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光明日報:“粉絲經濟”電影成功的秘訣

曹華飛

2014年12月17日07:51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粉絲經濟”電影成功的秘訣

  國內首部根據網絡動畫短片改編的同名電影《十萬個冷笑話》,將於下月初亮相銀幕,由網絡短劇《萬萬沒想到》改編而成的電影版也在醞釀當中。這些短劇在網絡上有著超高的人氣,點擊量均超過10億,各自擁有海量的“粉絲”群,帶來了不小的話題效應。制作方似乎也正是看中了這股“人氣”,期望將其轉換成現實票房。

  不是名編劇、大導演的作品,沒有大明星、老戲骨的參演,由網絡劇改編的電影作品想要躋身“高大上”的電影界,隻有打“粉絲經濟”牌。此前,網絡紅人“筷子兄弟”主演的喜劇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走的就是這種路數,依靠已經聚集了超高人氣的網絡紅人、草根明星等,量身定制電影作品,精准定位受眾群,帶動宣傳和發行,最終實現票房價值。《老男孩之猛龍過江》斬獲票房2.1個億,業內戲稱,凡是此前熟悉“筷子兄弟”的網友,應該全都去電影院貢獻了票房。

  除了網絡劇的改編以外,近兩年來,由收視熱門的電視綜藝節目改編成的電影作品,也主要依靠了“粉絲”的購買力,票房同樣很“火”。2013年春節,由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改編的同名賀歲片,上映8天,票房突破5億元人民幣,取代《泰囧》成為最快“破五”的華語2D電影。影院中觀眾群以家庭、親子為主體,不同於一般電影放映的關閉手機、不說話不走動等規矩,該片放映廳呈現出的完全是一家人圍坐電視機前,邊觀看節目、邊點評的景象。這種另類的觀影體驗,是“粉絲經濟”電影作品獨有的,某種程度上說,恐怕也正是觀眾對其如此熱衷的原因。

  “粉絲經濟”牌不僅出現在電影界、舞台劇方面,由小說《盜墓筆記》改編的話劇一經上演,其熱度也令劇壇震驚,比起明星效應、名家效應、經典效應等傳統的吸引力法則,“粉絲”效應的能量絲毫不遜色。依靠微博營銷、論壇預熱等手段進行宣傳發行,也是這類作品成功的經驗。

  相比於一般作品對藝術價值的追求,“粉絲經濟”的電影劇作則需要較大程度地保留原版作品的特點,包括人物形象、情節邏輯、風格品味乃至表現形式,因為一旦走樣太多,“粉絲”們很可能就不會買賬。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此類劇目並不算真正的藝術作品,它們更符合一種文化產品的定義,並且從產出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服務對象。

  我們不必對“粉絲經濟”的影片談虎色變。在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以任何形式出現的文化產品,首先都是一種創新,打開思路、接受了這種創新之后,才談得上改進和發展。“粉絲經濟”影片盡管多被傳統電影人所詬病,但它的制作流程、宣傳發行手段,有其自身的規律,其市場經驗也可圈可點,傳統電影可以從中找到值得借鑒之處。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