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從未像現在這樣緊密。同一片天空下,三地同呼吸、共命運,治理大氣污染需共努力、同擔當。其中,河北產業結構偏重,諸多高污染高排放企業是霧霾重要污染源,是治霾的重中之重。向污染宣戰、壓減燃煤、工業減排、淘汰落后產能……僅2014年前10個月,河北累計壓減煉鐵產能1202萬噸、粗鋼產能977萬噸、水泥產能2813萬噸、玻璃2176.5萬重量,淘汰燃煤鍋爐3532台。發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水泥走廊”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幕——
12月11日,石家庄迎來了難得的好天氣,湛藍的天空,明朗的陽光,讓嚴寒的威力消減了不少。
安中平的心情和天氣一樣好。他曾經是石家庄鹿泉市華恆水泥廠的老板,如今,這個身份已不復存在。在年初河北省壓減過剩產能的行動中,他經營20多年的水泥廠被集中拆除。傷感和留戀已經遠去,期待與希望正在萌生。“你們一定想不到,和水泥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我會轉行干食品吧!再過幾天,我們廠的核桃露就要正式投產,年產量預計有20萬噸至30萬噸。”
當然,轉型的不隻安中平一個人。隆冬的西柏坡高速旁,可見吊塔凌空矗立、工程車進進出出,工人們緊張忙碌地施工。這個曾經被譏諷為是“水泥走廊”的地方,大量新企業已成功轉產。一場與水泥產業的艱難告別在2014年上演。
最后的“水泥走廊”
2013年以來,在每月公布的全國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中,河北省往往能佔到7席,而石家庄更是屢次成為了全國空氣質量最差城市。
石家庄糟糕的空氣質量,與過度發展的水泥產業不無干系。平山縣和鹿泉市是水泥廠最集中的地方,也被認為是污染的重要來源。出石家庄市區,一路沿西柏坡高速行駛,到平山縣西焦村僅需半個小時,沿途卻一度聚集了大大小小數十家水泥企業,這就是石家庄當地赫赫有名的“水泥走廊”。“鹿泉人均三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晴天揚灰場,雨天水泥場。”說起污染的嚴重程度,幾乎每個當地人都能隨口來上這麼幾段順口溜。
“水泥走廊”曾經無比風光,為解決當地就業、拉動經濟增長出過不少力。如今,無論企業大小,經營情況如何,他們的使命都已終結。
時間回到10個月前。2014年2月16日,平山縣恆達鑫水泥有限公司院內,已經很難看見一棟完整的房屋,廠區成了一座“孤島”。“都是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就像自家的孩子,誰不心疼!”坐在冰冷透風的辦公室裡,恆達鑫公司總經理仇憲法的眼裡閃過一絲傷感。不過,這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很快調整好情緒,走到院門外,與身后的水泥料倉留下了最后的合影。16個小時后,仇憲法身后的料倉被夷為平地。
平山縣另一頭的東山水泥公司也面臨同樣的命運。其所在的宜沙路,由於拉水泥的重型卡車長年碾壓,破損嚴重,每當有車開過都會一陣劇烈震顫。路兩邊分布著大大小小近10家水泥企業,大多已人去樓空。偌大的廠區裡,隻有公司總經理任錫生一個人還舍不得離開。他在狹小陰暗的辦公室裡放了一張單人床,打算陪工廠一起走完“最后一段路”。
“當初看到這裡的資源優勢,才選擇辦水泥廠,一搞就是10多年,現在突然要拆了,短時間內談轉型不現實,總得有個過程。”注視著辦公室牆上挂著的獎狀和錦旗,任錫生的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苦澀。他現在最緊迫的事,就是把欠賬收回來,把工人安置好。
任錫生的水泥廠創辦於2000年,最初投資僅有幾百萬元,成本早已收回,對轉型卻還沒有想法。但政府先期補貼的700萬元給了他信心,“水泥廠的土地租了20年,廠房不能空著,必須盡快轉型。”
2月17日上午10:03,隨著一聲令下,恆達鑫水泥公司的13個圓倉在一陣爆炸聲中頃刻倒地。爆破拆除儀式現場張貼的《第二批擬拆除水泥粉磨企業分布位置圖》顯示,這片面積不足900畝的土地上,聚集了18套水泥粉末系統和377個料倉。
繼去年12月份集中拆除第一批水泥企業之后,這已經是附近村民第二次主動來向廠子“告別”。一大早,村民陸續涌向恆達鑫水泥公司爆破拆除儀式現場,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經在縣裡的水泥廠討生計。對於炸掉水泥廠,即使內心百般無奈,他們還是忍不住親自過來目送一程。
爆破儀式的主席台中央,站著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書記孫瑞彬。望著轟然倒下的水泥廠,他不能說不痛心。要知道,石家庄兩次拆除的35家水泥企業均具有正常生產能力,拆除工作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約10.8億元,減少產值超過60億元,減少財政收入3億元。更重要的是,這35家水泥企業均不在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的淘汰序列。拆除,是石家庄主動“斷腕”之舉。
金隅鼎鑫公司是此次拆除的惟一一家國有企業,對拆除廠子,公司一開始的排斥情緒比較強烈。鼎鑫第三分公司總經理馮軍民就曾和同事說:“三公司2010年耗資3億元溢價收購了3個粉末站,如今說拆就拆,政府隻補貼4500萬元,損失太大了,堅決不能拆。”
針對鼎鑫的議論很快到來。“鼎鑫是國有企業,隻要他們不拆,我們也都不拆。”眾多民營企業“自覺”地將鼎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馮軍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后來,他靜下心來仔細琢磨,“雖然損失大,但國企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其他企業都盯著我們,國企隻能帶頭。”馮軍民許諾,鼎鑫很快也簽訂了拆遷協議。
可是,拆除企業就意味著大量員工需要安置。和公司其他領導商議后,馮軍民立刻召開職工大會,宣布隻要辦理退職的員工,公司每個人補助1萬元,並按職工工齡補發相應工資。通過這項鼓勵工人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鼎鑫解決了60多人的安置問題,僅安置職工就花費200多萬元。
在鼎鑫的帶動下,加上政府不遺余力地做工作,民營水泥企業紛紛在合同上簽了字,相關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可鮮為人知的是,作為一家上市企業,“拆廠”新聞一出,母公司金隅股份的市值瞬間蒸發了幾億元。
“環境污染說到底是工業化帶來的‘副產品’,面對大氣污染防治前所未有的壓力,石家庄必須忍痛割愛、作出必要的犧牲,不僅要堅決淘汰那些對稅收、就業貢獻小的落后產能,也要淘汰那些符合產業政策、但對排放‘貢獻’大的行業和企業,以犧牲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換來長遠利益和百姓的根本利益。”孫瑞彬在爆破儀式上堅定地說。
縱然損失巨大,依然無法改變石家庄炸毀“水泥窩”的決心,這片土地再也無法承受大氣污染之痛。向過剩水泥產能宣戰,是石家庄市甩掉大氣污染“黑帽子”必須邁過的坎兒。用石家庄市副市長郝竹山的話說,石家庄35家水泥粉磨企業拆除以后,可以減少粉塵排放3073噸,不僅可以改善當地的空氣質量,還能為當地發展生態旅游和走綠色發展道路創造有利條件。
“重生”的希望
“告別”的目的是為了“新生”。
分兩批拆除18家水泥企業以后,宜安鎮的傳統老路走到了盡頭,“轉型”成為宜安鎮經濟發展的關鍵詞。宜安鎮處於鹿泉、平山和景行3個縣交界處,距石家庄僅22公裡,區位優勢明顯。針對這個特點,鎮裡打算建設兩個園區和一個工業長廊。
“通過努力,熬上兩三年,經濟肯定會上來,產業結構也會更合理。”在宜安鎮政府會議室,副鎮長李志剛和幾位有意到宜安鎮投資的企業家一起,圍在沙盤周圍,聊著宜安鎮王屋裝備制造產業園的規劃布局。這時,距離爆破的日子僅僅過去了一天。
“希望通過一些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優勢,積極與大公司、大集團開展合作,發展新興產業,實現水泥行業整體轉產發展。”平山縣工信局經濟運行科科長郭立軍遞交的報告上,土地和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成為重點。
“重生”已經開始。截至11月底,宜安鎮已有3個在建項目、5個籌備項目,除了安中平的核桃露系列產品項目,還有種業公司的種子包裝項目、液壓機械有限公司的MB復合泵項目、堅果醬及休閑食品深加工項目、動物保健品和飼料項目、不鏽鋼制品項目、電器開關項目、石油礦山機械加工項目等,這些項目無一例外都在重新利用原有水泥企業的土地。
“水泥走廊”轉型路還長。
水泥產業曾經佔到鹿泉總稅收的52%,如今要“推倒重來”,必然面臨經濟發展的困境。但鹿泉市近幾年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取得的成績還是讓人們看見了希望:過去,鹿泉排名前四位的企業分別是建材、機械加工、食品加工、電子信息。如今,在增速方面,電子信息上升到第一位,建材落到了最后。
水泥產業的轉型,僅是石家庄乃至河北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部分。鋼鐵、玻璃、燃煤發電……整個河北都面臨著加快轉型的迫切要求。
為了摘掉大氣污染的“黑帽子”,2014年前10個月,河北省累計壓減煉鐵產能1202萬噸、粗鋼產能977萬噸、水泥產能2813萬噸、玻璃2176.5萬重量,淘汰燃煤鍋爐3532台,壓減燃煤消費量1875萬噸。“河北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隻有4.2%,位列全國倒數第二,凸顯出壓減產能給河北帶來的傷筋動骨的調整。這也意味著,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發力,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對河北的未來,中國社科院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看得很理性。
做好減量、減排、減耗、減污的“減法”的同時,如何做好增新、增優、增效的“加法”,是整個河北要下決心破解的難題。轉變已經在發生,2014年1月至8月,河北產業結構呈現“一降兩升”的趨勢:重工業佔比下降,比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支撐作用增強,增加值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穩步提升,增加值同比增長11.8%。2015年,河北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2017年爭取達到4100億元以上。
京津冀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河北在治霾中遭遇的陣痛比誰都來得強烈。京津冀迫切需要通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統籌治理大氣污染,而治理大氣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也恰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告別了“水泥走廊”,藍天沒能馬上歸來,但“重生”的希望已經開始在華北平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