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广播电视台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舆论支持的社会责任。面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网络、报纸等媒体的强大冲击,广电媒体如何突出地方中心工作,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已经成为各级广播电视台必须认真思考实践的课题之一。近年来,长治广播电视台立足宣传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长治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广电媒体;转型跨越发展;舆论支持
长治广播电视台共设置四个电视频道、两个广播频率、一张广播电视报、一个网络电视台。4个频道共有17个自办栏目,两个广播频率自办节目共计16个小时,2011年,长治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强势舆论,按照市委书记田喜荣同志在广播电视台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发挥党的喉舌作用,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宣传水平,为全市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其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中心,丰富手段,为转型跨越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长治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营造转型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围绕市委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部署、举措、进展和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深度报道,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在全台上下形成盯着项目忙、围着项目转、追着项目跑、扭着项目干的生动局面。特别是紧紧围绕转型跨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条主线,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围绕中心工作,强化客观报道,集中宣传转型跨越“是什么”
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建设全国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是“十二五”时期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和目标。着眼帮助全市上下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主题、这条主线和奋斗目标的内涵,长治广播电视台形成了强势宣传。2011年2月15日,市委田喜荣书记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讲话精神,在《长治新闻》栏目开设了大型系列报道《新跨越 新征程》,同时各频道、频率、广电报社、广电网站围绕这一主题,充分运用画面、图表、字幕等多种宣传手段,形象生动地宣传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目标、新举措、新做法、新气象。紧接着,围绕田书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金融界等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新闻综合频道《新闻视点》栏目、政风行风节目中心和新闻频率,分别邀请各县市区主要领导,相关企业、职能部门、金融系统负责人制作大型系列访谈节目《转型跨越新征程》16期。同时,专门摘录田书记一系列讲话的精髓,以整屏字幕和电视流水字幕的形式在多个频道每天进行宣传。
2011年4月22日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后,围绕大会精神,广播电视台及时组织新闻综合频道,推出大型系列报道《重振上党雄风、再造一个新长治》,首次采用与各县市区电视台演播室连线的电视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全市上下重振上党雄风,再造一个新长治的信心和决心。
在田喜荣书记深入十三个县市区考察调研期间,长治广播电视台又快速跟进,围绕县域定位、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干部作风等展开深度报道。先后推出了《走特色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长治工业新型化的正确选择》、《建设全省一流上党城镇群》、《构建宜居生态新长治》等几十个专题性的深度报道。
这一系列集中式的宣传很好的阐明了转型跨越的主旨内容,全市干部群众对“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形成了共识。
(二)主动邀请专家学者,注重深度报道,阐述转型跨越的“为什么”
为提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投身转型跨越伟大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长治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有效载体,创新宣传栏目,面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阐述转型跨越对实现建设“两宜”城市目标的重要性紧迫性。全市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召开之后,长治广播电视台开辟了《长治发展大家谈》栏目,派出多路记者分赴北京、上海、深圳、太原等地采访50多位专家、学者、成功人士,连续安排播出了近两个月时间,同时《今日长治》广电报还摘要刊登了主要观点和亮点语言。
与此同时,公共频道策划摄制了大型电视政论片《“十二五”使命》上、下集,中央党校以及权威部门的专家学者从国家政策层面,长治产业特点、区域优势角度,深刻阐明了长治为什么必须转型、应该怎样去跨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观点,振聋发聩,催人奋进,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这些节目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转型跨越发展的问题,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开阔了思路,放宽了眼界,增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干劲倍增。
(三)深入基层采访,突出现场报道,形象回答转型跨越“怎么样”
为了及时反映全市践行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全市转型跨越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提振信心、鼓舞斗志,长治广播电视台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走转改”要求,突出反映了我市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5月份,《长治新闻》与省新闻?公共频道组织开展了《转型跨越基层行》大型采访活动,多路记者走向一线、深入基层,以现场报道的形式,集中反映了我市各县市区转型跨越的新亮点、新经验、新做法;2011年10月14日至22日,全市重点项目工程观摩期间,《长治新闻》不仅及时报道了观摩动态,播发了当天观摩县市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深度报道;《新闻视点》栏目还派出骨干编导全程跟踪,拍摄了电视专题片《观摩归来话发展》,同时积极协调展播了13个县市区及高新区的观摩汇报片。
为充分展现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风貌,为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广播电视台打破了多年来新闻频道、新闻频率两个部门负责外宣任务的格局,安排公共频道、教育频道、文化频道、教育新闻栏目以及各个节目中心同时承担外宣任务,集中优势兵力,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2011年,长治广播电视台在山西卫视《山西新闻联播》总计发稿531条,全省排名第二;广播中心在山西新闻综合广播《山西新闻》栏目累计发稿356条,全省排名第二。
为迎接全省观摩检查,集中展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成果,长治广电组织抽调各频道的骨干力量,历时两个多月,摄制了电视专题汇报片《转型跨越大决战》,11月8日,在全省观摩当天正式播出,动感十足的镜头、精良的特技包装、形象直观的图示,很好展示了长治转型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节目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反响强烈。
这些成果性的新闻宣传,为助推全市转型跨越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创新模式,更新理念,着力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
(一)形成合力,提高宣传效应
1.形成合力进行宣传。长治广播电视台把电视、广播的重要新闻同时在广电报、网络电视台上登载,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亮点语言、核心内容、讲话精髓通过多路流水反复播出,采取广播、电视、广电报、广电网站、多路流水四大媒体、五大手段互相补充,同步联动的形式,有效提高了宣传效应。
2.优势互补进行宣传。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了转型跨越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快捷高效、电视专题深度报道、广播频率覆盖范围广、报纸专版主题集中的特点,开展了战役性、系列化、集中式的深度报道,变过去的被动式宣传为跟进式宣传、主动式宣传、引领式宣传,加强了宣传的计划、策划和创意,很好地宣传贯彻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正确决策。
(二)开展评价活动,提高节目质量
为切实提高全台节目质量,提升广电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长治广播电视台将2011年确定为“节目质量年”,由专家组、编委办对全台自办节目每周考评,每月总结、分析。在节目的评审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期节目所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点评,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2011年,专家组共编发《节目质量分析报告》38期。编委办从六月份开始,每月都深入农村、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发放问卷进行收视率调查,收集听众和观众的意见建议,共编发《节目质量考评报告》29期,《节目质量考评分析总结》4期。通过考评,各频道、频率节目定位更加准确,节目质量稳步提高,一批优秀节目和栏目脱颖而出。同时提高了广大编辑记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升了采编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广电媒体服务转型跨越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深化改革,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效能
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能,自2010年后半年到2011年3月份,长治广播电视台对整个单位的机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形成了“频道制经营、专业化推进、中心制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实行了“五定三会”的管理办法。
“五定”就是定机制、定岗定员、定任务、定经费、定制度。
一是定机制。本着经营、管理两分开的原则,实行了频道制经营、中心制管理的办法,全面推行了“扁平化”管理;
二是定岗定员。对全台人员采取整体下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办法全部进行定岗定员。对各单位的一把手,完成全年任务的上岗,完不成任务的下岗,全台竞聘。对于副职和各岗位人员全部由频道双向选择、优化组合;
三是定任务。2011年初,长治广播电视台对各频道、频率的创收任务和宣传任务进行了核定,并将核定的任务作为了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指标;
四是定经费。全年的经费按人头和任务情况进行核算,每月的经费根据考核结果按比例拔付,年终根据奖优罚劣的原则,按制度进行了兑现;
五是定制度。全台实行了百分制考核办法,也就是每月要对各业务单位宣传创收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其中,宣传工作占40分,创收工作占50分,管理工作占10分。每月考核结果与经费直接挂钩。“三会”就是经常召开三个会:一是宣传工作会;二是节目质量会;三是经营分析会。
(作者简介:武学军,男,长治广播电视台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传媒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