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 "熊猫级"译制团队来自国际台--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 "熊猫级"译制团队来自国际台

牛春颖

2013年04月16日16:2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手机看新闻

国际台斯瓦西里语专家 陈莲英

  《媳妇的美好时代》外语定稿人、配音导演陈莲英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斯瓦西里语专家、首席播音员,也是将《媳妇的美好时代》翻译成斯瓦西里语的幕后第一功臣。谈及这部电视剧如今的红火,陈莲英高兴地从一个细节谈起,“习主席在坦桑尼亚演讲时我正在网络直播,听到他提起《媳妇的美好时代》,我特别意外也特别高兴,而且他话音还没落呢,掌声就响起来了,我看到在场人都是由衷的、会心的微笑,两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而且还得到了总书记的认可,真为我们斯瓦西里语组感到高兴”。

斯瓦西里语《媳妇的美好时代》宣传海报。

“熊猫级”译制团队来自国际台

《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坦桑尼亚,斯瓦西里语版“媳妇”深得观众缘——

 从中文到斯瓦西里语, 难度有多大?

斯瓦西里语是非洲六种常用语言之一,大概有一亿人在说,但在中国它绝对是小语种中的小语种,精通这门语言的“熊猫级”人才很少,且大多“藏”在国际台,于是译制《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工作自然落到了国际台。当然,这是国际台第一次承担电视剧的译制工作,也是陈莲英和全组人的第一次。

回忆起《媳妇的美好时代》的译制工作,陈莲英介绍说,从2011年3月拿到剧本开始翻译,8月开始进棚配音,用了46天就完成了36集的全部配音,11月该电视剧在坦桑尼亚开播。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而顺利,其实全组人的压力相当大,“那些日子每天上午忙台里的工作,中午12点半进录音间,一直到晚上10点半结束,这就是台里交给的工作,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陈莲英笑着说。

那么,译制过程中会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呢?

第一个考验来自翻译环节。斯瓦西里语组的员工除了67岁的陈莲英是返聘专家外都很年轻,有的没有去过坦桑尼亚,口语差,且平时习惯翻译新闻,翻出来的都是新闻语言,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我多翻点,年轻人可以稍微少翻点,但每个人都参加,翻完后让‘老外’先看一遍,一定要做到口语化。”连日来,不少网友也很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剧中许多中国方言如何用斯语表达呢?对此,陈莲英解释说,在翻译一些中国习惯用语时,尽量找对应的非洲谚语,譬如“好心没好报”在非洲可以对应的谚语是“驴子的感谢,就是踢你一脚”。剧中用“你死我活”来形容中国的婆媳关系,而外籍专家告诉他们,这种不可开交的婆媳关系在非洲习惯于说成“猫和老虎”的关系。

翻译过后,进录音间的热闹就更多了。“斯瓦西里语比汉语要多一半多的词,配音要对口型,我们必须根据中文的长短决定配音的长短,但是意思不能变。”陈莲英介绍说,男女主人公的台词都非常长,大家必须拿着翻译的文字对着画面比对口型,长了精简,短了补充,一句话可能要反复录制几次才显贴切。为了更好地本地化,组里请来两位坦桑尼亚演员为余味和毛豆豆配音,其他角色则基本上由斯瓦西里语组10名员工和7名外籍员工完成配音,陈莲英本人是剧中豆豆妈妈的配音。目前,为余味配音的演员还在国际台内罗毕非洲总站担任报道员。“当然,我们还必须全程考虑中非文化差异,毕竟两种文化有交融有区别,我们要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习惯,比如,坦桑尼亚人忌讳直接说厕所,一定说去洗手间。”她举例说。

如今,毛豆豆已经成为坦桑尼亚的名人,国际台的斯瓦西里语信箱经常会收到来自坦桑尼亚的信件,继续讨论关于毛豆豆的诸多问题。

为什么会选择《媳妇的美好时代》?

中国目前年产电视剧1.5万集以上,为何选择《媳妇的美好时代》输出非洲呢?国际台影视译制中心主任王刚建是整个过程的见证人之一。2010年,王刚建等国际台的同事去坦桑尼亚采访,大使馆的文化参赞找到他们表示,希望选一部中国电视剧在坦桑尼亚播出。“当时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模糊,一是以前没做过,二是选什么剧目,心里觉得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回国后,王刚建就这一问题请示国际台台长王庚年,王庚年当即拍板:这件事情赔钱我们也做,因为这是锻炼国际台翻译队伍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加深中非友谊的好项目。

当时,确定究竟该让哪部电视剧走出去还是费了些周折的。原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以及国际台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大家的思路是找一部介绍中国生活的剧目,曾经想过《渴望》,但觉得还是太老了,同时考虑的几部电视剧也因这样那样的问题被否定,最终大家将目光锁定在了正在国内热播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我曾经在坦桑尼亚学习几年,对当地百姓很熟悉,感觉百姓会喜欢这类的片子,而且让组里的‘老外’也看了,他们也觉得挺好。”陈莲英相信,与其他几部备选电视剧相比,《媳妇的美好时代》最适合坦桑尼亚人的口味。

为了确认这部剧不会在非洲遇冷,几方面还专门委托国际台斯语部和电台驻东非总站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调研的结果很乐观。意见很快反馈到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敲定译介该剧。于是,2011年春天,剧目敲定。就这样《媳妇的美好时代》成为在坦桑尼亚播出的第一部中国电视剧,毫无疑问,它也成为中国电视剧输出非洲的一个成功样本。

目前,《媳妇的美好时代》已经在坦桑尼亚的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两轮,在肯尼亚、乌干达也播出了,效果绝对可以称为“万人空巷”。国际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旦在播出过程中因为重要新闻暂停播出,观众就会不断打电话到电视台表示不满。更有趣的是,在非洲一次部长级会议上,《媳妇的美好时代》已经成为会议间隙部长们的谈论话题。

“媳妇”之后会是谁?

2012年下半年,国家立项中非影视合作工程,每年拨出5000万元用非洲主要使用的6种语言——英语、法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豪萨语、斯瓦西里语来翻译中国的影视作品。顺应这一潮流,加之《媳妇的美好时代》译制成功,国际台还在2012年10月专门成立了影视译制中心,这也是国际台最年轻的“中心”级别的单位。

王刚建介绍说,非洲的电视业,特别是电视连续剧行业非常不发达,当地的观众经常看到的是配以英文字幕的各国电视剧,然而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精通英文,加之坦桑尼亚等地家庭中的电视机很小,看字幕的效果自然很差,配音版的电视剧就更加稀缺。这自然给我国的电视剧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现在,国际台影视译制中心的工作状态用紧锣密鼓来形容最为恰当。按照中非影视工程的设定,我国每年要在非洲播出10部电视剧和52部电影。“一部电影按3集电视剧计算,一年也是近600集的翻译任务,这对国际台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王刚建介绍说,中心只有14个人,主要负责沟通、联络、组织,大量翻译工作交给6个语言部门来做。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30日之前10部电视剧和52部电影要全部译制完成,下半年在非洲开始播出。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北京爱情故事》《杜拉拉升职记》《医者仁心》等电视剧都即将走进非洲的电视荧屏。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