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民網戰“疫”人:“戰地情緣”讓我們勇往直前
丁濤在人民網工作平台
丁濤:記者是在和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交流、對話
1月23日(臘月二十九),丁濤被抽調到人民網戰“疫”報道組,與前方同事一同完成“武漢日記”系列稿件。丁濤每修改一篇稿件平均用時3小時,從謀篇布局、典型篩選到字詞使用,都精心構思、細致打磨。系列稿件連續日更16天,50多天40篇的總量,前方記者輪班寫,后方編輯就他一人。前方通常半夜或凌晨回稿,但絕大多數時候,丁濤都做到了前方幾點回稿,后方就幾點接班。
Q1、春節期間您在后方堅持加班到深夜,家人支持嗎?
丁濤:支持。我的孩子還不到兩歲,雖然老人身體還行,但我的愛人是一名高中老師,“停課不停學”讓她的這個寒假變得更加瑣碎和忙碌。令我欽佩和深懷歉意的是,對於我要長期且“沒黑沒白”隨時投入工作,愛人承擔了幾乎所有親子陪護和家務。甚至在知悉黨員報名參與前方輪換后,她經過認真考慮:鼓勵我報名前往武漢一線支援疫情報道。這是一種莫大的支持和肯定,而這也是我所欽佩和深懷歉疚的。
Q2、您是如何打磨前方記者返回的稿件的?
丁濤:日記,是完全不同於常規報道方式、體裁的一種報道手段,它要求在尊重新聞報道真實性的前提下,加入創作人的主觀情感甚至創作體驗,是個需要見真性情的細活兒。
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前方記者白天各處採訪,晚上回到住處再帶著滿身的疲憊創作日記。這也客觀造成了“武漢日記”系列稿件創作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
作為后方編輯,我的主要工作整體來看是包括兩部分:一是確保內容的真實可靠,包括基本常識、新聞事實以及各種細節的核對,這遵循與其它新聞寫作同樣的標准和要求。二是增強“日記”的屬性:當篇日記要具備統一的主題,在主題之下選取、更換更典型的素材,更主要的是通過語言,營造一種不同於常規新聞閱覽的氛圍,讓文字更有韻味。
概括起來,可以是把長的改短,缺的補全,不合適的典型更換,從謀篇布局、典型篩選到字詞使用,都精心構思、細致打磨。平均下來,改一篇日記用時3小時。
Q3、您經手修改的印象最深的一篇稿件是什麼?
丁濤:即便今天,我幾乎還能說得出每一篇日記初稿的樣子,以及我和前方記者溝通,完善稿件的過程和內容。
如果隻能說一篇稿件,那是2月25日刊發的《武漢日記:此去無處話相“思”》。相對而言,這本是一篇新聞事實比較完備,情感表達也很充沛,完成度相對比較高的稿件,但初稿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情緒過於悲傷,導致敘述條理不夠順暢,我要做的就是捋順、歸置。
2020年2月23日6點30分,經搶救無效,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江北醫院(蔡甸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因公殉職。夏思思的愛人、同事接受了人民網前方記者的採訪,稿件記載的是對夏思思的悼念。
不到900字的稿件,我修改用了將近4個小時,原因是太“好哭”了。編稿時,我的眼淚止不住得流,兩次不得不終止寫作。從寫作手法看,這篇稿件使用了倒敘、插敘﹔從語言上看,短句、短段不拖泥帶水﹔從主旨思想看,既給悲傷情緒提供了傾瀉的出口,也在文末鼓舞人心。
Q4、參與這次疫情報道,給您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得到了哪些收獲與成長?
丁濤:1月23日(臘月二十九)至今,我與前方同事合作推出“武漢日記”40篇。因為日記形式和創作機制的原因,比前方遠、比后方近,是我最真實的寫照和最深切的體會。
這次的系列稿件曾連續日更 16 天,打破了我個人2019年全國兩會“劉蘭芳兩會評書”日更15天的記錄。50多天40篇的總量,密度也不小。除了與前方的悲歡離合“同頻共振”,這還是一場既拼智力又拼耐力的“馬拉鬆”。前方記者輪班寫,后方編輯就我一個。通常前方編輯是半夜回稿,但我幾乎全部做到了第一時間“接班”。個中辛苦,就不贅述了。
收獲和成長大概就是知道自己能連載比15天更久的時間吧,“武漢日記”陪伴著讀者共同經歷了這一段特殊的時光。我自己也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參與到了“最前沿”的疫情報道。
Q5、疫情平復之后,您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丁濤:把時間給家人。虧欠家人太多,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
Q6、經過此次戰疫報道,您如何評價自己的職業?
丁濤:記者就是“記著”,“日記”更是如此。媒體有自己的使命和職責,黨報黨網人更是如此。把時代裝在心裡,把使命裝在心裡,其實就是把讀者、把所有的人裝在心裡。
我們不是在和文字、圖片、視頻打交道,我們是在和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交流、對話。除了把前方的真實情況傳遞給他們,也要給所有的情緒和情感,不分正面、負面,找到一個放置和傾瀉的出口。
借用一本書裡提到的:媒體的使命在於,社會悲傷時,告訴她不要絕望﹔社會喜悅時,告訴她不要癲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