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 各媒体"中央厨房"建设一览
编者按:当前,我国的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中央厨房”作为传媒领域时下最热的关键词,成为媒体融合的“标配”与“龙头工程”,各大媒体纷纷发力建设。虽然各地的“中央厨房”实践不尽相同,但“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全天滚动、多元覆盖”是基本共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被中央领导称赞为媒体融合的“样板间”,还有不少媒体的“中央厨房”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不错的成绩,人民网传媒频道特地予以梳理,以期提供经验与借鉴。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10层。
走进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10层,一眼就能看到“中央厨房”的前台——弧形的中央显示屏显示着“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几个大字
这个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就是掌管整个人民日报社新闻生产的中枢和大脑,于2017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组织架构图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2014年初,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伴随着媒体技术公司的成立,人民日报社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建设正式拉开序幕。2015年3月2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的红色图标,出现在人民日报的要闻四版,标志着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项目首次亮相。试运行1年后,于2016年2月19日正式上线。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架构,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业务平台、技术平台和空间平台。这三个平台以人民日报社全媒体体系为起点,以全球传播为目标,旨在给国内媒体行业搭建一个公共平台,从而聚拢各方资源,形成融合发展、全球传播的行业合力。
在组织架构上,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打破了过去媒体的板块分割的运作模式,专门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也就是说,“中央厨房”是新闻生产的中枢神经,主要发挥着集中指挥、高效协调、采编调度、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而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共同构成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融合指挥部。
为提升内容质量和产品的多样性,让媒体人的创意产生更大的内容价值,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创新机制,另建了一条崭新业务线——融媒体工作室,鼓励报、网、端、微采编人员按兴趣组合、项目制施工,资源嫁接,跨界生产,充分释放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这也是“中央厨房”从重大事件报道迈入常态化运行的全新尝试。“融媒体工作室”采取“四跨”+“五支持”机制:“四跨”即允许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和跨专业组织成为小规模的战斗突击队;“五支持”是“中央厨房”作为孵化器,负责提供资金、技术、推广、运营、经营等五方面支持。
从2015年全国两会首次试运行开始,中央厨房已经推出一系列独家深度稿件、图片图表、视频、H5产品等,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也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可提供18个语种的新闻产品,向全球500家主流媒体和新闻网站供稿。
正如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所说,“中央厨房”在人民日报的融合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运行“开启了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