日凌晨在北京喝酒,當張宏民傷感說出,他和李瑞英一起要離開央視告別新聞聯播。李進一下子急了,說,你們千萬別離開央視。張宏民嘆息,一言難盡啊!”

  陪同學考試 意外結緣播音

  李瑞英祖籍河南南樂,1961年7月出生於北京,她的父親是名軍人。高中畢業后,要不是有個要好的同學讓她陪自己去北京廣播學院報名,她也許一生將與新聞播音無緣。那天,來報名的人非常多,她心血來潮也湊個熱鬧。沒想到她端庄的外表和字正腔圓的嗓音被張頌教授一眼相中。在北京廣播學院的傳達室,李瑞英在報名的間隙碰到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天性愛玩鬧的李瑞英看到很多學生報名,自己不知哪裡來的勇氣,竟主動請纓給老人讀報紙。老人問其緣由,李瑞英說,您老耳濡目染應該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她現場讀報,讀完后忙向這位老人討教,老人的回答讓她充滿自信,“考北廣八九不離十。”而讓她驚訝的是這個當初給她指正讀報感覺的老人是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著名教授張頌。1979年,李瑞英順利地被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錄取。

  曾任江蘇台新聞播音員 為了愛情調回北京

  1983年,男友張宇燕大學畢業后考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系的研究生,而李瑞英被分配到了江蘇電視台擔任新聞播音員。李瑞英工作非常認真,她又做新聞播音員,又做主持人和記者,尋找各種機會來鍛煉自己。她隨身帶著字典,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看。她業務水平提高得很快。1986年,李瑞英調回北京廣播學院。1987年,李瑞英和張宇燕步入婚姻的殿堂。

  李瑞英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中央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她端庄大氣的主播風格,最能體現“國嘴”的氣質,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1996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節目改成了現場直播,這對擔任主播的李瑞英是一個挑戰。因為播出稿在開播前10分鐘才能拿到,有的比較緊急的稿子,甚至拿到手上沒有時間看就要播出。李瑞英的精神高度緊張,生怕念錯一個字。

  因為精神長期高度緊張,李瑞英常常做同樣的噩夢:直播開始了,可她手上拿的播出稿卻一個字都不認識,然后她就大叫一聲被嚇醒了。為了讓自己精神能放鬆下來,她每星期去打三次羽毛球、網球。每次打完球,她都覺得心情舒暢,晚上再也不做噩夢了。這種輕鬆愉快的精神狀態,讓李瑞英在主播時幾乎沒有出現差錯,出鏡率最高,成了《新聞聯播》節目的標志之一。 搜娛 宗河

  資料

  李瑞英主持經歷(部分)

  1987年7月20日,李瑞英第一次以CCTV新聞播音員的身份出現熒屏。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首次實現直播時,領導決定由李瑞英和羅京首先直播兩周。

  1997年,李瑞英和羅京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對小平同志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動作直播,表情、語音把握得當,無一差錯,受到中央領導的點名表揚。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她擔任前方報道記者﹔在設備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她的現場應變能力令人欽佩。

  2008年,在金融峰會期間,李瑞英積極參與前期報道,採訪了歐盟財長以及一些國家元首,為《新聞聯播》主播走出演播室進行了有益嘗試。

  2009年,李瑞英向全世界現場解說了國慶60周年閱兵式。

  張宏民

  1982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2009年獲得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