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英國電視,城市台的差距在哪裡?--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5期

比照英國電視,城市台的差距在哪裡?

黃志東

2012年11月13日15:49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2011年,無錫廣電在全國城市台中率先選派8名業務骨干赴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以電視節目創新與開發為主題進行培訓。雖然英國培訓老師的直言不諱——歐美成名節目在你們中國幾乎都能找到山寨版,讓我們很是尷尬,但中國電視畢竟已從懵懂中覺醒,從描紅走向自覺。

英國和無錫相隔萬裡,無論從政治制度、經濟總量、文化傳承、民族特性、社會發展的宏觀層面,還是從媒體屬性、覆蓋規模、傳播實力、受眾市場等專業層面,兩者差別巨大。但是,經濟、資訊全球化消融著物理意義上的落差和距離,互聯網如影隨形,天涯若比鄰。我們當前面對的一切,與他們走過的和正在經歷的,存在相似性。本土為體,並不意味著排斥國際視野﹔西風東漸,我們應當果斷動作。

一、專業性、規范化、集約化、市場化切合世界先進潮流,正中城市廣電要害

在威斯敏斯特大學利物浦分院,我們見識了《X元素》100余頁的導演總腳本,幾十個崗位,130余名職員,以及燈光、音樂、舞美、攝像等分腳本。這樣的“葵花寶典”是BBC人首先倡導發明的,普適性很強,遂被業界擁作標本,成為行業的一種共同語言。類似的大型節目中,每一次鏡頭運動,每一段音樂鋪墊,主持人、評委的每一句話甚至特殊的表情,都是導演設計好的,沒有“未經設計的”即興、率性之作。鏡頭的連接被要求絲絲入扣,切換動作被規范到音樂的節拍點。《X元素》由FREEMANTLE MEDIA、TALKBACK THAMES、SYCO、ITV、TALK-TALK、THE DUBS六家大公司協同制作,業務還涉及許多小公司,純粹商業化運作,目的是營銷全世界。如同一個大輪盤,每一根輻條、每一根轉軸、每一個節點,環環相扣。英格蘭民族性格中的保守、刻板成分,甚至習慣性的教條自大、墨守成規常被詬病,但親歷《百萬英鎊從天降》直播現場的眩目震撼后,不得不從內心深處感喟:正是所有工序的科學嚴密、所有細節的精雕細琢、所有崗位的規范執行、所有專業精英的傾力而為,保証了產品的高質量。

格魯吉亞依葫蘆畫瓢也做了《X-元素》,英國專家觀之不禁啞然。不知所以然地照貓畫虎,火起來才怪呢!國內近幾年克隆盛行,但不得要領,專業性、規范性、集約化基礎太差,常常貽笑大方。

BBC新聞採集中心6000余人,號稱全球第一,駐英記者站7個,駐海外記者站40個,本土收視規模3400萬,75%的英國人通過BBC的各種平台了解新聞。高度的集約化、專業化和規范運作,是BBC新聞歷久彌新、受眾忠實、口碑一流的堅實保障。《每日郵報》描述BBC報道智利礦難時“派出了一支軍隊”,現場報道記者4組12人、醫院1組3人、廣播記者3人、網站採編2人、攝影師1名、電視傳輸2人、服務保障人員數名,為此甚至削減了G20峰會報道的預算。新聞採集中心機構清晰,分工細密,職責明確,特別是每日9:00晨會起著至關重要的總領、分配和協調作用,新聞資源置於服務器上供各方共享,通過不同的平台滿足不同的需求。

BBC的新聞傳播理念、競爭戰略十分明確:

1.新聞瞬息萬變,觀眾要求“最新”,所以BBC必須不斷更新﹔

2.每一個頻道、電台、網站的服務對象不一,必須根據目標人群定制產品﹔

3.各檔節目側重點不同,即使內容一致,也要體現不同的風格。即使是同一個故事,也要有不同側重的講述﹔

4.白天確保所有新聞節目第一。新聞頻道死磕SKY新聞頻道,晚間十點檔力壓ITV﹔

5.網站特色鮮明,可隨時鏈接海量的文字、畫面、聲響等背景資料及現場細節﹔

6.以最快速度將新聞發送至手機等移動新媒體,爭取年輕受眾﹔

7.行業記者就是行業權威,新人應聘的首道門檻是熟識多媒體、技能全面﹔

8.執照費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讓所有民眾都享受最周到的資訊服務是BBC不變的信念。

可惜時間短暫,我們無法探其究竟。回想起數年前無錫廣電集團就在新聞頻率、新聞頻道推進ISO9001質量體系認証建設,使得頻率頻道的發展跨上了新台階。從當年的ISO9001到如今的“四化”轉型,都是要穴命門,踏在節骨眼上。可是,就目前我們的認知水平、整體能力和綜合素質而言,離英國同行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