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駐華大使館政務公使朴俊勇 於凱/攝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易瀟)第七屆10+3媒體合作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本屆研討會圍繞“共建海上絲路 聯通亞太夢想”這一主題,就“同享合作藍海 、共贏亞洲未來”、“夯實媒體合作、助力民心相通”等議題開展廣泛而深入的研討,韓國駐華使館政務公使朴俊勇在會上發表講話。
以下是發言實錄:
尊敬的東盟各成員國各位代表、尊敬的韓中日各位政府代表、尊敬的各位媒體人,特別是張大煥會長,還有來自韓國朝鮮日報的各位記者,大家好。首先我謹代表駐華韓國大使館向第七屆東盟與中日韓10+3媒體研討會的勝利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其次對第七屆東盟10+3媒體合作會議的順利召開付出辛勞的楊振武社長及各位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會議的主題是“共建海上絲路 聯通亞太夢想”,現今東盟和中日韓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13國之間的互聯互通也逐漸深化,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這個主題是符合時代要求的。眾所周知,1997年發起的東盟10+3機制是在全球化發展和強化地區合作這一世界發展趨勢下建立起來的。目的是將東亞框架下各國國家強化緊密合作,正如今年11月在緬甸召開的第17屆東盟10+3會議上朴槿惠總統所說,東盟10+3機構與其他組織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我們為實現地區的和平和繁榮必須舉行實質性的合作。
東盟計劃明年開啟東盟共同體,因此各成員國之間加強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方面的聯系,東盟共同體的建設不僅對東盟各國,也對10+3各個國家之間進行合作和互通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最終對東亞共同體的建設會作出一定的貢獻。
21世紀的海上絲路是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0月訪問印度尼西亞時,為加強東盟各國的合作而提出來的。而對中亞地區,習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過去一年之間,中國政府為使絲綢之路構想的落地作出了不懈地努力。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曾表示說,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重點不在於軍事和安保上,而在於各國之間經濟合作上,各國合作的基礎是民心相通、政策互通、發展貿易往來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金融領域的互通,最終實現雙贏。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並不是構建新的體制,而是整合目前進行中的港口投資開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等各項項目。為強化互聯互通,將會開展基礎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項目,由此會產生更多經濟效應,促進經濟的發展。從長遠上來講,我們也可以期待,通過東亞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生產網絡的精細化、人民幣境外使用的擴大化,將會實現東亞經濟的整合。
韓國重視日本、中國以及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上周在釜山剛剛閉幕的東盟特別峰會上,雙方發表了共同聲明。在聲明中,韓國表示為加強雙方的互聯互通,韓國政府將大力支持發展運輸基礎設施項目,另外,位於環黃海地區的韓中兩國正商討建設復合物流體系,韓日之間的物流合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商討之中。
我們期待盡快恢復韓中日三國合作的正常化。為此,我們作出了很多外交方面的努力。事實上,我們三國都希望合作的正常化,這方面三方已達成共識。
韓中日三國合作的正常化對東盟+3的合作發展也具有很大的貢獻,當然我們也承認目前在外交上存在著各類問題,但是為了克服各類問題,韓國政府提出東北亞和平合作構想。這一構想得到了各國的支持,我們認為今后也應繼續完善這一構想,從而實現地區和平和發展,韓國政府對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構思表示濃厚的興趣,這一構思會給各國之間關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它會給著力建設自由和投資環境的韓國來說起什麼樣的作用?並對東盟合作交流和韓中交流合作會起到什麼作用,這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最后談一談為實現互聯互通,媒體應發揮的作用。通常於建立友好感情之后,交流會增加,最近會實現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為此,在座的各位有著歷史使命。今天的會議也與這一使命有著密切的關聯。
我希望在今天的會議上,集思廣益,為增進東盟、韓中日之間的友好交流作出應有的貢獻。最后,在年末之際,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