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出版物出口策略的创新--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 >>2012年·第12期

论我国出版物出口策略的创新

陶黎花

2012年12月04日14:16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中国在海外得到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文化传播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表现在出版物出口业务方面,就是出版物的原创能力不足、缺少有影响的专业集团、体制机制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造、出版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推动出版产业出口业务的发展,完成出版业所应承载的文化使命,就应以面向世界的姿态,克服上述问题,从出版内容、出版形式、出口营销模式、政策扶持等方面创新我国出版物的出口。

关键词:出版物;出口;策略;创新

随着中国近些年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尤其是青年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而中国政治的开放,也让外国人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了解中国。由此,中国出版业的出口承担了重要的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十一五”时期,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47.5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达3758.2万美元,出版物已进入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刊发行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1]。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策略有了丰硕成果,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我国出版物出口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出版物出口基本呈逆差态势,这表明我国许多出版物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生产和传播手段与海外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销售对象单一

虽然我国的出版物已进入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销售对象主要集中在以华人为主的聚集地和与中华文化同宗的东亚地区,销售的对象自然多数为当地的华人或华人后裔,这样的传播方式并没有让外国人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它还在华人的圈子里打转转,并没有真正走出去。因此能够通过华人聚集地接触阅读中国出版物的外国读者是十分有限的,他们中大部分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以往一些著名的中国元素中,比如大熊猫、京剧、中国功夫等等,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改革开放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多西方读者是不了解的。

(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中国书法、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景泰蓝、紫砂壶等等,但是以多种形式转为出版物出口的就很少了,国外出版商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直接出版著名的古典小说等。中国出版商与国外出版商的沟通层次比较浅,其实国内出版物中不乏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的佳作,形式也多种多样,只是中国没有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单一的从数量上增加出版物并没有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个方面就是语言的开发利用不全面,比如中国的方言文学很有特色,京陕川湘这四个方言区就出了很多著名作家,如北京的王朔、陕西的贾平凹、四川的巴金、湖南的沈从文,方言让他们的作品生动形象,但是这种方言文学要是出口,又该如何翻译呢?很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都不懂,要让国外读者看懂实属难事,也许只有精通东西方文化的翻译家来翻译作品了。在实际的出版物出口业务中,有些作家的“方言”作品版权是卖出去了,但是却一直没翻译。

(三)文化背景的对接问题

目前我国出口的小说比前些年数量要多,但是有些在中国很畅销的小说,到了国外却效果不好,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在小说里的体现,国外读者不理解。季羡林先生曾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形容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变迁,他提出吸收西方文化中好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同时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中的合理成分,这同样也适用于中国出版物出口的问题。用于出口的出版物不能只是从专业角度对原著进行呆板的翻译,它需要运用和融合西方的话语模式,同时在核心内容上巧妙的传达中国智慧。有些外国出版社与中国出版社签约,几年之内要出版几十本书,结果却只出了寥寥几本,这就是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隔阂。

(四)出版物出口的运营模式落后、推广渠道狭窄

我国2006年开始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采取资助翻译费的方式,鼓励各国出版机构出版中国版的图书;2009年启动的“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采取资助翻译费、出版费、推广费等方式,鼓励海外出版机构推出中国文化著作精品[2]。近些年国家为了推动出版物的出口,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实施了很多推广计划、出版工程等,但是这些没有成系统的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它的作用只是一时的,零碎的,从而导致运营模式落后,推广渠道狭窄,无法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