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闻节目的质量是决定一个广播电视台兴衰成败的关键,对于取消自办频道改为在省市公共频道播出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来说尤为重要。县级广播电视台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首选的突破口就在新闻,即“新闻立台”。如何做到“新闻立台”,一、广播电视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要坚定“喉舌”意识,增强全局观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二、要突出特色,办好办活民生新闻。要处理好“宣导”与服务的关系,服务公众、为公众提供有效有用的资讯服务是大势所趋,是受众需求;要突出本土和个性特色,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朴实鲜活的表现形式,以“快”、“俗’”、“小”、“活”、“新”的表现手法,反映广大受众的所思、所盼、所想,从内容到形式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办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闻节目来,不断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品位和影响力。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台;张扬;新闻立台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主体,也是广播电视的生命。时下,媒体战常常演化为新闻战,能否办好新闻节目是决定一个广播电视台兴衰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取消自办频道改为在省市公共频道播出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要在竞争中提高影响力,首选的突破口就在新闻,即“新闻立台”。那么县级广播电视台为什么要张扬起新闻立台这面旗帜又如何更好地张扬起新闻立台这面旗帜呢,笔者谈自己一点粗浅看法。
根据国办发【1999】82号文件精神,大力推广公共频道,即县级广播电视台在实行三台合一的基础上由省或市级电视台制作一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从中空出一定时间段供县级广播电视台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和专题。这样以来,对于宣传质量本来就不高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各区县台在同一平台竞争,节目质量如何,对比鲜明,一目了然。因此,县级台只有增强竞争意识,制作出一批地域特色浓郁的精品节目,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节目影响力,才能以质量取胜,强化自身威望,实现自身价值,赢得观众,在公共频道中拥有立足之地,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那么如何做到新闻立台呢,本人认为:
一、坚定“喉舌”意识,增强全局观念
舆论这种社会现象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以“公众意见”这种外在的形态表现着自己,并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生活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体现着舆论本身的特征和共性,不因历史的变迁而改变[1]。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播电视作为党的宣传舆论工具,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而媒体的权威性、重要性和感召力来源于其在社会的广泛影响和在群众中的信誉,因此要发挥好“喉舌”作用,就必须张扬起新闻立台这面旗帜。
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以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遵循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涉“深水”,抓“活鱼”,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工作成效准确、生动地宣传好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二、突出特色,办好办活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体现党和政府提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执政理念的一系列关注老百姓生机的新闻。办好民生新闻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播民生新闻,二是关注民生。就是用平等的积极的态度缩短记者与受众、节目与受众的距离,通过广播电视节目沟通与受众的情感,更好地为广播电视受众服务。这就要求县级台在新闻采编、制作上应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处理好“宣导”与服务的关系
在人们的生存质量日益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密切相关的今天,人们关注的重点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过去更多地关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向更多地从自我的角度关注公平、关注利益、关注生存、关注发展的转变。如果我们不能把党和政府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上的意见和举措与公平、利益、生存、发展等这些当前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那么,传媒的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社会公众就会认为你所传播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无益的、无关的,同时,也很难动员广大群众一道投身到改革和发展中来。可以这样说,任何一种媒体如果不能很好地从“宣导”向服务公众、为公众提供有效有用的资讯服务转变,其生存能力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县级广电媒体也是如此[2]。报道方式由“宣导”向服务转变是大势所趋,是受众需求。
(二)突出本土和个性特色,从内容到形式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轨迹,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名优特产等表现出特色的东西。不管这块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老百姓生于斯,长于斯,总有一种难以舍弃的依恋情怀,外来人员也会产生兴趣。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台,置身于广阔农村,离农村、农民最近,在距离上更接近群众,其生存和服务空间主要在农村。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远程信息仅是资讯本身而已,而近距离的信息更关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关心的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决定、决策和身边发生的事情如农副产品的价格远比美国选总统更有吸引力,更有看头。这就为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听)率打下了上级台无法竞争的基础,成为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就是县级广播电视台所追求的最大的特色,这种本土特色对当地受众的影响力是其他外来媒体无法比拟的。所以,很好地挖掘本土特色的深刻内涵,并通过新闻报道广为传播,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做好新闻的重头戏。县级台要认真研究这些“本土资源”,要把其中的重点做深,把特点做活,把亮点做精。通过表现地域历史文化,在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同时把自己打造成为本地受众讨论本地公共事务的平台,从而巩固自己在本地的影响与市场。要凸显地域特色,就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农”字上作文章,使“农味”浓郁,“农气”旺盛,符合当地受众口味,提高受众对节目的认知度、接受度和热爱度,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农村受众的耳目喉舌。
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实在在地将镜头、话筒对准老百姓,热心为群众服务。要尽可能将触角伸向全县每个角落,让村边地头、街头巷尾的普通老百姓走近话筒前,走进节目里。在新闻题材的取舍、角度的选择、表达的方式上要适合群众的口味。要从大的角度写新闻,突出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活动,人的作用,用人类共有的情感来影响受众,最大限度地反映乡村、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真实地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同时,要办好专题节目,即着重于新闻事实的挖掘与分析的深度报道。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农业、农村、农民中有大量的素材和丰富的题材可挖掘。办好专题节目不仅是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提高县级台综合能力的必修课,更是展示县级台实力的一个主要窗口,因而县级台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做好专题节目。这里要注意改进会议报道和舆论监督。除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和领导重要活动外,一般性会议和领导活动不作报道。需要报道的也要变换报道角度,突出新闻内容,突出要抓的工作,突出要解决的问题,不搞程序化报道。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责任和战斗力所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一些低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出现,行车难、看病难、上学难、饮水难、看电视难,以及农民工劳资纠纷、土地林权、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干部作风等一系列带有时代特征的民生问题随之而来。县级媒体有责任引导群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维护和推行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具体讲要克服“无为”思想,要摆好位置,不能“越位”,也不能“串岗”。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是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事实真相,而是非曲直应该让受众去评判;要把握好度即力度要适当,动机要得当,方法要恰当,行动要正当。
突出个性特点,就是突出“平民化”本色,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朴实、鲜活的表现形式,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盼、所想。1.要快。要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当地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满足受众先睹为快的收视心理。2.要俗。要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居高临下”的传播方式,多做解释性报道。更多地挖掘普通人的丰富情感和真实的内心世界。改进“结论式”报道,多采编跟踪新闻事件发展的“进行式”报道。3.要小。即以小见大。在策划上大题小做,在主题上,以小见大,在篇幅上,短小精悍[3]。通过小角度凸显大主题,让受众“见一芽而知天下春”、“窥一斑而知全豹”。4.要活。以“活”取胜.多写现场新闻、新闻特写。既要报出新意,常报常新,做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要报出精彩,常报常精,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5.要新。新闻节目不仅要通过强化现场感和细节美,以增强新鲜感,更重要的是在提炼主题中求新。“文章成败在立意”。新闻主题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一次成功的新闻采访,一篇质量高、价值大、思想指导性强的新闻作品,无一不同与新闻主题的选择提炼得好息息相关。提炼新闻主题要审时度势,活跃思维,精心策划,对准焦点,挖出真实、鲜明、深刻、新颖而又引人深思的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够办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闻节目来,不断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品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2] 毛锦钦.中国广播电视的县域化生存[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陆伟岗.地方文艺节目要突出地方特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