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时节,又到迎新!各新闻与传播院校都积极开展了迎接新生的工作,其中,迎新大会上院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的迎新致辞及寄语,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各新闻与传播院校的迎新致辞及寄语,对青年新闻学子初步了解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正确掌握新闻学学习方法、蕴育形成新闻理想等,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也应该是我们新闻教育界值得重视和关注的内容。一篇精彩的迎新致辞及寄语,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作用,或许并不亚于一堂课上的专业传授。为此,经联络商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组与人民网传媒频道共同开展“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新致辞及寄语”征稿活动。热烈欢迎各新闻与传播院校领导、老师、毕业生、在校生积极投稿!
》》》点击查看《“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新致辞及寄语”征稿启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是个好日子,连续阴了两天,今天是个响晴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也是个好兆头。我们在这么好的天气举行新闻学院的迎新大会,也预示着我们今后几年的校园生活和在学院里工作学习的生活,像今天天气一样,阳光灿烂。
每年作为学院的负责人,总要在迎新大会上说几句,一个是向大家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这个集体、这个大家庭表示欢迎,另一个是向今后数年的在校生活提出一些要求。每年都说,同样的问题就不免重复,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去年迎新大会上,我对本科的新生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尽快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家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家长呵护,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生活。过去在家长的呵护下很多不是困难的问题可能在独立生活的时候就会成为阻碍,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家庭到学校这样一个集体环境,小家庭的生活,到学院、班级这样一个大的集体生活的转移,希望大家学会处理各种各样融洽的社会关系。我们新闻传播学,四个系无论哪个专业,都是用语言和大家打交道的,这里学会融洽处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是我们这个专业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记者,处理的关系融洽了,就能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基础能力在大学四年要好好的去培养、训练。
二是很多老师都提到了,过去高中主要是应试教育,特点是被动的、记忆型的学习。这和大学教育有本质的不同,大学是一个自主的、参与的和批判的学习,或者说创造性地学习。马少华老师和潘曙雅老师都讲到了这一点。过去老师课堂上讲的考题,更多的是记忆,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完全是平等的,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可以探讨,互动性的教学,参与性的教学,这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是我们大学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我想应该尽快实现从中学应试教育到大学自主学习的转型。
三是希望大家本科阶段初步实现自己的人生设计。其实本科阶段是大家走出家庭接触复杂环境的第一步,大学四年不光是学习专业的重要时间,更是社会化进程中完善人格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方面,人生目标的达成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在大学本科养成了特殊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以及发展的潜力,走上事业以后成功得很快;同样有一些失败的,在大学期间就没有能够找到他的目标。我想自主学习,对自己将来人生价值实现目标都要有所思考,你是想做一个有广泛影响的新闻记者、一个社会活动家,或者是一个企业家、一个政治家,现在这个阶段都应该有所考虑,根据自己人生阶段的设计加以完成,促成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总的来说,今天还是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习。过去有一句话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我现在改一下,叫‘本科不努力,将来徒彷徨’,本科期间不努力,将来会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本科期间基础打好了,将来的人生道路就会走的更顺畅。
我在上次迎新会上的三点同样送给15级的新生,希望大家能有所考虑。
今天我主要讲一点:作为一名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员,我们应当树立牢固的专业自信和专业自豪感。这也是根据目前新闻专业一些情况有感而发的。关于专业自信这个问题呢,我想说大家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加入人大新闻学院,今年是人大新闻学院建院60周年,这60年呢,也是新中国的新闻教育的60年。那么人大的新闻教育起源于1955年,当时的新闻系成立之初就是全国最强大的新闻教育基地,它不仅有从延安来的陕北公学,还有华北联大,而且整合了燕京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一批力量,从那时起,人民大学新闻系就走在新闻教育前列。60年来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超过万人,即便不能说大师云集,也是名师荟萃,这些人是中国新闻事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60周年院庆的时候我们会介绍很多知名校友,名单之庞大在筛选时都很困难。很多院友获得了中国新闻奖、韬奋新闻奖、长江新闻奖以及其他重大的国际奖项,这些院友成果在统计上都有困难,说明人数太多了。在这60年里我们还培养了第一批硕士和博士,新中国第一个博士生就是在我们新闻学院;建设了第一个国家的重点学科、第一个教育部的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第一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学院,2003年起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比中三次蝉联全国第一。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新闻学院的历史是辉煌的,大家加入到这样一个集体中,是感到自豪的。
但是大家也知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和传统新闻教育都面临转型的必要,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唱衰专业新闻媒体和专业新闻教育的声音,对于这些观点怎么看,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大部分的唱衰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确确实实抓到了目前新闻媒体现状的蛛丝马迹,但是大部分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临时的现象。它们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也没有抓住新闻媒体在社会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很多东西蛊惑力很强,但基本上经不起推敲。我认为问题的实质,传播技术、传播介质和媒体平台在变,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社会对新闻的需求没有变化,不但没有衰退,而且更加旺盛了。新闻在整个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更加大了。另一个方面,自媒体和大众化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好事,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媒体的多元化,打破了过去由传统媒体独家垄断的情况,使整个社会新闻传播系统更加平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是一个积极的进步。但是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这些新的形态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就是另一个问题。自媒体不断的在暴露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一旦这样的缺陷暴露清楚,专业媒体就会得到社会更多认可。专业媒体需要转型,转型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新闻传播系统。
另外,两个条件也给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个更大的发展的机遇:第一,我们肩负为转型后的新兴媒体输送人才的任务;第二,我们也肩负向自媒体输送人才,向社会公众普及人才素养的任务。从这两个方面看,专业教育不但不会衰退,而且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新闻学院、新闻教育需要改革创新的前提之下,一味守旧,是在新形势下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目前新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及专业创新,都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希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条件。
建立牢固的专业自信,我想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我们这个学科对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力。新闻传播学虽然是一门小学科,但是没有人能否认,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显学,和其他像法学、经济学相比,至少不次于他们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所以从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来看,新闻传播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也不亚于法学和经济学对社会的贡献。有人曾经问过我,你们搞传播学的,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啊?美国的选举研究,推动了民主进步,中国有什么贡献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新闻学科对社会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有些地方感受不到,但它确实对社会产生了深层次的变革影响;对能感觉到的角度来看,只提一点你便明白了,就是中国的话语体系。’
新闻传播学,特别是传播学,在七八十年代是一个特别陌生的专业,学传播的大家都理解成学造船的。在今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传播学首先改变了媒体的话语体系,其次渗透到百姓的社会话语体系,进而渗透到‘十七大’、‘十八大’文件,党和国家文件的主流话语体系当中。大家知道,话语体系的改变意味着理念的改变,价值体系的改变,行为模式的改变,对中国社会有很大影响。说新闻传播学影响着中国当代话语体系,恐怕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定。
对这样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学科进行学习和研究,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就能增强对自己学科和专业的热爱和对它的忠诚。你对专业的热爱和忠诚是你学好这个专业的基本前提。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可以转专业,你可以去申请,但是留在新闻学院的应该是对这个专业有充足的自信心的。
各位同学,从下周开始就要进入正常学习阶段了。关于怎样度过几年的在校时光,怎样完成自己的学业,我还是希望大家在入学之初,抽出时间静静的思考,有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冷静的思考。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第一是处理好碎片化的学习和系统化学习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一个碎片化信息的时代,各种手机媒体、社交媒体,包括自媒体,微博微信等。更多的是碎片化、零散的信息和知识,我想作为新闻学院学生,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最新动向,最新知识和最新观念。我们通过自媒体可以实现这些。这当中也有很多知识亮点、思想亮点,有它们自身的价值,引起我们的兴趣,或者引发我们对某个思想深入理解。但是碎片化学习取代不了系统化学习,系统地学习在大学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课程的学习,尽管有的课程更新可能跟不上,但它还是有它的价值,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会不断弥补不足,所以课还是要上好的,刚才老师们也强调了这一点,我很认同。第二个系统学习就是大家要认真的读一些书,特别是阅读专业经典著作和非专业人文社科经典著作,这些都是系统思维的精华。我有一个观点,现在社会上大量的人在消费碎片化信息,碎片化传播,但制作这些碎片化信息的人是有系统积淀的人。如果我们大学四年总是被碎片化的东西所左右,而没有系统的学习,就只能成为一个被影响者。而我们新闻传播工作者就是要影响社会的,在这一点上,读书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几年答辩就能看到,近几年的博士和前几年的博士相比,读书数量少了,读的经典的数量少了。读书确确实实形成一个人的综合专业底蕴、文化底蕴、甚至人格底蕴。我希望大家至少抽出相当的时间来读书,来阅读。
第二是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兼顾生活和娱乐。人民大学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各种各样的活动不可胜数。希望大家能积极的参加文体活动。我们新闻学院历来是人民大学文体活动先进集体,去年还从陈雨露校长手里接过一块牌子:人民大学的体育先进单位。希望大家参与体育活动,调节好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
总的来说,希望大家既紧张又快乐的度过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时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