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國,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或群居、或散居,其居住區域佔據了大半個中國。由於歷史等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普遍特點是比較落后,扭轉這一落后的局面,是促進民族地區和諧發展的關鍵。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產業資源,這也成為少數民族自身發展的優勢。現階段,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往往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在當地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利用自身獨特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對培育區域經濟競爭力,優化地方產業結構,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具有重要意義。但由於種種原因,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仍是步履艱難,特色產業在區域經濟中的貢獻比例仍十分有限。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積極作用,促進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和壯大,為構建少數民族地區和諧社會和發展少數民族地方經濟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於吉林省東部,是我國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區。自治州首府延吉,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農業產業資源。延邊黃牛、水稻、黑木耳等種植養殖業及享有盛名的朝鮮族打糕、冷面、泡菜、狗肉、明太魚等,是這裡獨具特色的傳統產業和特色食品。作為少數民族地區電視台,我們始終關注、重視地方民族特色產業,把少數民族特色產業的發展作為節目的一個側重點,在堅持遵循電視一般規律的前提下,用朝、漢雙語做節目。
一、種植、養殖業
延邊黃牛是我國五大品牌牛種之一,延邊黃牛不僅肉質鮮嫩、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以往的養殖都是農戶分散養殖,飼養方式落后,經濟效益低。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深入實際採訪,制作播出了專題片:《延邊黃牛走品牌路》。在節目中,請專門從事延邊黃牛研究20多年的專家——延邊農學院院長嚴昌國,介紹延邊黃牛科學的飼養方法,並對延邊黃牛未來脫離原始的飼養方式,採用專業化品種、標准化生產、規模化養殖、產業化經營的方式,走產業化經營道路,把延邊黃牛打造成品牌,做大做強,使之成為繁榮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的發展道路進行探討,積極為農民朋友出謀劃策。
我們還通過節目對農村過去相對落后的生產、經營模式進行剖析,對現代科學的、先進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專業合作社、專業農場等進行詳細介紹,改變農民觀念,倡導走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綜合發展之路,並分別用綠色大米、蔬菜種植、黑木耳栽培、香菇栽培、花卉養殖等本地的特色農業產業項目具體說明。如:朝鮮族種植水稻有悠久的歷史,過去這裡水稻栽培採用的是農戶各自分散式種植的方式,一旦遇到天災,一年的辛苦勞作就會毀於一旦,就算是豐收了,由於是自謀銷路,賣不上價錢也不足為奇。成立專業合作社后,採取“公司+農戶”的產銷方式,扶持農民發展綠色大米,並且對農民栽培的水稻進行統一管理、加工和銷售,從而使產量和產值都有明顯的提高,農民不再為賣不上好價錢發愁。通過節目,農民對專業合作社這種經營運作方式有了信心,也使農民朋友真正意識到隻有用科學的、先進的生產方式,走專業合作社、專業農場的經營、管理之路,才是踏上致富大道的正確選擇。經過實踐,農民朋友提高了收入,嘗到了甜頭,切身感受到了這種經營方式帶來的好處。我們又相繼推出了《綠色有機大米》、《秸稈養牛 變廢為寶》、《蔬菜種植帶給農民的實惠》、《走出國門的延邊香菇》、《黑木耳打開致富路》、《“黑鬆峰”土雞》,以及講述延吉的農業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龍頭”高昂 助農致富》等節目,內容都圍繞著本地特色產業,貼近農民生活,讓農技專家、養殖大戶、種養能手和普通農民走上熒屏,活躍在電視畫面上, 親身說法,使農民朋友感覺自然、貼近、可信,更容易接受,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使農民朋友真正受益,我們的節目也因此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喜愛和贊揚。
二、民俗特色食品產業
朝鮮族的特色食品因其風味獨特而倍受眾人青睞。如何把這一優勢產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又一支柱產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創新體系是民族地區產業開發的有效模式。過去這裡的特色食品基本都是農戶自家生產,產品加工率低,加工的深度不足,生產的產品數量有限,不能形成規模經濟,給農民帶來的經濟收入非常有限。對此,我們制作播出了專題片《渾身是寶的明太魚》。明太魚從頭到尾渾身是寶,其營養價值高,味道也很鮮美,深受眾人的喜愛。隨著干明太魚的市場需求量急劇增加,明太魚市場也紅火起來。突出問題是如何充分發揮這一產業優勢,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依蘭鎮龍淵村經過市場調查,不失時機地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了延吉市真香食品加工廠,決定走生產、經營、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之路。在這個廠地面積達兩萬平方米的明太魚晾晒場內,一次就能晾晒多達七百噸的明太魚,生產的干明太魚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深加工、精加工,並增加了多種口味,銷往全國各地,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這個加工廠是帶動500戶農戶的州級龍頭企業,很多農民通過明太魚加工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我市的明太魚加工業,已經逐漸走向品牌化、產業化,給地區經濟帶來了生機。又如:《走向產業化發展的朝鮮族腌菜》、《生產朝鮮族大醬的專業村》、《訂單農業模式促企業發展》等節目,也深得農民朋友的喜愛。
三、休閑農業與鄉村觀光旅游業
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外匯收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和就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旅游業作為高度關聯的經濟型產業,能帶動相關部門及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旅游業是一種特色經濟,它的發展和繁榮,為具有獨特資源優勢的民族地區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契機。
作為朝鮮族自治州首府的延吉,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山川秀美、河流清澈、氣候宜人、自然風光優美,構成了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加之古朴的民俗風格、濃郁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民族文化,為發展休閑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獨具朝鮮族民俗特色的春興村》,是我們為大力推介特色鄉村觀光旅游制作的專題片。依蘭鎮春興村絕大多數是朝鮮族,這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獨具朝鮮族民俗風情。幾年前,村裡經過多方考察和研究,決定把村子建成具有朝鮮族民俗特色的村庄,大力發展“農家樂”生態民俗旅游產業,讓農民走上致富之路。村裡首先每年評選十戶“衛生先進戶”,每戶獎勵一千元,在村裡形成全民動手,人人參與,營造農村優美環境的良好氛圍。隨后他們利用自然優勢,積極進行招商引資,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按照年代規劃了50間不同年代的民俗特色房屋,連院牆和大門的設計也都充分體現朝鮮族民俗特色,營造了一種古朴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圍。為了讓朝鮮族古村落擁有名副其實的古風貌,在建造民俗特色房屋的時候,採用了既美觀又有利於健康的木材和黃土,游客們在這裡休息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健康的體驗。在散發著濃郁的民俗韻味,頗具民族特色的古村落,打糕、冷面、狗肉等朝鮮族民俗美味食品悉數登場,紛紛亮相,引得遠方游客流連忘返﹔優美動聽的朝鮮族民族歌舞也讓觀光游客沉浸在無限的歡快愉悅中。春興村的民俗特色生態旅游,不僅給廣大游客提供獨具特色、風光優美的旅游好去處,也帶動了農產品加工業、餐飲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使農民過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幾年來,通過不懈的努力,依蘭鎮春興村先后獲得“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省級旅游觀光試點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我台的農業節目多年來不僅得到了受眾的喜愛,很多節目在國家、省、州級評比中獲得獎項。如:《玉米種子也“先嘗后買”》榮獲第十四屆全國朝鮮語廣播電視優秀作品三等獎、《走進大自然體驗農家樂》榮獲第十五屆全國朝鮮語廣播電視優秀作品二等獎、《黑木耳讓農民走上致富之路》獲得2011年吉林省電視社教專題類一等獎、《特色產業——養豬業》榮獲2012年吉林省電視社教專題類二等獎、《致富之路——綠色大米》榮獲2012年吉林省電視社教專題類三等獎。
總之,少數民族地區電視對農節目,要注重少數民族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為少數民族地區農民的致富,農村的發展,農業的增收,起直接的指導和幫助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助推作用。【作者單位:延吉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