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技巧探析--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3期

记者采访技巧探析

宋清华

2013年03月13日14:1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记者的职业活动特点是采访,记者的专业技术更多地反映在采访技巧的纯熟方面。问什么,不问什么,用什么方式提问都会影响到采访的效果。因此,记者要掌握提问的方式和技巧,灵活应用多种提问技巧,是新闻采访获取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记者;采访技巧;提问方式;关键

一、引 言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如何成为好的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大约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地在访问——也就是以向人提问题为基础的。”因此可以说,采访是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采访多半取决于提出恰当的问题。尤其在广播这种听觉效果较强的媒介中,采访提问是否成功到位更是决定了被采访对象的同期声是否精彩,往往是新闻或者节目的成败关键。记者的采访过程,是用口在挖掘事实,用言辞探索问题,用对话来了解采访对象的过程。所以一个出色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提问者,善于把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力、政治水平、社会经验以及机智与才能,融会于精心设计的问题之中。

二、做有心人,多做准备,拟定完善的采访提纲

采访前的准备是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无论是采访人还是采访事件,记者要尽可能通过各大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在获取了相关的大量信息后,制定出全面深入、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并设计采访提问的方案,做到“有备无患,有的放矢”。这样记者便掌握了采访的主动权。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华莱士曾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个或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他认为准备问题也是一种训练,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临时是很难提出问题的。河南广播电台著名记者陈明也曾说过,他每个采访都会早到半个小时,了解采访的环境,观察一些细节,然后才可以让自己的采访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同时,一些观察到的细节也成为他向被采访者提问的问题。这样的采访更加容易为被采访者接受。

在采访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记者接到报道任务后,便匆匆出发,仓促上阵,即使在采访前可以挤出时间,也不愿把精力花在准备工作上。笔者曾与其他媒体记者一起采访某明星。一位记者采访前没有做功课,对这位明星的情况并不了解,然后问这位明星在某电影制片厂(这位明星早已不在这个电影制片厂了)的情况。当时这位明星面露不悦,说“哟,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毫无疑问,采访对象在心理上已经产生了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三、注重采访提问技巧,取得最佳效果

(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 问好第一个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首先要处理好“生”与“熟”的矛盾。这在新闻界称之为“搭桥”,以求尽快熟悉并接近采访对象,协调记者欲“取”和对方愿“予”的关系。中央电视台原《面对面》主持人王志说过:“只有职业的采访者,没有职业的被采访者。”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时不会急于提问,而是先着力于同采访对象加强亲近感,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只有赢得时间越多,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采访对象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

一个好的开端很关键,它可以使被采访对象放松紧张拘谨的情绪,使采访能够顺利进行。记者要设法找到“一座桥”,让被采访对象和你愿意交流,你才能听到来自生活、发自肺腑的直接表达,而这些语言才是新闻稿件里最生动、最吸引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笔者采写一篇有关道路建设的成就性报道,在采访一位出租车司机时,他刚开始有些拘谨。笔者看到他的出租车很新,便问他是不是才换的车。这一说司机话匣子便打开了,原来这是他跑出租以来换的第三辆车了。慢慢地出租车司机的话题从车说到路,他告诉记者,以前通往矿区的程平路经常通大车,路上大坑连小坑,颠得厉害。每回跑他都心疼自己的车。他还举了个例子:有一回他拉了一个乘客,到目的地后乘客开玩笑说,这要是肚子里长得有结石,坐车就在这条路上跑几回,结石都得颠掉了。这种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当时路况之差。笔者也另有收获,另外采写了一篇这位出租车司机三换出租车的新闻,从小入手说明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群众切身的生活变化。

(二)将问题化抽象为具体 引导采访进程

广播是声音媒介,被采访对象的同期声在广播新闻中是必要的。但在一条一两分钟的新闻稿件中,同期声也就是几句话。如何能让被采访对象说出生动的话语就表现出记者的采访能力了。问什么,不问什么,用什么方式提问都会影响到采访的效果。可以说,对路的提问方式是双方有效互动的关键性环节。提问如同打拳,或者发力点不对,或者一拳打空了,要不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笔者长期在一线编辑新闻稿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记者的报道中,同期声录音都是些空话、套话、大话,比如“这次活动很不错,希望以后多多举办”等等,这足以看出记者的功力不深,提不出需要被采访对象要回答的问题。记者心里没谱,被采访对象只能含而糊之了。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的问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你如何提问,人家就会如何作答。采访提问比较常用的是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比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闭合式提问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记者采访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新闻事实的有关材料,最终写成新闻报道。所以从采访提问的要求来看,两类提问都要掌握好,但尤其要掌握好闭合式的尽量具体的提问,提问越具体,对方越好回答,得到的材料也就越丰富。

曾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的吉姆?厄普森建议:广电媒体采访时永远不要问“你对……的感受如何”这样的问题。泛泛而谈,泛泛回答,看似掌握了很多材料,真写稿时却发现能用的不多,出彩的不多。因此,有经验的记者会将一个问题化作几个具体的问题来提问。

记者提问时还要充分意识到代沟、文化水平等的差异。2012年央视走基层重阳节采访活动中,一位记者面对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提问:“您高寿了?”虽然记者重复提问了两次,老人都没有作答。后来记者又问“您多大岁数了”,老人这才回答“九十多了”。这就是差异。

(三)善于倾听,捕捉事实

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如果记者喧宾夺主,滔滔不绝,这样的采访没有不摔跟头的。要善于倾听,就是要善于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从一般生活现象中听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采访中,记者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四)利用“借嘴”报道新闻事实

所谓“借嘴”,就是要借被采访者之口,报道新闻事实,客观介绍有关新闻事实的各方观点,这是新闻采访常用的方式。采访中记者可以提出质疑,分歧本身也是激发被采访对象情绪的最好方式,促使他们用更多的话语去阐释,从中访问者也将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记者的提问中不要包含答案,重要事实、意见要让对方自己说出来。也就是“借嘴”。这点尤其对广播记者来说更为重要,重要的新闻事实通过被采访对象直接向听众讲述,未经转述,更加真实可信,能够让听众更为直观更权威地感受新闻报道事实的准确性。

另外,记者在采访提问时还要注意提问语的“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四、综 述

“采访是沙里淘金,是蜜蜂采花酿蜜,是艰难的跋涉,是痛苦的探寻”。记者采访报道的技巧方法,需要新闻记者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群众中去,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边学习、边尝试、边探索,以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会追问,是深化采访的重要技巧;会质疑,是深入访问的重要手段;而用真心体味被采访者的感受,用真情、真意打动和征服被采访者,取决的则是记者的人文素养。总而言之,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记者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为成功的新闻报道锦上添花,更好地完成采访报道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思远,雷伟.浅论记者的提问方式[J].中国广播,2012(2).

[2] 张申菊.浅谈新闻采访艺术[J].新闻传播,2012(9).

[3] 柴宗强.新闻采访技巧浅谈[J].西部广电网,2011(12).

[4] 王志:尖锐的提问[N].生活报,2003-05-25.

[5] 陈玲.让人物访问更加真诚与真实[J].新闻爱好者,2012(12).

[6] 采访要问在“点子”上[J].记者摇篮,2008(12).

[7] 新闻采访写作[EB/OL].乡间懒虫百度空间,http://hi.baidu.com/ vzcsploibsjmotr/item/bc27d3272c1f460d43634a2e.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