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以及引发的热议,成为2012年上半年的一个文化热点现象。一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能够打破纪录片寂寥的命运,并化为神奇的力量,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与电视机渐行渐远的人们重新拉回到荧屏前,令屏声静气地感动于包裹在祖国各地普通食材中的浓浓的乡情、亲情,背后的原因绝不能仅仅归功于“民以食为天”这一题材上的精巧选择和唯美的画面语言。如果某些媒体报道的“看过此片的受众无不口水与泪水齐飞”[1]真实地反映了一部分受众的观感的话,那么,《舌尖上的中国》能够令受众动容,成为受众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熨帖的强大感染力量,必然根植于广泛的社会心理。尽管受众以不同的解码方式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解读,但它能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是利用视觉修辞构建出了能够填补城市受众群体心理缺失的乡村健康美食的生活图景。
一、约翰?菲斯克与电视的两种经济
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费斯克提出,电视商品或文本是在由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组成的两种相互平行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为受众接受的。所谓金融经济具体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某个电视商品或文本经由演播室生产出来被卖给经销商,以谋取利润;然后,电视商品或文本一边为消费者消费,一边转化为生产者,而它生产的产品正是从事消费行为的受众,更确切地说是这些受众的时间和精力,它们被再次卖给广告商。所谓文化经济,是一种以意义和快感的传播替代货币周转的流通过程,受众由金融经济中的“商品”身份摇身一变为能够制造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而电视商品或文本也由已经成型的商业产品退回到受众再生产的“权且利用”的重要原材料。“在这种文化经济里,没有消费者,而只有意义的流通者,因为意义是整个过程的惟一要素,它既不能被商品化,也无法消费:换言之,只有在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那一持续的过程中,意义才能被生产、再生产和流通。”[2]
以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的观点来审视《舌尖上的中国》,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在两个经济流通领域都取得较好收益的商业产品。在金融经济方面,总导演陈晓卿接受采访时说“平均收视率有0.5%,高于同时段的电视剧,最高一集的第4集达到了0.55%的收视率,这个水平已经和BBC的纪录片差不多了”[3]海外市场也频频传来好消息,国外买手对《舌尖上的中国》反响强烈,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发生了争抢该片的现象,“这是纪录片领域里面近几年比较少见的”。[4]在文化经济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利用美食的精致画面和温馨的情感元素刺激着受众的味蕾与心弦,使他们有动力在各种互动新媒体上发表各自的观点,形成了一种意义流通的空间。这些现象能够说明受众在文化经济中,就《舌尖上的中国》生产意义和快感的活跃程度,但并不能解释受众究竟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纪录片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