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一名支教隊員與她的“心疆”

張國 郝靜秋

2014年12月18日12: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名支教隊員與她的“心疆”

  開欄的話

  根據中宣部統一部署,從今天起,本報推出“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專欄。我們將通過“走轉改”主題採訪活動,努力打造“走轉改”升級版,把中國故事講得愈來愈精彩,讓中國聲音愈來愈洪亮。記者將通過現場體驗和調研等形式,深入田野鄉村、城市社區和廠礦企業等基層一線,走進群眾實際生活,走進群眾內心世界,記錄尋常百姓的真實生活,反映普通群眾的真情實感,謳歌偉大時代的發展變化。

  我們將用真實具體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勝的情節,用富於時代感、現實感的新聞語言和細膩鮮活的表達方式,生動講述當代中國發展成就、發展道路、發展理念,展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主流,展示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

  結束了在新疆的支教生活,南開大學文學院研究生馬宇平立即患上了一種“思鄉病”:喜歡跟新疆人“攀親戚”,看見新疆來的同學就覺得親切,主動上前跟人家搭話。

  她會下意識地說起“咱們新疆”,而不是“他們新疆”。就像出門在外的哈薩克族游子一樣,她想念“奶疙瘩”的味道。

  而她隻不過在那片廣袤土地上待了不到一年。一年多前,她放棄了保送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參加團中央、教育部派出的中國青年志願者第十五屆研究生支教團,去了中國“雄雞”版圖的大尾巴——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區。

  去支教的原因並不復雜。大三時,適逢南開大學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第二高級中學10周年,馬宇平作為學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學生助理,協助梳理該校歷屆阿勒泰支教團的材料。那一代代支教隊員發生在講台、牧場、雪山腳下的故事,讓她心生向往。

  “能去祖國的最西北,用手去觸摸、用腳去丈量,是一件幸福的事。我想去感受一個有溫度的新疆。”她說。

  2013年7月,這個22歲的姑娘成了阿爾泰山南麓112名高一學生的英語老師。

  對於支教,她曾有過很多宏大的想法。她打算幫學校拉到很多贊助來舉辦活動和講座,邀請海內外名校學生給當地學生寄明信片,做“很大很厲害很有意義”的社會調研,每天遇見新鮮人和新鮮事,總之要轟轟烈烈起來。

  但擺在她面前的,是重復而忙碌的生活:早讀、上課、改作業、開會、備課……因為教的是主科,她的工作量更大,常常在室友的鼾聲中做課件、寫教案,又最早起床帶學生早讀。

  她發現自己的願望越來越“小”,小到講好一堂課,或者用課余時間給學生講一篇課外閱讀。站在講台上是她“最踏實”的時候,“我珍惜在這裡的每一分鐘。因為每一節課對我來說都是唯一的”。

  “成長大概就是能接受自己的平凡,腳踏實地過好平凡普通但意義滿載的日子。”這是阿勒泰給她上的一課。

  到阿勒泰3個月后,馬宇平因水土不服得了嚴重暗瘡,整張臉“沒有一平方厘米完好的地方”。她不敢照鏡子,都是對著手機屏幕擦藥。

  醫生告訴她至少需要兩個月來調理。她有了回家治病的想法。歷史上,南開大學的支教隊員從沒有人中途離開,但學校研工部的老師關切地給她打了好幾次電話,怕她硬扛,支持她回津治療。

  在那個時候,新疆學生和老師們紛紛為她搜集偏方和草藥,感動得她不忍心“浪費”兩個月的時間。於是,在零下30多攝氏度、出門都需要勇氣的季節裡,她每天頂著一張“爛臉”跟學生們在一起。

  那是一段她后來認為很美的時光。支教隊員們受邀去學生家裡過古爾邦節,還帶著阿勒泰二中“小水滴”志願服務隊,到拉斯特鄉寄宿學校,給哈薩克族孩子講“我的中國夢”。

  “小水滴”是支教隊的一個傳統。“我們自己本身是志願者,也想讓他們成為志願者,將這種奉獻精神傳承下來。”馬宇平說。

  在阿勒泰的下學期,她把每一個課間都用於輔導學生,因為“特別想在走之前把自己所學的都教給他們”。

  支教的最后一課,她給每個學生都寫了一份寄語,用印有“南開”字樣的信紙,別上了一枚紫色的南開校徽。她想把母校的那種氣質和自信傳給他們。

  現在,她回到母校,成了一名碩士研究生,卻始終認為自己是擁有112名學生、“內心寧靜而富庶”的老師。新疆學生不時發來信息,對她說“新的老師讓做試卷分析,我想起了你”,或“快到古爾邦節了,你還會來家裡拜年麼”……每周二,她都會給學生們寫三四張明信片。苦於“天寒地凍,路途遙遠”,有的甚至寄出兩個月學生才會收到。

  今年“雙十一”,她沒給自己網購任何東西,而是買了一批書寄給學生。因為她覺得阿勒泰的書店裡種類不全,希望學生讀到更多經典作品。

  師生間有個兩年之約——等到這批學生高考,她恰好碩士畢業,會再次見面,他們約定屆時要成為“應該成為的自己”。

  支教一年,馬宇平結識了不少在新疆扎根的內地青年。他們聊生活,聊“咱們新疆”,聊各自的成長。新疆近年發生的暴力恐怖事件,讓他們覺得更有義務說出自己眼中的新疆,讓一些人的認識“去標簽化”。

  她為此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上個月,她整理出首部“個人著作”——一本16萬字的新疆支教日記。

  那是南開大學一家打印店的產物。馬宇平為它設計了黑白相間的封面,看上去挺像那麼回事,“首印10冊”,花了120元。她作為限量版的禮物送給朋友,其中一本漂洋過海到了美國。

  跟馬宇平的支教生活一樣,日記裡沒有什麼“大事件”,隻有她本人“從新疆到‘心疆’”的心路歷程。她形容那片佔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土地有著“神奇的力量”。馬宇平說,支教隊員對新疆的留戀是相似的,而自己想把留戀化為責任,讓朋友們從自己的經歷中感受到一個“有溫度的新疆”。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