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活跃群体社交网络研究--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界》>>2012年9月下

网络论坛活跃群体社交网络研究

——从“关注”行为的视角

陈然

2012年12月24日13:54    来源:新闻界    手机看新闻

摘要 本文利用网络论坛活跃分子的“关注”数据,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论坛活跃分子基于“关注”行为的社交网络结构特征,并进一步解析论坛活跃群体关系网络中的权力格局与角色类型。研究发现:论坛活跃群体社交网络整体呈现出较为扁平与去中心化的结构特征,但网络中仍然存在小规模的围绕某些核心ID的强连带关系圈;不同的论坛活跃分子在活跃群体关系网络中分别扮演着局部核心角色、独立型角色、支柱型角色、依赖型角色以及边缘角色五种类型。

关键词 网络论坛;社会网络;互动;关注

传统网络论坛发展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基于论坛的网络交往主要体现在成员围绕特定话题开展的互动讨论上,论坛人际关系呈现出动态的、欠稳定的特性。然而,如今这一针对BBS网络交往的认知正发生着一定的改变。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大型网络论坛开始借鉴微博的社交模式,为使用者提供以“人”为指向的“关注”服务。网络论坛中,除了基于话题兴趣开展的网络讨论外,以“人”为导向的社交活动正逐渐成为网民论坛使用时的普遍行为。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论坛成员间的“加关注”。作为一种主动订阅他人论坛信息的行为,网民通过对感兴趣的ID“加关注”的方式,可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即时获取关注对象在论坛发表的所有信息内容,与关注对象之间建立一种无需对方确认的社会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研究显出,抽象的个人是没有任何权力的,权力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一个人所拥有的权力得益于其与他者存在的关系。网络论坛作为参与者争夺符号资本以及由符号资本衍生的宰制性符号权力的场域,身处其中的网民能够通过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以及自身在论坛占有的结构位置,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长期以来,学者们习惯用论坛发表与回复帖子的互动情况来描述成员间的网络交往。本研究认为,与偶然性的讨论关系相比,以“人”为导向的“关注”行为更能体现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通过这一关系获得的论坛社会资本。作为论坛积极的内容贡献者,活跃分子在整个论坛的议程设置、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独

占鳌头,网络论坛也成为众多活跃分子争夺稀缺论坛社会资本的场域。林南(1982)指出,能够为个人提供各项资源的网络成员所处的社会地位越高,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就会越丰富。论坛活跃分子彼此的交往程度不制约着论坛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活跃分子自身所能获取的权力与社会资本。网络论坛中,活跃分子彼此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紧密的社交联系?论坛活跃群体的权力格局如何?这些问题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设计

由于微博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将研究焦点投向这一基于关注机制而形成的信息分享与传播平台。本研究认为,关注机制的运用并未局限在微博这一平台,随着国内许多大型网络论坛引入“关注”机制的社交模式,对论坛成员彼此间“关注”关系的考察显得极具意义。因此,本文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出发,利用网络论坛活跃分子的“关注”数据构建相互“关注”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析论坛活跃分子基于“关注”行为的社交网络结构,并进一步探讨论坛活跃群体关系网络中的权力格局与角色类型。

鉴于“论坛活跃分子”的筛选必须被置于具体的群体对象中,考虑数据收集的难度与研究的可行性,本文以个案方式展开研究,选取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天涯社区“天涯杂谈”子论坛的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判断抽样方法,将半年时间内天涯杂谈精品文章的主贴作者与前三页回帖者作为参与者样本,共获得25641名ID。在综合考察25641名ID总体发贴情况之后,将半年内在天涯杂谈发表主贴数超过40贴或发表回帖数超过600贴的ID确定为论坛活跃分子,最终获得86个样本。样本获取之后,本研究再利用ID的个人主页收集活跃分子彼此之间的相互“关注”数据,以构建矩阵。所谓相互“关注”,在本文主要考察论坛活跃分子彼此“关注”对方的情况,只要A单方面“关注”了B或B单方面“关注”了A,两位活跃分子之间的“关注”关系便视为存在。矩阵具体构建方法为:行表示“关注”者,列表示被“关注”者, “1”表示两位论坛使用者之间的“关注”关系存在,“0”表示“关注”关系不存在,矩阵主对角线的值定义为0。相互“关注”矩阵是一个非对称矩阵。本文采用的分析软件主要为UCINET6.0。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