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建议:详细解读疫情背后内容--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媒体报道建议:详细解读疫情背后内容

2013年04月16日16:1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手机看新闻

公共事件发生后,除了报道和发布疫情进展,还应详细解读疫情背后的内容,这样能最大限度消除公众的猜忌和疑惑。

公共卫生事件重在预防,应引导民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流感的发生。在科普报道上及时跟上,把引起疫情的病毒解释清楚。

在积累正能量方面继续深化报道,把握主流,报道治愈病例,树立公众信心,正面评论要跟上。

思考相关部门特别是疾控系统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方案,力争在制度上有所推动。——健康时报社总编辑 孟宪励

建立相关知识培训制度

媒体报道要让民众理解,对一个新发传染病要有研究认识的过程。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即使是常见的流感也没有真正的特效药。

要科学严谨地报道预防知识,只报道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避免某位医生说了什么就大肆报道,因为这样容易产生误导。

希望各相关媒体负责医疗卫生版面的编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鉴别能力,避免伪科学误导群众,也避免相关报道出现科学性错误。为了保证传递给群众的知识的科学性,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建立一个编辑、记者的培训制度。——健康杂志社社长 傅琨

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平台

公开透明是消除恐慌的最好方法,希望最后能像之前的非典、甲流一样,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实时告诉大家最新的进展、病毒变化情况、病毒来源分析、防控有效程度、疫苗研制情况等。老百姓如果能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看到相关信息,自然不会出现盲目猜测、胡乱抢购等问题。——生命时报社副社长 丁文君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