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生活报社社长包临轩【7】--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2年11月下

微时代记者角色之再审视——

访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生活报社社长包临轩【7】

赵智敏

2012年12月06日14:55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十三问:“我认识的人越少越好”算是您的名言了,您为何会这样说?其实,大家通常会认为“记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要有丰富的人脉,您如何看?

答:我认识的人越少越好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我不爱喝酒,但是在我们中国社会环境当中,你要是不喝酒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我为此非常烦恼,这是我个人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当然,我从来没有因为少喝酒而少交一些最知心的朋友。

最核心的原因是,作为一家报社的老总,我希望排除尽可能多的干扰,让我带着我的团队在我们自己所坚持的理念上有一种纯粹性,能相对干净一些、相对超然一些。具体而言,我认识的人越少越好是说我不想和太多的和我的新闻源的关系过于密切的那些部门,重要的商家、厂家,那些所谓的人物建立联系,因为我要监督他们。如果我和他们交往太多,我如何摆脱人情?威逼我不怕,利诱我也不怕,但是人情很难抗拒,谁没有同学朋友啊?说这话也是由于教训多多才出此“下策”的,因为同学关系、因为朋友关系,有一些好的新闻确实胎死腹中了。

认识的人越少越好,是基于现在社会环境的复杂而说的,我绝对不认为记者不该是社会活动家,恰恰相反,记者必须是社会活动家。但是一个老总某种意义上和记者有点差异,记者可以是社会活动家,但老总可以不是,我认为在中国可以不是。有时候,只有不是“太活动”,才能坚持一点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的人格,你才能给自己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更大些,你才能少些顾忌,你才能稍稍走得更远些。

十四问:现在,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正在解构着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对传统媒体和记者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社长,您是如何使自己的媒体和记者能紧跟技术变迁的脚步,而不被淘汰出局?

答:这个压力我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充满了印刷时代传媒人的痛苦甚至是悲伤。但是我想,谁能抵挡历史进步的潮流啊,我们媒体作为一个行业面对着整个时代发展的洪流其实是渺小的,你必须被时代裹挟着前进,如果不能主动就被动。

就是说微信、微博作为新的社会传播方式正在成为时代传播方式的主流,我认为传统媒体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传统媒体将会有大的分化和重要调整。即使传统媒体还存在,但是它的受众范围也会大幅缩小。我觉得有这样一种趋势,网络时代大众媒体正在普遍成为分众媒体和小众媒体,将来有可能不再会有一个一呼百应的大众媒体,网络正在飞速地赶上来,并且呈现更大的覆盖力,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从长远来看,传统媒体必将顺应着网络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着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方式。

具体而言,我认为报纸、电视、广播将来都有可能向小众、窄众进军,其中社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因为中国正在经历一种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化的大趋势,从具体的生存来说,人可能越来越成为社区化生存,单位也会弱化。因此,大的社会人、公司人也正在成为社区人。此种情况下,人的社区化生存的需要和需求可能是传统媒体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因为网络虽然有它的种种方便之处,比方说微博和微信实现了点对点,点对点连分众也不是,比分众走得还远,这就是个性化,就是自媒体了。但是人并不永远都是点对点,我们需要点对点,但是我们也要与社会有联系。那么我们现在获得大的宏观信息是不难的,只要发生重要的国际国内新闻我们都会了解到的,但是我们的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我们个体的联系,从媒体对受众满足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微弱的,因而也是媒体下一步发展的一个方向和潜力。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除了社区新闻是未来的一个发展可能外,再一个就是趣味了,用趣味分众也是一个可能选择。杂志现在开始办得越来越好了,为什么?因为一份好的杂志,作为一个趣味趋同者平台,它就能团结所有的同道者。一个服装杂志就可能把所有这些追逐时尚的女性都聚集到一起,再和网站一配合就有黏性了。所以,传统媒体将来有可能是小众的和精致化的。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分化,媒体必将走向分化。如果我们能把握住我们就还有一片新的天地;如果我们把握不好,我们就得出局。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